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综合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发育和维生素A、D 的影响

2020-03-26 08:56孙蕾盛晓静殷勤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体格男童女童

孙蕾 盛晓静 殷勤(通讯作者)

(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 江苏 南京 210011)

生命早期是孩子体格生长、智能发育的关键时期[1]。大脑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是出生至3 岁以内,对于正在发育的大脑来说,外来刺激传入是大脑发育完善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从而使得早期干预提前到从新生儿期开始[2]。国外多项研究显示,存在潜在性脑损伤的高危儿如能早期诊断干预,大部分患儿可治愈或达到正常化[3]。本研究对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儿童保健科就诊体检的早产儿体格、智能发育及维生素A、D 水平进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 年5 月—2019 年5 月期间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出生的144 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至纠正6 月龄进行DST 筛查,DQ <85 分的为干预组,共106 例,其中男童66 例,女童40 例;DQ ≥85 分的为常规组,共38 例,其中男童18 例,女童20 例。一般资料信息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对比。

1.2 剔除标准

婴儿在新生儿期存在重大合并症,有染色体异常及遗传代谢性疾病。

1.3 方法

1.3.1 体检内容及随访时间 所有研究对象于儿童保健科建立早产儿随访记录档案。两组均给予常规体检及健康指导,内容包括:体格发育测量、健康指导及疾病筛查及防治。干预组定期体检时,在此基础上还根据个体情况行早期干预措施(个体化营养、智护训练、康复指导及针灸推拿等方案),0 ~6 个月每月随诊l 次;7 ~12 个月每2 个月随诊l 次。

体格检查 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专业医生测量体重、身高及头围。

1.3.2 早期综合干预方案

①个体化营养指导:

向干预组早产儿母亲强调母乳喂养的益处,鼓励其母乳喂养,必要时建议使用母乳强化剂,不能母乳喂养或母乳不足者,添加专业配方奶粉;积极补充维生素A 和D,根据入组时测得的维生素A 和D 的水平,调整维生素A 和D 的使用量;预防缺铁性贫血,建议富铁饮食,必要时给予补充铁剂;纠正6 月龄,给予喂养建议,指导辅食添加。

②个体化早期干预指导:

干预组给予视、听、触觉剌激,并进行婴儿抚触、被动操,可结合中医传统小儿推拿手法;

按不同月龄训练患儿大动作、精细运动、语言、认知能力和社会行为的训练[4];对运动落后、肌张力改变,姿势异常的患儿行康复训练,并指导家长在家继续干预训练(2 次/天),对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寻找原因,对症治疗,并积极训练。随访过程中采用评估-干预-评估交替进行策略依据评估结果制定下一步干预计划,同时结合个体化联合中医传统疗法、物理疗法、水疗法等综合干预。同时定期举办家长课堂,对家长进行早产儿健康指导和教育,做好早产儿的家庭监测。

1.3.3 评价方法 ①体重、身高及头围测量(按中国儿童体格发育调查标准);②神经心理发育:采用1997 年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编制的“0~6岁儿童发育筛查测验”(简称 DST)量表,3 岁以下儿童只用发育商(DQ)表示,分别于早产儿纠正6 月龄及12 龄时进行筛查发育商(DQ)。DQ 划分为正常、可疑和异常3 种,≥85 正常、70 ~84 可疑、<70 异常。由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专业医生进行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评估。③采集微量指血,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血清中维生素A;用高效液相质谱串联法检测血清维生素D 浓度。所有样品均收集送至苏州合和医学检验所进行统一检测。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 检验,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的比较

在纠正6 月龄时,常规组女童身长(68.03±1.75)高于干预组(66.51±2.29)(P <0.05),其余指标无显著差异;纠正12 月龄时,常规组男童头围(47.23±1.99)和女童体重(10.21±0.74)均优于干预组(46.17±1.30)、(9.44±1.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2.2 两组早产儿发育商(DQ)比较

干预前,干预组DQ 评分均低于常规组;干预后,纠正12月龄时男童DQ 评分无显著差异,纠正6 月龄、12 月龄女童DQ评分常规组均高于干预组,且干预后较干预前提高;纠正12 月龄测得DQ 分值显著高于纠正6 月龄DQ 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表2。

表1 两组早产儿体格发育指标的比较(x±s)

1.3.3 两组早产儿维生素A、D 的比较

两组12 月龄维生素A 水平均高于6 月龄值,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维生素D 的水平比较则无显著差异;纠正6 月龄测得常规组男童维生素A(0.32±0.08)的水平高于干预组(0.25±0.0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3。

