功能磁共振联合导航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26 08:55沈志刚谷佳聂耳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功能区胶质瘤磁共振

沈志刚 谷佳 聂耳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 江苏 徐州 221000)

胶质瘤是脑外科常见的一种脑部肿瘤,也是脑部肿瘤中发病率最高的一种,其恶性程度较高[1],因此患者的预后较差。胶质瘤可以分为4 级,Ⅰ~Ⅱ级是低级别的胶质瘤,Ⅲ~Ⅳ级是高级别的胶质瘤[1]。作为常规的影像学的检查,Ct 和MRI 是主要的诊断方式,与CT 相比,磁共振序列多、参数多及具有较高的组织分辨率[2]。目前对于胶质瘤的主要治疗方式为外科手术治疗,在保护脑功能的前提下,如何提高肿瘤的全切除率,是提升患者预后的关键。对于临床医生来说,完全切除肿瘤很困难,术后的复发率较高,而随着影像学技术的逐渐发展,磁共振功能成像(fMRI)在胶质瘤诊断、分级和疗效方面均具有较大的提升,因此在胶质瘤的早期诊断预测以及疗效评估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3]。神经导航是在手术中进行定位的重要的方式,本次研究旨在分析功能磁共振联合导航在胶质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胶质瘤患者50 例,根据住院尾号奇偶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5 例和观察组25 例,对照组患者男女分别为16 例和9 例,年龄39~71 岁,平均年龄 (58.9±12.4)岁;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为14 例和11 例,年龄41 ~72 岁,平均年龄 (57.6±13.4)岁,纳入标准:①年龄大于18 周岁;②首次行手术治疗的胶质瘤患者;③不伴有其他颅内病变;④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并有明确手术指征;⑤具有头颈MRI 及fMRI 影像学检查;⑥患者知情并签署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功能磁共振成像进行肿瘤切除,观察组患者采用功能磁共振联合术中导航技术进行肿瘤切除。fMRI 检查方法:磁共振机采用美国G E 公司3.0T MRI。GRE/EP 序列,T R/T E =2000/84,矩阵:64×64,FOV =24cm×24cm,随后与常规 MRI 图像对比,通过图像结果判断胶质瘤与功能区之间的关系,做好术前准备。

神经导航:由相关人员为患者在术前进行备皮,随后进行头颅的MRI 扫描,将影像传输至三维成像工作站,由电脑完成三维图像重建并进行病灶的定位。

1.3 观察指标

①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切除程度,患者术后72 小时内复查增强磁共振,记录两组患者肿瘤的切除程度;切除率(%)=(全切除+次全切除)例数/总例数×100%。②术后1 个月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可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显效是指患者的功能障碍显著改善,并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有效是指通过手术患者的功能障碍得到了部分改善,但是与正常相比等有差别;无效是指经过手术后无明显效果,甚至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者的肿瘤切除程度

观察组全切除的患者显著多于对照组,同时部分切除的患者少于对照组,其切除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者肿瘤的切除程度(例)

2.2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

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的人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仅有1 例治疗无效的患者,其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例)

3.讨论

对于脑部胶质瘤的患者来说,手术治疗是重要也是主要的治疗方法[4]。不论何种级别的胶质瘤患者,全切除的程度越高,则手术治疗的效果越好,患者的生存率也就越高。一项研究表明[5],胶质瘤切除后导致语言或运动障碍的患者生存率显著降低,因此如何在手术中更安全、更大范围地切除胶质瘤,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而保证切除范围的关键是手术中定位是否准确[6]。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功能区的分布略有不同,而在传导束的推挤以及重塑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下,采用传统的方式根据解剖标志进行定位,准确度不高,如果仅仅凭借手术操作的医师通过个人经验进行判断,往往会导致肿瘤切除不充分,明显影响着手术的效果。而随着影像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成像方法被运用于脑胶质瘤的手术,是进行定位和保护功能区和神经的新方式。进行磁共振扫描,可以较为准确的定位,评估胶质瘤的大小、形态、边界、周围情况,同时,MRI 对于胶质瘤的诊断敏感性较高,可以清晰的显现出其范围,从而对其进行分级。

功能磁共振是较为新颖的一种成像技术,也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的一种成像技术[7],目前临床主要以血氧水平依赖性磁共振功能成像为主,当含氧血红蛋白含量减少时,在血管内外磁共振信号均降低,这可能是受到血管磁场性质的变化,后经学者研究发现[8],其主要原理是功能区活动时,会引起相应区域的血流量增加,从而导致氧合血红蛋白也增加,而脱氧血红蛋白是一种顺磁性物质,会随着神经元活动减少,因此该区域中磁共振信号显著增强,在脑功能成像时,其功能活动区表现为高信号,通过快速成像序列就可以将其检测。

神经导航是一种框架以及定向技术,也是影像、微创以及神经影像互相结合的一种方式[9]大量的学者对其进行了改进和研究,并提出了一系列无框架立即定向手术系统,目前神经导航分为红外线导航、超声导航等等,神经导航通过计算机使得脑部解剖结构与神经导航影像互相对应,从而进行术中定位导航。传统的神经导航是通过术前CT 等作为导航来源,从而制定术前计划,术前对脑功能区和病灶进行定位,但是病灶往往受到压迫和浸润,从而导致脑功能区发生移位,传统导航仅能解剖定位,无法定位功能区,同时对于皮质下的纤维束走形也无法准确定位,无法解决功能区移位的问题,因此偏差较大。

将功能磁共振与神经导航两者互相结合对于术前和术中定位具有明显的优势,功能磁共振不仅可以准确的显示出病灶与大脑功能区的相对位置关系、相对无创、患者内心愿意接受,同时也可以减少手术中对功能区的损害,但其主要缺点是在术中不能对病灶进行精确的定位。神经导航者解决了这一缺点,避免损伤了周围的脑组织,同时可以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地切除病灶,功能磁共振也解决了神经导航影像漂移,无法进行脑部功能区定位的缺点,两种方式优势互补,不仅可以准确定位出位置,同时准确定位出功能区和病灶之间的关系,从而有助于帮助医师最大程度地切除胶质瘤病灶,保护神经功能。

综上所述,目前在胶质瘤手术过程中,通过功能磁共振联合导航可以在保证最大程度切除病变组织的同时减少对神经的损伤,提高病人的预后质量,但是神经导航费用较高,因此使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这些问题有待于进一步解决,提高其应用范围。

猜你喜欢
功能区胶质瘤磁共振
超声及磁共振诊断骶尾部藏毛窦1例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烧结混合机各功能区的研究与优化
磁共振有核辐射吗
衡水市不同功能区土壤营养元素的比较
水功能区纳污能力计算及污染物总量控制
DCE-MRI在高、低级别脑胶质瘤及脑膜瘤中的鉴别诊断
P21和survivin蛋白在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Sox2和Oct4在人脑胶质瘤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99mTc-HL91乏氧显像在恶性脑胶质瘤放疗前后的变化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