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康复理念在微创髋关节置换围手术期护理中的效果观察

2020-03-26 08:56王丹张少云姚小文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髋关节外科康复

王丹 张少云 姚小文

(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 四川省精神卫生中心> 四川 绵阳 621000)

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各个领域的发展,微创髋关节置换术已成为骨科领域的热点。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在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前提下,实施小于10cm 以下的切口(1-2 个),可以有效减少对患者周围组织和生理功能损害,加快康复时间。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是在围手术期综合应用有循证医学证据的一系列优化措施,阻止或减轻围手术期患者的创伤应激,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一种理念。现阶段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已在外科手术中广泛应用,已有研究证实,在结肠外科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具有较高的价值[1]。本研究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35 例行微创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髋关节置换术患者70 例,按照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 例。对照组患者男性20 例,女性15 例;年龄41 ~78 岁,平均年龄(61.21±15.93)岁。观察组患者男性19 例,女性16 例;年龄40 ~79 岁,平均年龄(60.98±15.12)岁。两组患者手术均由同一手术组完成,均采用全身麻醉,采用的假体均为骨水泥型陶瓷金属假体关节。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如年龄、性别、生活能力等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患者实施传统的临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加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具体方法:(1)健康教育:术前护理人员应仔细评估患者的病情及心理状态,并说明诊断、治疗、康复及锻炼计划、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注意事项等,取得病人及其家属的积极合作;加强围手术期心理调适,改善患者心理状态和应对能力,促进术后恢复;手术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缓解患者的焦虑、恐惧等不良心理;

(2)术前准备:指导患者进行咳嗽、深呼吸等肺部功能锻炼,手术当日晨起备皮,患者术前1 天常规进食。且饮食上无特殊要求,术前1 天晚10 点进食后开始禁食,直至术前2 小时,给患者口服200mL 糖水,为减少治疗措施的应激,术前不做常规会阴部备皮及留置尿管准备,只需做好皮肤清洁即可。术前予镇痛治疗,西乐葆200mg,El 服,1 次/d。

(3)术中护理:遵循微创手术原则,手术轻柔细致,尽量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创伤、最低的应激程度完成手术。术后采用自控式静脉或硬膜外镇痛泵维持≤50h 后拔除镇痛泵。本组严格控制输液量及盐分输入量,胶体控制在500mL,晶体控制在1000mL,根据需要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术中手术室医护人员注意避免不必要的皮肤暴露。

(4)康复训练:①制定训练计划,在康复师指导下由护理人员给患者进行强化术后早期康复训练,以主动运动为主;②术后即锻炼小腿及踝关节活动,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做健肢和上肢练习,坚持下肢关节康复器锻炼,术后4 到6 小时后可协助患者站立,在助行器协助下做站立位练习,并练习行走,进行坐位训练伸髋、屈髋、外展训练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③指导患者出院后的康复锻炼方法,并嘱患者定期随诊。

1.3 观察指标

收集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术后日常活动能力评分。

(1)护理满意度调查

采用我院自制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本调查表共含有10 项,每项满分10 分,总分为100 分;不满意:≤79 分,较满意:80 ~89 分,满意:90 ~100 分。

(2)术后ADL 评分

患者在出院后制定随访计划表,并依据ADL 评估表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者ADL 分值,该评分总分为100 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死亡病例发生,均治愈出院。观察组患者1 例创口血肿,1 例髋关节脱位;对照组患者1 例创口血肿,1例下肢静脉血栓,1 例肺栓塞,2 例髋关节脱位。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14.29%),但两组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表(例)

2.2 两组患者出院前护理工作满意度对比

观察总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4.29%,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比较护理满意率(例)

2.3 两组患者术后2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ADL 评分对比

观察组患者术后2 周、1 个月、3 个月、6 个月ADL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远期ADL 评分:观察组患者术后6 个月评分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近期ADL 评分:观察组患者术后2 周、1 个月、3 个月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 周、1、3、6 个月ADL 评分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术后2 周、1、3、6 个月ADL 评分对比(±s)

分组 例数 2 周 1 个月 3 个月 6 个月 F 值 P观察组 35 37.4±3.6 68.7±5.3 88.2±5.6 89.7±7.7 15.63 <0.05对照组 35 32.7±2.8 60.3±6.6 84.2±6.7 87.2±5.6 12.20 <0.05 t 2.306 2.450 2.710 1.553 P 0.023 0.016 0.046 0.113

3.讨论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为现阶段由于患者对护理水平的要求不断提高所建立的一种新的医学理念,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是通过实施一些已经经过临床证实安全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方式,从而降低手术对髋关节周围组织所造成的应激,从而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2]。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现阶段临床上多种疾病的护理模式具有促进作用,现阶段已在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等疾病中广泛应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3]。骨科手术患者因在术前需要承受较大的麻醉、饥饿、疼痛刺激,患者术后具有较高的不良并发症发生风险,因此使得患者的术后康复受到严重的影响[4-5]。本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5.71%)低于对照组(14.29%),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总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1.4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1.43%,观察总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 周、1 个月、3个月ADL评分分别为(37.4±3.6)、(68.7±5.3)和(88.2±5.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2.7±2.8)、(60.3±6.6)和(84.2±6.7),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综上所述,对髋关节置换患者给予加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可有效增加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促进患者髋关节的功能快速恢复,从而提高患者愈后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有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髋关节外科康复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肘外科进展与展望
3例肺动静脉瘘的外科治疗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扁平足的外科治疗进展
哪些胰腺“病变”不需要外科治疗
3D打印人工髋关节获批准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