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方前置审核对处方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3-26 08:57张洌萍
医药前沿 2020年32期
关键词:审方前置药师

张洌萍

(凉山彝族自治州第二人民医院 四川 凉山 615000)

处方规范是合理用药的前提,国家卫健委于2018 年颁布了《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要求临床用药时处方需在审核后才能进入下一环节[1],临床药师成为药方审核的首要负责人。文献报道,我国处方不合格率为17%-37%,因不合格用药死亡患者事故约占1/3[2],由此可见处方规范化的重要性。如何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促进临床药师转型而更好的服务于临床是目前药学发展的重要领域,处方前置审核是最近几年医疗机构开展的新型工作模式,多篇文献报道了处方前置审核的优势[3],但也同时存在一定的问题,本项研究分析我院实施处方前置审核前后处方的质量,探讨处方前置审核的开展模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 年5 月—2020 年5 月门诊、急诊处方608247张为研究对象,2019 年11 月份我院开始实施处方前置审核模式,前置审核前处方为对照组共324135 张,前置审核系统开始启用后处方为观察组共284112 张。

1.2 处方前置审核主要模式

临床药师根据《医疗机构处方审核规范》、《中国国家处方集》、药品说明书、《中国药典》、《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现行版)》等资料完善审方系统,临床医师处方开具完成后提交系统,系统将对其进行自动审核,处方如存在较为严重的不合理现象,将自动拦截处方,该处方不能进入系统,如处方存在安全风险系统会自动提交至审方药师,药师再对药方进行审核。处方无安全隐患则进入发药系统进入下一阶段,对于没有通过审核的处方系统会退回至开方医师进行修改,临床医师根据审核意见进行修改,如临床医师继续提交则系统会给审方药师留出干预时间,一般为30 秒,然后再向医师提交干预信息,如30 秒不能完成操作则与临床医师电话沟通,说明情况后要求医师对其修改。

2.结果

2.1 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启用前后不合格处方比较

对照组不合格处方40837 张,观察组13905 张,不合格处方种类包括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等7 类,观察组各类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 <0.05),见表1。

2.2 两组处方全院重点学科比较

比较全院10 个重点学科两组不合格处方发生率,观察组10个重点科室共出现不合格处方10294 张,对照组共35762 张,观察组各科室不合格处方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见表2。

3.讨论

处方前置审核环节处于审核时间与缴费之间,经系统审核通过后,开方医师打印后将处方交给患者缴费,然后去门诊或急诊药房取药[4]。当医师开具处方提交系统后前置审核大约需时0.2s,当出现用药警示时需要临床医师进行修改,如医师未做修改仍继续提交系统则转入临床药师人工审核,人工干预预留时间为30 秒,如人工审核通过也可进行处方打印。信息化管理是实现处方前置审核的前提,可大大提高临床用药管理的有效性[5]。临床医师开具处方如有不妥之处,临床药师可通过系统自动筛查后与临床医师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避免了潜在用药风险的发生。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为临床药师与临床医师之间建立了流畅的网络交流平台,大大减少了以往因处方不合格而使患者多次往返与诊室与药房间的事件发生,对于不规范处方药师和医师之间可通过审核系统或电话等通讯模式直接沟通,而避免了患者被动参与的现象,有利于医患关系的正向发展。

表2 两组处方全院重点学科比较

不合格处方的种类有诊断与用药不符、用法用量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联合用药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用药人群不适宜、重复给药等多种类型,分析临床药师与医师见出现意见相左的原因主要有:1、患者信息掌握不同,医师在开诊过程中与患者直接交流,获取信息较为全面,可详细了解患者的用药史及病史,而审核药师则对患者信息掌握较少,只能从临床诊断去判定药品选择、药品配伍、药量使用是否符合规范。2、视角差异,临床药师是以药物的角度看待问题,而临床医师是以疾病的角度看待药物使用,经过详细了解患者病史后对现有的药物使用方式不能满足患者治疗目的时,临床医师多会采取超说明书的方式对患者使用药物。3、共作用时问题,临床医师接诊患者时有充分的时间去了解用药时和病史,而临床药师仅有30 秒的时间对使用药品是否规范做出判断,这对审核药师业务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外审方药师人员短缺不能满足诊疗高峰期需求。4、软件局限性,软件虽然在设定初期尽量考虑用药的合理性与多样性,但在处理多变量数据时仍然存在众多不足之处[6]。

处方前置审核可根本上改变门诊、急诊处方审核方式,其工作优势有以下几点:1、提高药师工作效率,审方药师相对全院门诊接诊次数显得人员十分短缺,且因工作年限、学历、经验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药师的业务水平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人工审方会出现标准不统一的现象,而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可显著减少药师需求,可对医师开具的处方进行快速、自动审核,待医师执意提交时才由药师进行审方,这样系统可处理大部分相对简单的不当之处,同时也赋予药师更多的时间去斟酌药方是否真的不规范,可从容与医师进行沟通交流,降低用药的风险。2、系统在设定之处参考国内外现行使用的多部药学相关著作及说明书,系统可直接弥补药师知识盲区,使药师在实际工作中减少因自身知识缺陷而导致误判。3、重在前置,在患者缴费前对处方进行审核,能更为主动的提示临床医师用药的不妥之处,临床药师提前进行干预可减少患者众多不必要的麻烦,同时在医师未行实质出错之前而进行交流,可避免用药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本项研究中处方前置审核系统启用后,处方质量较前显著提升。

综上所述,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为临床药师和医师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对于不合格药方院方单方面沟通解决,减少患者被动参与而往返于门诊药房间之间的几率,提高了用药的安全性,融恰了医患关系,值得推荐。

猜你喜欢
审方前置药师
药师之歌
药师之歌
药师“归一”
中药饮片处方调剂中审方差错情况的分析及改进措施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前置性学习单:让学习真实发生
国企党委前置研究的“四个界面”
被诊断为前置胎盘,我该怎么办
中药饮片审方的作用与改进
药师与患者间沟通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