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

2020-03-26 08:52何亚标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漳州363000
北方药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骨伤独活汤加减

何亚标(福建省漳州市中医院 漳州 363000)

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常见症状是腰部疼痛,一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行走困难,临床较为常见的患病原因有外伤、负重过度等,需及时治疗控制病情,阻止病情加重,减轻发生瘫痪的可能。大部分患者采用西医治疗,虽然西医治疗有良好的临床效果,但复发率较高,严重影响正常生活[1]。本研究以我院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5月收治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4例。对照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2.82±5.18)岁;病程 2~9 年,平均病程(4.27±1.09)年。实验组男性 20例,女性 14 例;年龄 25~66 岁,平均年龄(53.21±3.98)岁;病程1~10年,平均病程(4.15±1.12)年。知情同意,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①经医院确诊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②经中、西医诊断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标准;③不存在药物应用禁忌症。

排除标准:①精神疾病;②腰椎严重前屈和侧弯畸形;③中途退出;④研究者认为不适合参与本次研究。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治疗:首先取俯卧位,医者通过用指、掌及臂按摩腰、背、臀等部位,放松肌肉。接着在腰部涂上麻油,医者用推拿手法推拿腰部促进血液循环。再用叠掌对由腰部到臀部进行按压,力度由轻逐渐加重,重复按压7~8次。然后,用双手大拇指由上而下推脊柱两侧肌肉,重复7~8次。再使双手拉住床边,令助手拉住患者双腿,医者按压有腰椎间盘突出椎体棘突下面突出的一侧,持续按压60 s。再次,用肘尖点按承扶穴,拇指点按肾俞穴和阿是穴。最后,取仰卧位,使屈髋屈膝,医者一手握患者踝关节,一手按患者膝关节上,牵拉患肢使髋关节及膝关节突然伸直,0.5 h/次,1次/d。实验组采取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实验组采取的中医骨伤手法与对照组相同;独活寄生汤处方如下:人参15 g、防风15 g、当归 15 g、独活 15 g、杜仲 20 g、桂心 15 g、甘草 10 g、芍药15 g、桑寄生 15 g、细辛 3 g、茯苓 15 g、川芎 15 g、干地黄 15 g、牛膝15 g、秦艽15 g。用水煎服,1剂/d,早晚各1次,持续治疗2~4周。

1.3 观察指标:判定治疗效果[2]:①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基本能够正常工作;②显效:临床症状好转,无明显压痛感;③有效:临床症状大部分消失,一些工作不能正常进行;④无效:临床症状无变化甚至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通过视觉疼痛模拟评分方法(VAS)评估疼痛情况[3],满分10分,分数越高表示越疼痛。轻度疼痛0~3分;中度疼痛4~6分;重度疼痛7~10分。

1.4 统计学方法:用 SPSS19.0 软件,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VAS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VA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在治疗后VAS评分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VAS评分比较(±s,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t P对照组实验组34 34 6.251 8.322 0.000 0.000 t P 7.78±1.79 7.83±1.70 0.118 0.406 4.78±0.12 2.03±0.02 5.878 0.000

3 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多发于中老年人,临床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腰椎间盘突出主要是因为腰椎间盘有不同程度的退行性病变及突出,致使髓核及纤维环组织刺激或压迫脊神经根,从而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带来巨大痛苦,严重影响身心健康,需及时治疗,减轻疾病带来的痛苦[4]。目前。临床上通常以手术治疗或非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采取手术方式治疗,效果虽然显著,但易出现感染,损伤神经根,复病率较高。研究证实[6],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加减保守治疗方法,副作用小、无毒无害、具有良好的效果。

在中医学里将腰椎间盘突出症归结为“腰痛”“痹证”范畴,分为:因腰部扭伤引起的气滞瘀血型;因天气寒冷潮湿加重病情的寒湿阻络型;因年老肝肾亏虚,患病时间长而不愈的;以及遇热症状加重的湿热下阻型。中医认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以祛除风寒湿邪和补气益血补肝肾为主,治其根本,减轻因疾病造成的痛苦,恢复正常生活[5]。

中医骨伤手法是临床上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重要方法,具有以下三个优势:a.降低椎间内部压力,减轻对病变神经根的压迫;b.加速局部血液流动,改善肌肉痉挛,减轻疼痛;c.调整神经根容积。中医骨伤手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能够减轻病痛,尽快恢复健康。然而研究显示[6],单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效果没有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好。理由如下:独活寄生汤,具有祛风胜湿、滋肝补肾、补气养血等功效;此方剂以独活为主要治疗药物,与防风、桑寄生、秦艽、细辛,具有祛风散寒、除湿止痛等功效;川芎、牛膝、当归能活血化瘀;人参、甘草、川芎、芍药、干地黄、当归、茯苓,能够补益气血,被称为八珍汤。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效果显著。

本次研究结果中,实验组采用中医骨伤手法结合独活寄生汤治疗的总有效率94.12%高于对照组单采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的总有效率73.53%,差异显著(P<0.05)。两组在治疗后VAS评分均具有很大改善,但实验组疼痛程度改善更为明显,差异显著(P<0.05),证明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比单一用中医骨伤手法治疗效果好。

综上所述,对于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中医骨伤手法联合独活寄生汤加减治疗,可明显提升疗效,缓解疼痛,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骨伤独活汤加减
Modified Gexiazhuyu decoction (膈下逐瘀汤加减方) alleviates chronic salpingitis via p38 signaling pathway
保元汤加减治疗冠心病的临床观察
独活寄生汤与针灸联合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价值观察
中医适宜技术在骨伤中后期患者社区功能康复中的应用及影响
等风来
整体护理模式在老年骨伤患者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柴桂龙牡汤加减与黛力新治疗恶性肿瘤伴焦虑效果分析
独活入味
骨伤后期肢体肿胀患者采用中医治疗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