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效果及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2020-03-26 08:52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深圳518081
北方药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刘 晅 杜 娟 荆 璐(深圳市盐田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 深圳 518081)

老年重症肺炎为重症监护室常见的一种危重疾病,指发生于肺泡与肺间质的严重炎症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逐年上升,对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目前临床对本病多进行全身抗生素治疗,但因病灶内药物浓度较低使得疗效不理想。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为近年来兴起的一种介入治疗手段,作用机制为通过气道深部吸痰、灌洗清除气道内炎性分泌物,并注入抗生素于病灶处发挥抗感染作用[2]。本研究对老年重症肺炎应用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局部注入NAC治疗,探究临床疗效及对肺通气功能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6月—2018年5月,ICU收治老年重症肺炎患者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n=34)与参照组(n=34)。观察组男性19例,女性15例;年龄66~81岁,平均年龄(73.45±3.78)岁。参照组男性21例,女性13例;年龄68~82岁,平均年龄(73.43±32)岁。将两组资料纳入统计学软件分析发现,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两组均行常规治疗,包括吸氧、抗感染、吸痰、营养支持、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治疗。两组均行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治疗,使用仪器为日本奥林巴斯生产的BFXP60型电子纤维支气管镜。术前禁食禁饮4~6 h,应用异丙酚1~1.5 mg/kg行麻醉,1%利多卡因行鼻咽部表麻。术中常规对生命体征进行监测,麻醉的同时置入支气管镜,支气管镜到达病灶后,应用37℃生理盐水进行支气管肺泡灌洗,每次灌洗量0.5~1 mL/kg,灌洗3次。根据100~150 mmHg的负压抽回液体进行细菌培养。支气管肺泡灌洗结束后,两组注入不同化痰药后再次进行灌洗,灌洗结束后将支气管镜退出。参照组局部注入氨溴索10 mg+0.9%氯化钠注射液 10 mL(温度为 37 ℃),5 mL/次,2~3 次注射完毕,观察组局部注入37℃的5%NAC溶液3 mL+0.9%氯化钠注射液10 mL,5 mL/次,分 2~3 次注射完毕。

1.3 观察指标:对两组疗效进行评价,显效:治疗后咳嗽、发热等症状均彻底消失,CT显示肺部体征基本消失,生命体征均恢复正常;有效:治疗后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但偶有发热、咳嗽症状,CT显示肺部体征部分消失;无效:临床症状、肺部体征均无明显变化,甚至病情加重。对两组治疗前后肺通气功能指标比较,抽取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的动脉血3~5 mL,以血气分析仪对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进行检测,并计算氧合指数(OI)。

1.4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为SPSS20.0,计量资料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分析: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12%,与参照组的70.59%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疗效[n(%)]

2.2 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分析:两组治疗前PaO2、SaO2、OI各项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水平与参照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s)

表2 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s)

组别PaO2(mmHg)SaO2(%)OI(mmHg)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n=34)参照组(n=34)t P 47.89±3.61 47.95±3.65 0.068 0.946 82.35±6.87 72.41±5.49 6.591 0.000 71.68±7.45 71.72±7.48 0.022 0.982 86.79±5.28 78.96±4.87 6.356 0.000 271.56±18.51 271.64±18.37 0.018 0.986 368.69±24.18 314.75±20.78 9.865 0.000

3 讨论

老年重症肺炎在临床较为常见,为呼吸系统危重症之一,肺炎严重程度取决于局部及全身炎症程度,若有严重急性呼吸衰竭需通气支持,或出现休克、低血压等循环衰竭表现则可判定为重症肺炎。老年重症肺炎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呼吸衰竭、嗜睡、尿量减少、血压下降等,部分伴神经、循环、泌尿等系统脏器功能衰竭,若不及时采取合理手段治疗,可严重影响生命安全。

支气管镜肺泡灌洗为临床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的有效手段,可在不破坏机体支气管黏膜的情况下于气道深部反复吸痰与灌洗,灌洗后将抗生素直接注入病灶可促使气道内炎性分泌物有效清除,特别是小气道内痰栓及黏性分泌物,抗生素通过发挥抗感染作用,可有效改善机体气道功能[3-4]。邓小军等[5]人研究表示,通过支气管镜局部注入药物治疗,可增加药物浓度,促使肺部炎症更快吸收,利于提高治疗效果。

氨溴索为一种痰液溶解剂,对痰液溶解能力较强,还具有抗氧化活性、抑制炎性介质释放等作用,可促进肺表面物质合成及释放,促使肺表面张力下降,使气道内黏性分泌物有效排除,避免黏液滞留,促使气道内痰液稀释更易排除[6]。支气管镜结合氨溴索灌洗可有效清除气道内分泌物及炎性物质,发挥抗炎作用,增强气道黏膜纤毛清除作用[7]。但目前国内氨溴索给药方法均为口服或静脉用药,尚无雾化吸入剂,其安全性及有效性缺乏系统性评价。

NAC为还原性谷胱甘肽的前体,作用机制为促使肺泡蛋白酶活性降低,促使黏液蛋白裂解,使得痰液变稀薄更易排除[8]。姚晓燕[9]研究表示,NAC溶解黏液、黏性分泌物的作用与氨溴索相比明显更强,NAC还是一种抗氧化剂,可有效增加T淋巴细胞数量,增强吞噬细胞吞噬作用,可对依附于呼吸道的细菌及病毒进行有效清除,对病毒复制进行有效抑制,进而发挥显著抗感染作用。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各项肺通气功能指标水平均高于参照组,提示支气管镜肺泡灌洗+局部注入NAC在老年重症肺炎治疗中疗效显著,可改善肺通气功能。分析原因为NAC对免疫蛋白和补体合成分泌有促进作用,还可发挥炎性介质及炎症细胞释放的抑制作用,进而增强机体免疫力[10]。此外NAC还可提高血清中抗感染抗体的含量,进而实现局部抗炎作用,缓解机体炎性反应及临床症状,促进恢复。

综上所述,支气管镜肺泡灌洗结合局部注入乙酰半胱氨酸治疗老年重症肺炎疗效理想,可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肺通气功能,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灌洗支气管镜肺泡
支气管镜灌洗联合体位引流治疗肺不张的临床效果观察
舒适护理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中的应用研究
经支气管镜下药物灌注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导致腔内阻塞的效果观察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早期连续支气管灌洗在老年昏迷病人肺部感染中的防治作用
带你了解电子支气管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