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COPD 患者炎症因子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的影响

2020-03-26 08:55滕茂蓉商静萍张晴王亚惠肖淑珺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瑞舒伐阻塞性炎症

滕茂蓉 商静萍 张晴 王亚惠 肖淑珺

(泰州市人民医院老年科 江苏 泰州 2253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支气管慢性炎症反应为主,表现为肺血管异常改变、肺实质性破坏,临床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近年来,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龄COPD 的发病率不断增加,多累及肺脏和循环系统,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直至心力衰竭,也可引起全身多个器官系统并发症,其发病与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相关。临床多表现为心肌缺氧、呼吸困难、咳嗽等,严重影响患者的体力、耐力,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若不及早进行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可减弱患者肺功能,引发呼吸衰竭,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甚至死亡[1]。因此,及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提高临床疗效给患者提供帮助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他汀类药物具有抗氧化、抗炎及调节免疫等作用,有研究表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加用他汀治疗后可延缓患者肺功能恶化。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症状评估测试是评估COPD 严重程度的重要评估方法,本文拟探讨瑞舒伐他汀钙对老年COPD 患者炎症因子水平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评分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1—12 月期间收治的68 例老年COPD 稳定期患者。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符合GOLD标准的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分级均为Ⅱ~Ⅳ级;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且取得家属的知情同意并签署本研究的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他汀类药物过敏者;严重心肝肾功能性疾病者;器质性病变;精神疾病者;急性创伤或感染者;酒精滥用者;原发性恶性肿瘤者;长期应用抗生素的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n=34)与研究组(n=34),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0 例,女性患者14 例;年龄61 ~78 岁,平均年龄(66.78±4.34)岁。研究组中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62~79岁,平均年龄(66.92±4.81)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及年龄经统计学分析,无显著差异(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予以稳定期常规治疗,根据评估,给予选择性使用吸入支气管扩张剂、吸入糖皮质激素、口服化痰药物等COPD 的常规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之上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国药准字 J20170008)每次10mg,每日1 次,早晨饭前空腹口服,连续治疗24 周。

1.3 观察指标

观察及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细胞因子及CAT 评分,炎症细胞因子主要包括TNF-α、IL-6、hs-CRP,治疗前与治疗24周后,清晨空腹抽取5ml 静脉血,分离血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以上炎性因子水平。CAT 评分由8 个问题组成,每个问题均分为0 ~5 分,由患者在CAT 量表上自行打分,最终将8 个问题的得分相加为总分,CAT评分>30分表示极重度的临床症状;20 分<CAT <30 分表示重度的临床症状;10 分<CAT <20 分表示中度的临床症状;CAT 评分<10 分表示轻度的临床症状。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 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CAT 评分经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CAT 评分比对照组低,差异显著(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 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CAT 评分比较(±s)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4 28.47±1.98 15.42±1.34对照组 34 28.14±2.14 21.45±2.46 t-0.660 12.552 P-0.512 <0.001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细胞因子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TNF-α、IL-6、hs-CRP 水平经统计学比较差异不显著(P >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TNF-α、IL-6、hs-CRP 水平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 <0.05),见表2。

3.讨论

老年COPD 以持续存在的气流受限为主要特征,呈现进行性的发展特点,可以通过预防和治疗的疾病。相关研究发现COPD的发病机制多可能与家庭遗传、个体因素、肺功能发育不全、空气污染、长期吸烟及吸入大量的有害化学物质有关。部分老年COPD 患者不仅存在肺部病理变化,且机体长期处于炎症状态,可能累及肺外器官变化及循环系统,从而引起心血管疾病。COPD发病与气管慢性炎症反应相关,可导致肺血管及肺实质异常改变。当患者的心肌长期处于缺氧及缺血状态,一旦患者病情发作,缺氧及缺血症状加重,从而降低心肌收缩力,扩大右室,最终引起心力衰竭。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s)

组别 n TNF-α(ng/ml) IL-6(ng/L) hs-CRP(mg/ml)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研究组 34 13.42±0.74 3.11±0.71 13.56±2.16 5.41±0.15 38.93±2.90 12.15±1.83对照组 34 13.25±0.63 9.67±0.25 13.24±2.22 10.83±0.19 38.31±2.89 23.16±2.61 t 1.020 50.817 0.602 130.554 0.883 20.140 P 0.311 <0.001 0.549 <0.001 0.380 <0.001

已有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老年COPD 的发生及发展与炎症因子水平相关[2]。TNF-α 是机体中较重要的炎性因子,可将全身炎症反应放大,其水平升高,将导致血管内皮细胞一氧化氮合酶的异常,减少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合成前列腺,加强血小板的活化作用,促进基质金属蛋白的生长,使得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受损[3]。IL-6 是具备多活性的细胞因子,由内皮细胞、巨噬细胞及T 细胞所产生,同时也是急性期反应物合成的关键介质,具备较强的中性粒细胞趋化作用。趋化的细胞到炎症部位,导致白细胞变形、坏死及脱落,最终加重炎症反应,引起心功能受损[4-5]。hs-CRP能增强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与血小板激活因子结合,降低机体炎症反应。当机体发生感染时,该水平升高。因此,临床治疗老年COPD 应坚持消炎、止咳平喘的原则。

瑞舒伐他汀是一种3-羟基-3-甲基戌二酸单酰辅酶A 还原酶抑制剂,有着较强的降脂功效[6]。该药物是当前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常用药物,可调节体内脂肪及蛋白质代谢,也可促进扩血管细胞因子的释放,扩张患者的血管,降低血管内阻力,改善患者肺功能[7-8]。此外,瑞舒伐他汀还可抑制巨噬细胞浸润,黏附血管壁能力,阻断淋巴细胞的激活,从而降低TNF-α、IL-6、hs-CRP 水平。此次数据调查显示:研究组的CAT 评分比对照组低,且研究组的TNF-α、IL-6、hs-CRP 水平低于对照组,与相关文献报道相一致。

综上所述,瑞舒伐他汀治疗老年COPD 稳定期患者,可降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水平,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瑞舒伐阻塞性炎症
隔姜灸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脾虚湿阻型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临床观察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瑞舒伐他汀联合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分析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用于冠心病治疗疗效对比
炎症小体与肾脏炎症研究进展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蒲参胶囊联合瑞舒伐他汀片治疗中老年混合型高脂血症43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