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方案用于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

2020-03-26 08:56黄锐敏杨艳艳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依从性血压常规

黄锐敏 杨艳艳

(中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广东 中山 528400)

现阶段,高血压疾病的临床治疗多为药物治疗,部分患者由于长期服药而产生依从性降低现象,导致血压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基于此,需为患者提供相应的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改善患者治疗效果[1]。本研究选取97 例高血压患者,分组实施护理,分析舒适护理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至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97例,随机分组,常规组48 例,观察组49 例。常规组中,男女比例42:6,年龄52 ~77 岁,平均(61.23±2.38)岁;观察组中,男女比例44:5,年龄53 ~76,平均(62.18±1.82)岁;本次经医院医学伦理会审批通过。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均进行病史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实验室检查,确认患者无靶器官损害;(2)患者不存在严重及慢性疾病以及心力衰竭、肝肾衰竭症状;(3)患者就诊前2 周未服用降血压药物;(4)患者不存在恶性肿瘤病史。

排除标准: (1)已确认或怀疑出现继发性高血压疾病患者;(2)已经确诊患者存在心肌梗死以及其他严重心脏病患者;(3)在近半年内存在心绞痛、短暂性脑缺血以及心动过缓病症发作患者;(4)存在严重肝肾功能障碍、神经功能障碍患者;(5)孕妇以及哺乳期妇女以及服用避孕药物妇女[2]。

1.2 方法

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遵医嘱为患者给药,保证患者病房卫生良好,并确保日常检查工作具有规范性。

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

(1)健康评估。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发病原因进行明确,并陪同患者接受相关检查,准确评估患者疾病情况,将相关情况及时反馈给医生,为后续治疗方案以及护理方案的制定提供保障。为患者发放疾病手册,告知患者仔细阅读,并叮嘱患者如有疑问可及时提出,同时可利用微信平台,发布疾病相关知识,告知患者合理锻炼,控制饮食,利于疾病康复。

(2)环境舒适护理。定期清洁病房,做好消毒工作,定时开窗通风,保证病房内空气流通,定期为患者更换床单被褥,确保患者的病房安静,不会影响患者睡眠质量,除此之外,还可在病房内播放轻音乐,帮助患者入眠,加强患者的舒适感。

(3)心理舒适护理。由于高血压患者病程长、年龄大,心理压力较大,极易出现心理问题,护理人员需定期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患者的心理问题,确保患者能够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确保后期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还应尽可能的满足患者的需求,告知患者疾病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

(4)操作舒适护理。在为患者实施静脉穿刺时,应保持动作轻柔,避免粗暴操作。除此之外,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时,应把握好力度,减轻患者的疼痛感。除此之外,检查期间应当告知患者及时反馈自身的感受,如果患者出现疼痛情况,应及时作出调整。

(5)用药护理。告知患者正确的用药方式,为患者明确标注药物的用法用量,并将药物摆放在显眼位置处,明确告知患者药物服用不良反应,避免擅自停药或是增减药物剂量的现象发生,告知其错误用药可能导致的不良后果。

1.3 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主要包括用药依从、饮食依从以及遵医行为。得分越高患者依从性越好。(2)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变化情况。(3)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采用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评分量表进行评分,患者焦虑抑郁情绪严重程度与得分呈正比。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患者依从性对比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依从性对比(±s,分)

表1 两组依从性对比(±s,分)

组别 n 用药依从 饮食依从 遵医行为常规组 48 72.13±3.25 78.62±7.21 75.64±3.82观察组 49 83.25±3.64 89.21±6.48 85.46±4.21 t 15.860 7.612 12.023 P 0.000 0.000 0.000

2.2 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舒张压以及收缩压低于治疗前(P <0.05),且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均低于常规组(P <0.05),见表2。

表2 两组血压情况对比(±s,mmHg)

表2 两组血压情况对比(±s,mmHg)

组别 n 收缩压 舒张压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48 144.81±15.92 123.64±12.62 94.26±8.91 87.43±10.72观察组 49 144.76±15.94 117.31±10.26 93.64±8.82 80.13±5.21 t 0.015 2.520 0.344 4.279 P 0.494 0.007 0.366 0.000

2.3 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

与常规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常规组(P <0.05),见表3。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表3 两组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分)

组别 n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常规组 48 58.37±5.74 49.36±4.64 59.16±5.85 50.52±5.85观察组 49 58.71±5.83 41.31±3.51 59.83±6.51 43.63±4.15 t 0.289 9.649 0.533 6.701 P 0.386 0.000 0.298 0.000

3.讨论

高血压为心血管综合征,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体循环动脉压升高。高血压属于可防可控疾病,定期接受健康体检,对危险因素及时干预,积极接受降压治疗,继而降低病死率以及致残率。高血压属于临床常见疾病,且多发人群为老年人群体,近年来,人们的饮食结构以及生活方式均发生较大的变化,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剧,导致高血压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有文献指出,在高血压治疗期间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的预后水平得到显著提升[3-4]。

舒适护理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护理活动以及护理舒适进行研究,制定合理的护理方案,使患者能够在生理以及心理等方面感受到愉快,或是降低不愉快程度,该护理方式的主要目的是确保患者身心状态最佳化,更好的配合医生展开治疗,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速度[5-6]。高血压患者由于长期服药存在较多并发症,导致患者依从性降低,无法对血压进行良好的控制,因此,需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治疗效果。舒适护理中,护理人员通过环境舒适护理,为患者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使其保持身心放松,心情愉悦,给予其心理舒适护理,为患者答疑解惑,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其操作舒适护理,降低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感受,通过上述措施共同干预,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提高护理质量[7-8]。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患者依从性得到显著提升,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均优于常规组,且心理状态评分优于常规组,由此可知,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改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缓解患者不良情绪,提供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应用舒适护理干预,能够提高患者依从性,使其配合医生展开治疗护理工作,保证血压水平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同时能够改善患者的焦虑情绪以及抑郁情绪,具有显著护理效果。

猜你喜欢
依从性血压常规
常规之外
稳住血压过好冬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品管圈在提高手卫生依从性改善中的作用
别受限于常规
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并改善感染控制指标的一项新技术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脑卒中患者康复治疗依从性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