3.讨论

早期综合干预可以改善早产儿的生长发育[5]。入组时常规组女童身长优于干预组,干预后两组身长比较无差异:说明早期综合干预对女童身长的改善有效果,早期干预训练结合个体化科学喂养指导对早产儿体格发育有促进作用,与王伟等[6]研究结果一致。但纠正12 月龄时常规组男童的头围和女童的体重均优于干预组,考虑常规组入组例数偏少,而且生长发育存在个体化差异所致,也有常规组良好喂养促进了生长发育的因素存在的可能。

表2 两组早产儿发育商(DQ)比较(±s)

表2 两组早产儿发育商(DQ)比较(±s)

6 月龄 12 月龄男童 女童 男女平均 男童 女童 男女平均干预组 106 69.14±9.74 69.43±10.64d 69.25±10.04 83.53±11.79a 83.53±11.21ad 83.54±11.52常规组 38 92.06±5.06 93.00±7.66d 92.55±6.49 83.39±7.18a 92.60±9.77bc 88.24±9.72 t 9.605 8.815 13.329 0.048 3.071 2.243 P<0.001 <0.001 <0.001 0.962 0.003 0.026 n

表3 两组早产儿维生素A、D 的比较(±s)

表3 两组早产儿维生素A、D 的比较(±s)

干预组 常规组男童 女童 男童 女童VA(mg/L) VD(ng/L) VA(mg/L) VD(ng/L) VA(mg/L) VD(ng/L) VA(mg/L) VD(ng/L)6 月龄 0.25±0.06 44.17±14.41 0.27±0.06 42.71±9.70 0.32±0.08a 40.55±7.40 0.28±0.06 41.24±13.7 12 月龄 0.35±0.05 42.23±9.08 0.33±0.07 40.21±8.80 0.38±0.05 41.35±8.48 0.34±0.07 38.75±10.17 t 6.531 0.664 3.556 0.973 2.727 3.573 2.857 0.541 P<0.001 0.509 0.001 0.335 0.010 0.789 0.008 0.594

对早产儿给予适当的触觉、听觉、视觉、前庭运动刺激及肢体的运动可以促进其脑部发育[7]。干预组早产儿在纠正6 月龄测得DQ 评分均显著低于常规组,而纠正12 月龄时,男童组测得DQ 评分干预组和常规组比较则无差异;女童组则比较有差异。干预组在纠正12 月龄测得DQ 分值显著高于纠正6 月龄时测得的DQ 值,说明根据婴幼儿自身特点制定的个体化早期综合发育对其神经心理发育也发挥了积极作用[8]。有文献指出[9],婴幼儿的发育商水平与性别差异无统计学差异,但本研究显示:纠正6月龄时,同一组别男女童发育商DQ 比较无差异;纠正12 月龄时,干预组男女童发育商DQ 比较无差异,而常规组则女童发育商DQ显著高于男童,也于范果叶[10]等研究一致,考虑常规组女童智能发育水平较好,具有个体差异性。

参照相关标准[11],纠正6 月龄时维生素A 的水平仅常规组男童在正常范围,其余均在低水平。而纠正12 月龄时各组维生素A 的水平均在正常范围。维生素A 水平明显提高,说明科学合理的喂养理念才能改善维生素A 的缺乏和不足,维持维生素A 的正常水平,早期综合干预的个体化营养指导不可或缺。两组早产儿维生素D 的水平在纠正6 月龄和12 月龄比较无显著差异,说明科学添加维生素D 的理念越来越受到重视,婴幼儿出生后口服维生素D 补充剂已成常态。应继续加强健康宣教,保证充足的维生素A 和维生素D 摄入。

为了进一步确定早产儿成功的早期综合干预措施,在早产儿的预后研究上,需将随机对照试验和长期随访研究相结合[12],继续探讨早期综合干预措施的内容,但本研究时间较短,未能进一步了解对这些早产儿后期的体格、智能发育和维生素A 和D 的水平,以后需要健全的随访,普及到每一个早产儿,提高他们的预后。

猜你喜欢
体格男童女童
4名小学生护送2岁走失男童
早期综合干预对小于胎龄儿生长发育、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等影响观察
小体格,大能量!鑫中渔用9年玩转超浓缩菌种
以健康体格筑精神长城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8岁女童学马术坠亡 父母一审获赔百余万
我国回族女童教育研究综述
正常儿童体格发育的衡量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