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稳定期COPD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2020-03-26 08:56雍佳辉王丽霞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决策支持系统组间研究组

雍佳辉 王丽霞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医院 宁夏 银川 750021)

COPD 全称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该疾病近年发病率升高,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的气流受限,临床有着较高的病死率。在全球疾病经济负担排名中,COPD 排名高达第5。目前临床尚无彻底治愈COPD 的方法,主要通过药物配合有效的护理手段来帮助患者延缓病情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并稳定患者肺部功能,延长患者生存时间[1]。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DSS)是指通过计算机系统为临床决策的制定提供支持,该系统可对计算机技术进行充分应用,通过信息收集、信息整理及分类、过滤并加工信息等手段,利用人机交互,处理各种医学方面的半结构化、非结构化问题,从而发挥其促进护理质量提高的目的[2]。基于上述背景,本文随机选取80 例患者,围绕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在稳定期COPD 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以及对患者恢复效果的提高价值展开观察研究,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6 月—2020 年6 月COPD 确诊稳定期患者80 例为观察对象,根据患者所接受护理情况的不同,对患者进行编号,然后根据单双号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研究组,每组各40 例。对照组资料:人数为40,男性占比52.5%(21/40),女性占比47.5%(19/40),年龄25 ~61 岁,平均(43.39±2.81)岁;病程3 ~10 年,平均(6.12±1.32)年。研究组资料:人数为40,男性占比50%(20/40),女性占比50%(20/40),年龄区间为25 至61 岁,(43.82±2.93)岁为平均;病程3 ~10 年,(6.21±1.34)年为平均。此研究已提前告知患者本人及患者家属,并且已获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以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显著,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形式接受护理,给予患者常规抗感染及止咳治疗,做好病房的清洁,保证患者舒适度,减少病房内的人员进出,避免感染,针对患者情绪展开心理干预,同时开展健康教育。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以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展开护理。(1)信息收集。系统收集患者信息,包括性别、年龄、肺功能、呼吸功能等,结合患者检查结果,提示疾病及知识,为医师及护理人员提供辅助信息;(2)护理推荐。为医护人员提供患者的病情控制及用药情况,同时反馈患者就诊情况、接受治疗情况、病情发展危险因素等。通过计算机对患者个体情况进行综合,以逻辑算法为医护人员推荐最佳的护理方法,例如:对于负性情绪明显的患者要加强心理干预,对于配合度低的患者要加强依从性干预等;(3)护理效果监测。系统自动生成待调查清单,清单包括护理效果的调查对象信息,护理效果监测日期及方法,医护人员根据清单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的调查;(4)风险评估。系统根据医护人员输入的信息,结合患者情况自动进行护理效果分析,得出各个患者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风险,医护人员开展护理过程中注意对风险的预防。

1.3 观察指标

以患者组间护理前后的肺功能、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为观察指标,评价护理效果。

肺功能:FEV1(第一次用力呼吸肺容积)、FVC(用力肺活量)、FEV1/FVC(第一次用力呼吸肺容积/用力肺活量)。

生活质量:GQOL—74:从躯体、运动、社会三个方面进行功能对比,总分均20。

满意度:由患者进行评价,从全面护理、综合护理、针对护理、护理总效果四个方面进行评价,总分40,得分32 ~40 为满意,得分24 ~31 为较满意,得分不足24 为不满意。

1.4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19.0 处理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合直接概率法校正检验卡方值(X²),比较两组的计数资料(%);再通过检测T 来对比分析两组的计量资料( )差异,最终评定指标为P,满足P <0.05 的项目即具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 肺功能比较

护理前,以统计学系统比较组间肺功能,结果提示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结束时进行再次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P <0.05),见表1。

2.2 生活质量比较

护理前,以统计学系统比较组间生活质量,结果提示无显著差异(P >0.05),护理结束时进行再次比较,结果显示两组均得到改善,且研究组患者改善效果显著(P <0.05),见表2。

2.3 护理满意度比较

对照组、研究组满意度为满意+较满意的人数分别为30 例、39 例,即满意度分别为75%、97.5%,研究组更高(P <0.05),见表3。

表1 组间肺功能比较(±s)

表1 组间肺功能比较(±s)

组别 n FEV1/L FVC/L FEV1/FVC/%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40 1.45±0.28 1.84±0.28 2.18±0.54 3.13±0.45 49.33±4.71 57.85±4.11对照组 40 1.44±0.27 1.56±0.29 2.18±0.48 2.69±0.43 49.32±4.71 53.12±4.55 t 0.1612 3.0863 0.0000 3.4436 0.0301 5.2965 P 0.8723 0.0023 1.0000 0.0006 0.9740 0.0001

表2 组间生活质量比较(±s)

表2 组间生活质量比较(±s)

组别 n 躯体功能 运动功能 社会功能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0 15.08±3.11 18.22±2.31 13.72±0.31 18.18±0.70 16.16±1.20 18.79±1.33对照组 40 15.10±2.91 16.71±2.46 13.71±0.41 16.22±0.71 16.17±1.22 17.13±1.33 t 1.6712 3.1300 0.2708 7.4122 0.0407 6.0901 P 0.0977 0.0021 0.7869 0.0000 0.9672 0.0001

表3 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COPD 近年发病率升高,对我国居民健康造成威胁。该疾病的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呼吸道感染、吸烟、空气恶化、肺部发育不佳、遗传等均是致病原因[3],患者临床表现为气短、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对于该疾病,目前缺乏彻底治愈方法,因此改善COPD 患者肺功能是重要的临床目标[4]。除治疗外,护理工作的开展也是帮助患者肺功能恢复的关键,随着近年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率升高,使得临床护理工作的建设逐渐向信息化发展,这对护理质量的改善起到了明显的积极作用[5]。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支持为控制论、管理学、行为学,该系统以信息技术作为技术支持手段,将人工智能、超级运算、大数据结合在一起,可为临床诊疗工作、护理工作、护理决策提供智能辅助[6-7]。在本文中,以此系统对患者展开护理,结果显示患者的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患者。

本文以对比手段展开研究分析,结果提示,对于稳定期COPD 患者的护理来说,临床决策支持系统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患者恢复,因此,值得应用于临床中。

猜你喜欢
决策支持系统组间研究组
护理临床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基础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临床决策支持系统应用于呼吸疾病的现状概述
电务维修决策支持系统研究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更 正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ies and the exploration of graphite deposits in China
县级防汛辅助决策支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