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2019 年肛肠科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量分析

2020-03-26 08:56余壮龙再成高大勇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肛肠科亚胺注射剂

余壮 龙再成 高大勇

(遵义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遵义市第一人民医院> 肛肠科 贵州 遵义 563000)

肛肠科患者由于自身疾病的特点,常需进行手术治疗,且术后应用抗菌药物较多,导致肛肠科的抗菌药物使用率逐年增加。抗菌药物作为肛肠科的常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感染,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应用范围十分广泛[1]。然而,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伴随着一些潜在的问题,如药物不良反应、患者出现耐药性及医疗费用的增加等[2]。因此,在肛肠科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对于防止抗菌药物的滥用、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3]。为进一步了解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本文对2019 年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9 年我院肛肠科住院患者共计1612 例次,其中男903 例,女709 例。年龄13 ~72(40.23±11.46)岁。

1.2 方法

利用HIS(医院信息系统),对2019 年我院肛肠科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抗菌药物的种类及具体名称、给药方式、联合用药情况、用药例数及费用等。

1.3 评价指标

评价指标为我院肛肠科抗菌药物的使用率、DDDs(用药频度)、DDDc(限定日费用)及日均费用 / DDDc 值。DDDs 等于一种药物的消耗总量除以此药品的DDD(每日规定剂量)值,常用于描述不同种类的抗菌药物在临床的使用频率,DDDs 值与患者对该药的选择倾向性成正比。DDDc 等于一种药物的年销售总金额除以此药品的DDDs 值,常用于药物费用的参考指标。DDDc 值与患者的经济负担成正比。日均费用为患者在住院期间每日使用该药品的费用。日均费用/DDDc 用于评价药物应用剂量的合理性,比值越大表明此药物可能存在超剂量,比值越小则表示存在剂量偏小。

2.结果

2.1 抗菌药物使用比例

通过调查医院信息系统,发现共有1321 例肛肠科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81.94%,共应用抗菌药物1920 次。

2.2 抗菌药物种类

我院肛肠科抗菌药物共有20个品种,分为头霉素、头孢菌素、喹诺酮、硝基咪唑、碳青霉烯、青霉素、β-内酰胺酶复方制剂及其他等8 类。按给药方式可分为口服制剂及注射剂。口服制剂共有5 种,包括片剂如头孢呋辛分散片、头孢克肟分散片、甲硝唑片、氟康唑分散片及胶囊剂左氧氟沙星胶囊,注射剂有17 种,包括阿米卡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苄星青霉素、甲硝唑、替硝唑、头孢呋辛、头孢美唑、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头孢西丁、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美罗培南、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及万古霉素。其中应用例数最多的是头霉素类,其次是头孢菌素类,第三为喹诺酮类。详见表1。

表1 抗菌药物应用例次及DDS 构成比统计表

2.3 抗菌药物药品金额及DDDc 值

在药品金额前10 位的抗菌药物中,头孢美唑注射剂居首位,DDDs 构成比为82.21%。其次为头孢呋辛注射剂,构成比为1.13%,第三为左氧氟沙星注射剂,构成比为4.85%。

有4 个抗菌药物的日均费用/DDDc <0.8,包括头孢呋辛注射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剂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表明此4 种药物的存在剂量偏小。其余6 种药物日均费用/DDDc 均在0.8 ~1.0 之间,包括头孢美唑注射剂、头孢美唑注射剂、万古霉素注射剂、头孢呋辛片、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头孢噻肟注射剂,表明此6 种药物的存在剂量较为合理。详见表2。

