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实施综合护理对改善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的价值研究

2020-03-26 08:56常雪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社交因子

常雪

(徐州市东方人民医院 江苏 徐州 221000)

精神分裂症为迁徙性疾病,疾病的致残率较高,病因复杂,并且患者普遍存在抑郁、悲伤等不良情绪。该疾病作为临床较为常见的疾病,近年来该疾病呈现上升的趋势,主要是因为社会变化,人类生活节奏加快和压力增加导致[1]。精神分裂症为人格呈现渐进性变化的疾病,疾病常见的症状为行为障碍、情感障碍、思维障碍等等,疾病不仅影响患者个人的正常生活,还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2]。为了评价综合护理在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改善效果,纳入我院接诊的68 例患者开展调研。

1.资料和方法

1.1 基线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68 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入组时间在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患者以双盲法分为2 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各为34 例。对照组,15 例女性、19 例男性;年龄48 岁~82 岁,平均年龄(68.69±4.39)岁;病程6 个月~31 个月,平均病程(20.36±3.12)个月。观察组,14例女性、20例男性;年龄45岁~81岁,平均年龄(68.66±4.22)岁;病程5 个月~30 个月,平均病程(20.22±3.05)个月。两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资料相比,P >0.05 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患者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诊断标准(CCMD-III);(2)患者及其家属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3)妊娠期与哺乳期女性。排除标准:(1)严重器官障碍的患者;(2)癌症患者;(3)传染性疾病患者;(4)血液系统障碍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为患者提供常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生活护理和安全护理等。

观察组接受综合护理,(1)心理护理,患者治疗中,容易出现悲观和消沉的情绪,护理人员需要掌握患者的情绪变化,掌握患者病情的同时结合患者的生活环境和性格特点进行心理护理,发现患者的心理问题,采用疏导的方式帮助患者消除负性情绪。积极疏导患者产生的心理问题,减轻患者的不良情绪,应注意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的心理状况提供不同的咨询方式[3]。为患者讲述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2)生活指导,引导患者自己穿衣、刷牙、上厕所、起床等,促进患者独立生活,快速康复。告诉患者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采用户外模拟社交技能训练,帮助患者逐渐融入社会群体,护理人员积极与患者沟通,帮助患者消除抑郁,提高治疗积极性[4]。(3)健康教育,在患者治疗期间,为患者强化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明白配合护理对于治疗效果的重要性,可以采用集体讲座的方式帮助患者掌握疾病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通过微信群方式帮助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沟通,促进患者的社会交往能力。此外,还可以采用一对一教育的方式进行针对性教育,提升患者对于的疾病的认知度[5]。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1)焦虑评分(Hamilton Anxiey Scale,简称HAMA)和抑郁评分(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简称HAMD),分数越高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越严重。(2)病耻感评分,采用精神病患者病耻感评估量表评定,包括社交因子、能力因子和治疗因子评分,共32 个条目,每个条目0 分至3 分,分数越高患者的病耻感越高。(3)简明精神量表(Brief Psychiatric Rating Scale ,简称BPRS 评分)、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ocial dysfunction screening scale,简称SDSS 评分)和护士用住院病人观察量表(Nurse used the inpatient observation scale,简称NOSIE 评分)。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 进行数据校准处理,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HAMA 评分、HAMD 评分、社交因子、能力因子、治疗因子评分、BPRS 评分、SDSS 评分、NOSIE 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性应用t 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则(P <0.05)。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患者的HAMA 评分、HAMD 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HAMA 评分、HAMD 评分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s,分)

表1 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HAMA 评分 HAMD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4 20.64±2.82 14.26±2.06 22.63±2.39 15.39±2.71对照组 34 20.39±2.85 18.36±2.66 22.59±2.35 19.36±3.06 t 0.3635 7.1058 0.0695 5.6633 P 0.7173 0.0000 0.9447 0.0000

2.2 两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社交因子评分、能力因子评分、治疗因子评分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社交因子评分、能力因子评分、治疗因子评分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的BPRS 评分、SDSS 评分、NOSIE 评分比较

护理前,2 组BPRS 评分、SDSS 评分、NOSIE 评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观察组BPRS 评分、SDSS 评分、NOSIE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2 两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的病耻感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社交因子评分 能力因子评分 治疗因子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4 17.52±4.23 13.23±2.02 10.85±3.26 6.13±2.04 10.53±3.22 7.13±2.14对照组 34 17.63±4.25 15.51±2.36 10.96±3.16 8.69±2.66 10.56±3.14 8.98±2.36 t 0.1069 4.2796 0.1412 4.4529 0.0388 3.3860 P 0.9151 0.0001 0.8881 0.0000 0.9691 0.0012

表3 两组患者的BPRS 评分、SDSS 评分、NOSIE 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患者的BPRS 评分、SDSS 评分、NOSIE 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n BPRS 评分 SDSS 评分 NOSIE 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34 80.36±6.26 58.65±3.56 52.63±9.65 38.56±3.56 11.25±1.62 5.26±0.39对照组 34 80.39±6.55 63.25±3.69 52.58±9.66 45.65±5.64 11.32±1.45 8.65±3.26 t 0.0193 5.2312 0.0213 6.1985 0.1877 6.0205 P 0.9847 0.0000 0.9830 0.0000 0.8517 0.0000

3.讨论

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基本消失,恢复了自知力,但是随着患者意识的恢复,患者会出现较多不良情绪,担心自己的未来,担心被家人遗弃等等[6]。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以常规护理效果并不理想,无法更好的改善患者的整体护理质量。综合护理干预以患者的健康为主体,帮助患者恢复和重建社会功能,对于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和改善疾病具有重要价值。通过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配合度,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心理健康和情感障碍,有利于患者预后的改善。通过分析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展开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更好的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感与偏执感,有利于提升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的整体护理效果。根据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HAMA 评分、HAMD 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社交因子评分、能力因子评分、治疗因子评分小于对照组,观察组BPRS 评分、SDSS 评分、NOSIE 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 <0.05)。说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实施综合护理效果显著,对于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和恢复效果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值得在临床护理中进行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社交因子
社交之城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因子von Neumann代数上的非线性ξ-Jordan*-三重可导映射
一些关于无穷多个素因子的问题
社交距离
影响因子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我的健康和长寿因子
五行音乐疗法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作用的对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