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研究进展

2020-03-26 18:19陈静雯滕雨可郭雨怡杨莎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电针大肠结肠

陈静雯,滕雨可,郭雨怡,杨莎

(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0 引言

功能性便秘(functional constipation,FC)是一种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困难,大便干结,排便次数减少等。FC的发病率高达6%-29%[1-2],虽不直接危害生命健康,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代医学常给予泻剂、促胃肠动力药、微生物制剂、灌肠、手术等对症方法改善症状,但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特别是在药物安全性及长期效应方面[3-5]。因此探索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安全有效治疗方法十分必要。针灸治疗便秘古已有之,疗效确切,历代医籍均有记载。现代国内外也有大量研究证实针灸对肠道功能有良好的调节作用,能有效治疗便秘[6-8]。并且针灸疾病谱和世界卫生组织都推荐功能性便秘为针灸治疗优势病种之一[9]。因此,针灸治疗FC越来越引起关注,现就近五年运用针灸治疗FC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

1 实验研究

根据纳入文章显示目前针灸治疗FC的机制仍不明确,主要与中枢调节、激素分泌、肌电活动和精神心理有关。

1.1神经因素

胃肠道运动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自主神经系统和肠神经系统支配。针刺刺激相应腧穴的深层感受器,使其兴奋产生电信号,向中枢神经传入,进一步激发相应的核团释放神经递质,在中枢整合与调制通过信号通路作用于脏腑或靶器官,从而促进肠蠕动,改善便秘的症状,实现治疗作用。研究证明,针刺可促使EGC分泌产生GDNF,调控PI3K-Akt信号通路,下调mTOR的表达,抑制细胞凋亡,进而改善结肠组织形态及胃肠传输功能,达到治疗功能性便秘的目的[10]。

1.2内分泌因素

国内外研究已证实胃动素、血管活性肽、生长抑素、5-羟色胺等神经递质或调节因子出现紊乱,可导致便秘[11]。而针刺能够使机体产生整体非特异性调节效应,并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发挥作用。研究显示,针刺能明显提高结肠 P 物质( SP)[12]、血管活性肠肽(VIP)[13]、5-HT和血清胃动素[14]水平,同时降低血清中生长抑素(SS)[15]和NOS水平,从而改善便秘症状。

1.3肠电因素

Cajal间质细胞(interstitial cells of Cajal,ICC)是调节胃肠动力的重要细胞, 是介于肠神经和平滑肌细胞(smooth muscle cell,SMC)的一种特殊的细胞。在胃肠道正常蠕动时, 胃肠道平滑肌产生自发膜电位和缓慢的节律性去极化(慢波),ICC作为胃肠慢波的起搏细胞,可引起或调节胃肠平滑肌的自发节律传播[16]。结肠组织中的Cajal间质细胞(ICC)的c-kit基因水平表达下调导致ICC的组织功能、网状结构或数量有所损伤,促使胃肠平滑肌出现不规律慢波,诱发异常收缩和舒张,从而产生便秘[17]。研究显示,无论是结肠慢波频率减慢还是加快,针刺或温针灸都能进行双向调节,使其恢复正常频率[18]。

1.4精神心理因素

研究显示FC患者多伴有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19-20]。精神冲动主要分为两路传出:一路上行经乳头体前脑束达丘脑前核;一路下行至脑干与外围效应器官, 引起与情绪活动相关的内脏、腺体和表情肌的变化。而结肠运动是中枢神经、肠神经系统和自主神经共同参与支配的,且自主神经和内分泌系统中枢与情感中枢的大脑皮层整合中心位于同一解剖部位,这就为精神心理因素影响功能性便秘提供了可能。并且随着临床症状的加重,功能性便秘患者的焦虑抑郁状态会愈发严重,而这种状态反过来又会影响中枢系统的调节,导致临床症状加重,形成恶性循环。临床上多配合抗抑郁药进行治疗,但此类药物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但对于胃肠动力却无任何帮助,还具有一定的毒副作用,长期应用可能形成药物依赖[21]。而临床研究[22-23]证实针刺不仅能有效改善FC的临床症状,还能改善焦虑抑郁的状态,并且安全无副作用。

2 临床研究

2.1取穴规律通过对纳入的66篇文献统计得出针刺治疗FC的用穴频次情况,使用较多的多的腧穴为天枢、上巨虚、大肠俞、支沟、足三里等,具体见表1;在所选用经脉中以胃经、膀胱经、任脉、脾经为主,具体见表2;其中募穴、下合穴、合穴以及背俞穴等特定穴选用最多。经临床研究证实,天枢、上巨虚、大肠俞确为治疗FC的要穴,选用频次达91%、76.1%、58.7%[24],并且承山、太冲、归来、手三里等经穴,二白、腰奇等经外奇穴用于治疗FC,仍有显著疗效。

