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IO 教学模式在心血管内科本科护生临床见习中的应用

2020-03-26 08:56吴红英陈洪玉韦柳青尹海鹰黄连欣农彩梅通讯作者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评判内科心血管

吴红英 陈洪玉 韦柳青 尹海鹰 黄连欣 农彩梅( 通讯作者)

( 右江民族医学院附属医院 广西 百色 533000)

护理临床见习是护理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生接触临床及培养临床综合技能的重要阶段。当代护理教育体系中,临床见习被视为一种可操作性较强、存在较大发展空间的一种教育方法[1]。心血管内科作为医学院校培养护理专业学生技能学习的重要部门,疾病机理复杂变化快,危重症患者多,对护理教学要求较高[2]。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讲解为主,枯燥乏味,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团队协作欠佳,这种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以及医学生物模式的转变[3-4]。CDIO 教育模式展现了现代高等工程教育思路及理念,其作为一种新生成果随着教育改革应运而生,分别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4 个模块,学生自主能力的锻炼及培养是其本教育模式的体现[5]。CDIO 模式可以通过自我实践寻求知识,灵活运用已学习知识指导实践。在心血管内科本科护生见习中,全程将CDIO 模式融入教学思路,将构思、项目设计和实现贯穿于学习内容,师生间集教育、学习、实践三位一体,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报告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百色某医学院校2018 级护理本科专业(7 个班),随机抽取2 个班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55 人,对照组56 人,两组学生的入学成绩、专业基础、年龄、性别、身体素质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传统见习模式,护生课前自主复习所学理论内容,主讲教师课堂前20 分钟集中全班进行简要知识回顾,后予分组床边带教,学生与患者交流,评估收集资料,课程后60 分钟护生讨论病例、教师补充及指导。

1.2.2 实验组 采用CDIO 教学模式,分为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4 个阶段。

(1)项目构思(Conceive):①带教教师构思。将实验班的护生分为4 个小组,每组13 人~15 人,组内自主设立责任组长,每组随机分配固有的带教教师。见习前带教教师集中备课,讨论并为每个学习小组构思本组病例,选择病例过程中,需充分考虑护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程度、疾病的发展转归和典型表现、学科间的贯通交叉、患者及家属的配合接受及依从行为。②护生构思。组长课前组织小组成员预习,积极讨论问诊要点,每个小组需要充分考虑问诊中的沟通技巧、评估获得的常见阳性体征、疾病的护理诊断及措施、有效的健康宣教。③构建护患知识体系。基于CDIO“一体化”知识体系构建原则,要求护生学会应用相关系统知识,掌握学科体系及实践的融合技巧。以冠心病为例,见习前,护生可通过书本、文献、内网图书馆等查阅并熟练掌握冠心病及相关学科知识。并在接收到带教教师布置的见习病例资料后,进一步通过自主学习方式掌握病理、病生相关学科知识,熟悉常见并发症的处理,了解冠心病发病机制、溶栓及心血管介入诊疗相关内容。

(2)项目设计(Design):每个学习小组在固有带教教师指导下行项目学习,基于Design 理念,组内成员自主完成项目流程,包括一般资料收集与整理、病史及身体功能评估、实验室相关检查结果查看。小组互动交流,充分发挥思维,积极应用有效的临床交流技巧,实现“学有所思”和“思有所悟”。以第一小组护患沟通为例,护生能从获得的主诉中初步分析患者本次入院症状以胸部剧烈疼痛为主,过程中出现胸闷、大汗淋漓、乏力。查体:患者肥胖、急性病容,闻及心律不齐、奔马律。护生查看病例,患者实验室检查所示CK-MB 高、BNP 高,心电图提示前壁心肌梗死、室性期前收缩,造影结果提示前降支近中断75%狭窄。

