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2020-03-26 08:52郑瑞如马楚雄汕头潮南民生医院汕头515100
北方药学 2020年2期
关键词:胰岛素泵低血糖计数

郑瑞如 马楚雄(汕头潮南民生医院 汕头 515100)

糖尿病属于常见的一种内分泌系统疾病,也是典型的慢性疾病之一,目前尚无治愈方法,但是如果持续性血糖水平过高或者血糖波动过于频繁,则容易出现各类糖尿病并发症,进一步加重病情,加之老年人群特殊的生理特点,容易合并感染[1]。对于明确诊断的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需要尽早进行治疗,且需要兼顾血糖水平控制与感染控制。为证实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从而指导临床开展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本研究以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对不同胰岛素治疗方案与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我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8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患者纳入研究,根据胰岛素用药方案分为A组与B组,各40例。A组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62~85岁,平均年龄(71.52±4.08)岁;糖尿病病程 4~8 年,平均病程(6.77±0.90)年;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19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其他部位感染9例。B组男性20例,女性20例;年龄60~83岁、平均年龄(71.50±4.12)岁;糖尿病病程 4~8 年,平均病程(6.75±0.92)年;感染部位:呼吸道感染18例、泌尿系统感染12例、其他部位感染10例。A组、B组相关资料满足可比性,P>0.05。

1.2 治疗方法:A组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强化治疗,具体为诺和锐(门冬胰岛素),生产企业:诺和诺德(中国)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150073,每日三餐前15 min皮下注射,依据差异确定用药剂量;晚上临睡前皮下注射重组甘精胰岛素(长秀霖),甘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50,1次/d,4~8单位/次。不同患者根据个体差异调节胰岛素用量。B组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胰岛素为诺和锐(门冬胰岛素),药物信息同A组,常规皮下穿刺并留置软管,胰岛素基础用量为总量的50.00%,滴注速率:0.30~2.00 U/h,其余50%胰岛素用于追加,用于三餐之前,早餐前使用占20%、午餐前与晚餐前均使用15%。将血糖治疗同时针对感染问题予以抗感染治疗,A组与B组均连续进行3 d的胰岛素强化治疗,并在3 d后评价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①治疗前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②治疗前后感染控制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③治疗指标,包括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感染控制时间;④低血糖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治疗前后血糖指标:A组、B组治疗前各项血糖水平差异较小,P>0.05。经过治疗,A组、B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均下降,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B组治疗后各项血糖指标水平低于A组,P<0.05。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分析(±s,n=40)

表1 治疗前后血糖指标水平分析(±s,n=40)

注:*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后A组与B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 组别 空腹血糖(mmol/L) 餐后2 h血糖(mmol/L)治疗前治疗后B组A组B组A组13.31±2.35 13.25±2.40 7.34±2.01*9.05±2.26*#20.43±2.49 20.50±2.43 10.17±1.95*14.35±2.18*#

2.2 治疗前后感染指标:两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水平均下降,P<0.05;治疗后B组白细胞计数与C反应蛋白均小于 A 组,P<0.05。见表 2。

表2 治疗前后感染指标水平分析(±s,n=40)

表2 治疗前后感染指标水平分析(±s,n=40)

注:*表示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表示治疗后A组与B组相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时间 组别 白细胞计数(×109/L) C反应蛋白(mg/L)治疗前治疗后B组A组B组A组14.35±3.52 14.37±3.49 9.21±1.15*10.63±3.25*#45.23±10.49 44.95±10.45 24.87±7.83*32.64±7.48*#

2.3 治疗指标比较:B组在胰岛素用量、血糖达标时间以及感染控制时间方面均小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s,n=40)

表3 两组治疗指标比较(±s,n=40)

组别 胰岛素用量(U/d) 血糖达标时间(d) 感染控制时间(d)B组A组t P 33.38±5.35 43.12±6.43 23.435 0.000 4.63±2.14 6.54±2.41 9.180 0.000 5.55±1.84 8.01±2.17 13.395 0.000

2.4 低血糖发生率:A组6例低血糖(15.00%),B组1例低血糖(2.50%),B组低血糖发生率小于A组,χ2=3.913,P=0.047。

3 讨论

老年群体是糖尿病的高发人群,与此同时,老年人群因为用药依从性较差、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等因素影响,造成老年糖尿病患者总体血糖控制合格率较低[2]。现代临床文献报道指出,老年糖尿病患者在血糖较高的情况下可影响免疫功能,同时高血糖可为细菌等病原微生物提供良好的繁殖环境,这些都使得老年糖尿病患者容易合并各类感染[3]。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增加治疗难度,且不利于预后,实际治疗期间需要兼顾血糖控制与感染控制。

鉴于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危害较大,需要及时帮助控制血糖,考虑到口服降糖药物作用较慢,需要使用胰岛素实施强化治疗,也就是通过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通过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或使用胰岛素泵,依靠胰岛素作用帮助快速控制血糖[4]。结合临床文献报道,胰岛素能够快速帮助降低血糖,但是也存在低血糖风险,合理选择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不仅需要关注降糖效果,还应考虑胰岛素使用安全性[5]。

本研究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采取常规皮下注射胰岛素以及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法,根据研究结果数据分析,两种方法都能够帮助降低空腹血糖以及餐后血糖,但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血糖降低效果更明显,证实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效果更好;感染炎症指标方面,B组因为血糖降低更明显,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血糖为细菌繁殖创造的有利条件,加上抗感染药物作用,帮助快速消灭病原菌,控制感染,降低白细胞计数以及C反应蛋白水平;B组治疗期间胰岛素使用、血糖达标以及感染控制时间均小于A组,进一步证实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对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治疗更有优势。B组2.50%的低血糖发生率小于A组15.00%的低血糖发生率,证实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安全性更高,分析是因为每日胰岛素使用量更少。同王俊红等研究结论存在高度一致性[6]。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相对于胰岛素皮下注射治疗,能够避免胰岛素重复使用可能造成的胰岛素作用累积,增加低血糖发生风险,而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将胰岛素分为不同部分,通过控制泵注速率,使其胰岛素水平与人体正常生理胰岛素分泌趋于一致,降血糖效果以及使用安全性更高[7]。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合并感染应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加速恢复,改善血糖与感染,且可降低低血糖发生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胰岛素泵低血糖计数
您对低血糖的这些看法 原来都是错的
有效固定胰岛素泵的管理对糖尿病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影响
胰岛素泵用于腹腔给药的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古代的计数方法
古代的人们是如何计数的?
制度化管理在胰岛素泵使用中的优势
糖友,当心低血糖突袭
糖尿病患者当心酒后低血糖
胰岛素泵与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