表2 2019 年药品金额前10 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

3.讨论

3.1 抗菌药物使用分析

经统计,在2019 年我院肛肠科共有1321 例住院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使用抗菌药物比例为81.94%,共应用抗菌药物1920 次。直肠及肛门处分布有较多的血液及淋巴,手术后伤口多数采取开放式,容易感染厌氧菌及大肠埃希菌,因此应用抗菌药物预防感染是十分必要的。在应用抗菌药物的同时,辅以VB6 及VC,从而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促进患者伤口更快愈合。近年研究表明,中药熏洗在预防伤口感染方面的效果良好,可以考虑抗菌药物与中药熏洗结合应用的方式,预防患者的伤口感染,从而减少抗菌药物的使用,降低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避免患者出现耐药性。

3.2 抗菌药物种类分析

我院肛肠科在2019 年共使用8 个类别、20 种抗菌药物。应用例数最多、销售金额最高、DDDs 值最大的是头霉素类抗菌药物。其中又以头孢美唑为应用最多。头孢美唑属于头霉素类二代抗生素,其对绝大部分β-内酰胺酶十分稳定,临床上常用其抑制革兰阴性菌和厌氧菌的活性,从而预防或治疗上述细菌所引起的感染。肛肠科的患者均患有直肠及肛门疾病,如直肠息肉、肛瘘和混合痔等,多数需要通过手术进行治疗,在手术中的切口主要分为Ⅱ类及Ⅲ类切口,此时需给予抗菌药物预防患者伤口感染,有效抑制革兰阴性杆菌及厌氧菌的活性。肛肠科常将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甲硝唑、头霉素类或头孢曲松±甲硝唑等抗菌药物组合使用,如果患者对以上抗菌药物过敏,则选择氨基糖苷类与甲硝唑或克林霉素等药物合用。头霉菌素类药物具有广谱、高效、过敏反应相对较少的优点,在临床上的应用十分广泛,常作为预防性用药的首选药物。头孢美唑作为一种头霉菌素类药物,其抗菌活性较强,每日给药次数较少,半衰期为1.2h 与肛肠科手术时间相符,药物经济学较好,因此,选用头孢美唑作为肛肠科手术预防应用的主要品种具有合理性。

3.3 抗菌药物药品金额及DDDc 值分析

通过对2019 年我院肛肠科药品金额前10 位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头孢美唑注射剂、头孢美唑注射剂、万古霉素注射剂、头孢呋辛片、阿奇霉素注射剂和头孢噻肟注射剂的日均费用/DDDc 均在0.8 ~1.0 之间,存在剂量较为合理。有4 个抗菌药物的日均费用/DDDc <0.8,包括头孢呋辛注射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剂、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注射剂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注射剂,表明此4 种药物的存在剂量偏小。因此,有必要采取专业措施,宣传以上4 种药物的使用规范,进一步促进抗菌药物的规范应用及科学管理。

通过以上分析,2019 年我院肛肠科抗菌药物的应用虽然存在一些不足,但基本合理,符合临床用药规范。不足之处主要是在使用头孢呋辛、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注射剂时,存在剂量偏小的情况,降低了临床疗效,因此仍需对其用药规范性进行优化[4-5]。综上所述,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时,必须做到有理可依、有据可循,即依照临床规范合理用药,使抗菌药物发挥最大疗效,争取做到临床用药合理、有效、可靠。为此,希望广大医护工作者共同努力。进一步优化抗菌药物的应用及管理规范,在保证疗效的同时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猜你喜欢
肛肠科亚胺注射剂
国家药监局关于修订辅酶Q10注射剂说明书的公告(2022年第11号)
注射用丹参多酚酸与12种常用注射剂的配伍稳定性
中药注射剂树脂检查方法的改进
骶管麻醉应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环氧树脂/有机硅改性双马来酞亚胺的性能研究
25G腰穿针超小剂量布比卡因腰麻用于肛肠科手术的临床研究
继承与创新并重,创建国家一流重点肛肠专科——访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湖南省中医院)肛肠科主任何永恒教授
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在危重症感染降阶梯治疗中的效果观察
3种常用抗病毒中药注射剂的配伍观察
基于β-二亚胺配体的铝氧硼六元环化合物和其中间体的合成、表征及其反应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