(3)项目实现( Implement):①以小组为单位,随机选取一名护生对该组病例进行病史汇报,余下护生按组内学号顺序依次给予补充、提出并拟定护理问题及措施,对于疑惑问题组内成员再行商讨并初步定论结果。讨论环节,护生定位于教学主体的角色,教师起引导及轴心作用。护生发言完毕后教师归纳总结,并对疑惑问题进一步解析,给出正确答案。整个过程组内成员积极对待,充分准备,相互间能引导同学进行讨论。②师生交流,就冠心病护理新进展、新理念进行互动,激发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带教教师根据图文手册、科普视频进一步讲解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及冠脉旁路移植的方法及护理要点。

(4)项目运作(Operate):①教师制定行之有效的示范活动。护生动手学习并在带教教师督导下实施冠心病患者专科护理操作。②以患者为中心进行健康宣教。根据患者地域文化、方言差异针对性的选取1 ~2 人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带教教师针对宣教内容给予补充、纠正、指导,加强护、教、患之间的三重沟通教育。

1.3 评价

1.3.1 考试成绩 课程结束后,两组护生均接受理论及操作的相关考核,其中理论以闭卷形式进行,操作以OSCE[6]方式进行,60 分及格,满分100 分。主要考核护生对本章节知识点的掌握及应用。

1.3.2 评判性思维能力 彭美慈等教授[7]修订了适用于我国文化体系的评判性思维量表。共7 个维度,70 个条目,分别包括分析能力、自信心、系统化能力、开放思维、寻找真相、认知度、求知欲。条目评分从“非常认可”至“非常不认可”分别计1 ~6 分。分数的高低趋势代表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强弱。实验者于课程结束后共发放问卷111 份,回收有效问卷111 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 两组本科护生理论及操作考试得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本科护生理论及操作考试得分比较

2.2 两组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见表2。

3.讨论

3.1 CDIO 模式有利于提高本科护生在心血管内科单元小结的理论、操作考核成绩

CDIO 教学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本科护生临床见习,能够促进护生对本章节理论知识及实践技能的掌握,通过表1 可以看出,实验组理论、操作考核均优于对照组(P <0.001)。与兰华等[8]研究结果一致。以教师为讲授主体的传统教学理念,决定了最初的教育方法及结果,护生在学习过程中被动且机械性的学习,效果不理想。CDIO 教学模式分别从构思—设计—实现—运作4 方面设置教学内容,突破了传统教学理念,教学目标由“教学任务的完成”到“护生发展的促进”,教学设计将“知识的传授”转为“活动的引出”,教学过程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护生为主体”[9-11]。护生在以项目学习为方法的CDIO 教学模式推动下,辅以自主学习环节,加深课程印象,将抽象知识系统化,能够“学有所用”,将理论知识有效结合于临床实际,极大的提高护生教学效果。

3.2 CDIO 教学模式提高了本科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护理教学的主旨是培养实用创新型人才,护生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重要是核心能力的培养。CDIO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做有所学”、“学有所思”。让学生从“学会”向“会学”转变,已成为教学改革下教师的主要职责。在CDIO 模式下,学生处于主体地位,通过主动性的探讨、研究、 团队协作来解决问题,护生在短期内自主学习相关医学理论知识并能将其融合于临床实践。表2 结果表明,实验组护生的分析能力、自信心、系统化能力、开放思维、寻找真相、认知度、求知欲7 个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001),与张丹等[12]研究结果具有相同性,证实CDIO 教学模式带动了本科护生临床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全面提升了护生多维思考信心及职业核心胜任力。与此同时,本文仅将CDIO 教学模式应用于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也可将其研究进一步设置于其他课程,评估其更多实际应用价值。

表2 两组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各维度得分比较

综上所述,教学改革工作的核心需要护生积极参与,在心血管内科本科护生临床见习中采用CDIO 教学模式,较传统教学而言,可为护生在临床中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其具有独特的优势,护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增加,专科考核成绩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均得到提高,教学效果显著,有利于医学院校创新教育趋势下教学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评判内科心血管
交流与评判
“心血管权威发布”公众号简介
COVID-19心血管并发症的研究进展
不要用街头小吃来评判北京
基于学习的鲁棒自适应评判控制研究进展
诗歌评判与诗歌创作
急诊消化内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
lncRNA与心血管疾病
胱抑素C与心血管疾病的相关性
PBL教学法在内科见习中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