表1 20 个使用最多的腧穴统计结果

便秘因大肠传导功能失常所致,天枢穴作为大肠募穴,归属胃经,善理气健脾,通肠和胃,并且该穴位于脐旁,为人身之中点,是升降清浊之枢纽,针刺天枢可直接刺激肠腑,促进结肠运动,是治疗便秘的要穴。大肠俞为大肠的背俞穴,其位置与大肠在体表的投影基本一致,接近脏腑,发出的传入冲动,经中枢系统可以投射到大肠的接受范围,是治疗大肠功能失调直接有效的穴位。上巨虚为大肠下合穴,“合治内腑”,功善调肠和胃,通经和络。

表2 各经脉选用腧穴及频次

便秘虽病位在大肠,同时与肺、脾、胃、肝、肾密切相关。肺与大肠相表里,肺之燥热下移大肠,则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脾虚无力运化,糟粕内停,致大肠传导功能失常,而成便秘;胃与肠相连,胃热炽盛,下传大肠,燔灼津液,大肠热盛,燥屎内结,可成便秘;肝主疏泄,调畅气机,若肝气郁滞,则气滞不行,腑气不得通降,可成便秘;肾主五液而司二便,若肾阴不足,则肠道失润,若肾阳不足则大肠失于温煦而传送无力,大便不通,均可导致便秘。故临床多以胃经、脾经、大肠经腧穴进行治疗。

2.2治疗方法

2.2.1 手针治疗

通过针刺天枢、上巨虚、大肠俞、足三里和四神聪等穴与西药进行对照实验,研究显示针刺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组[25],且随访复发率针刺仍优于西药组[26]。多项研究[27-29]将针刺与药物对比,显示针刺疗效高于药物,且疗效持续[30]。针刺有助于改善结肠运动[31],使患者治疗后结肠通过时间有明显下降,运输指数则较治疗前显著增加[8]。针刺治疗FC不仅能够有效患者每周自主排便次数,改善粪便性状和排便困难程度,还能提高便秘相关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焦虑状态,值得推广。

2.2.2 电针治疗

电针在针刺的基础作用下,还有电刺激和加强针感的双重作用,临床波形使用疏密波最多,连续波也可选用,疏密波以兴奋效应为主,能增加代谢,促进气血循环,在加强针刺疗效的同时,可以提高胃肠平滑肌兴奋性,使胃肠蠕动加强加快,促进大便的排出。由于电针仪器不同,刺激参数各有不同,频率以2Hz、2—15Hz为主,电针强度则以患者能耐受为度,刺激时间多为20—30分钟。电针治疗FC效果显著[32-33],与假电针的安慰效应相比,起效快,近期和远期都有良好疗效[34],持续时间长,疗效稳定,与药物相比,电针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但仍需统一标准。

2.2.3 温针灸治疗

临床温针灸多用于治疗老年人便秘[35-36],尤其是气虚性[37]效果显著。老年人体质多虚,发病与自身气血虚损,津液不足,阴阳失调,脏腑功能低下有关。温针灸可温通经脉, 调畅气血, 通畅气机,使局部血液循环加强, 增强胃肠平滑肌的收缩力, 且艾灸可使正气充足,血液自生,增强免疫力,改善机体内环境来治疗便秘。研究显示,中药联合温针灸治疗FC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使用中药[38]。温针灸可以安全有效改善以虚为主的功能性便秘患者临床症状,缩短排便时间,疗效优于电针治疗和单纯针刺。

2.2.4 针药结合治疗

针灸治疗可明显纠正患者的肠道反应,改善其肠胃功能,中药可整体调理,补阳滋阴,理气行滞,针药结合的协同作用加强了临床疗效。针药联合使用疗效优于单纯使用药物者,无论是中药[39],或是西药[40],临床疗效都更好。

2.2.5 其他疗法

(1)穴位埋线治疗

穴位埋线疗法通过埋藏羊肠线于穴位中,从而对穴位产生持久、柔和的刺激,可增加疗效的维持时间,延长总体治疗时间,增加总治疗量的积累,其联合温针灸治疗气虚型便秘患者总有效率为92.8%[41],减少患者的治疗次数及治疗的痛苦。

(2)穴位敷贴治疗

穴位敷贴联合温针灸治疗脾肾阳虚型便秘的临床疗效确切[42],且操作简便易行。选用调气助阳活血的药物贴于所选穴位,由皮肤直接进入循环系统,利用药物对腧穴的刺激作用,循经传至功能异常之脏腑,通过经络的放大效应及药物的药理功效综合起效,还可避免口服药物经消化道和肝脏时首过效应的破坏,减轻胃肠道和肝脏的负担,值得临床推广。

3 结论

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持续时间长,具有长期效应,临床操作简便,副作用小,不良反应少,是临床上治疗便秘的有效方法之一。相比西药,针灸治疗功能性便秘可通过物理刺激,加强感知性刺激,激发机体自我调整,具有标本同治、整体调节、改善症状迅速、基本无副作用的优势。

但从纳入的近5年针刺治疗功能性便秘的国内临床研究来看,尚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对照组的设置不一,穴位选择不一,操作方法多样,辩证分型较混乱,缺乏统一的标准,不利于临床参考;(2)绝大部分文献对随机方法及盲法未作详细阐述,随机化分组不明确,会影响文章的质量和可信度;(3)样本含量少,可能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的结果,对于研究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会有所影响;(4)疗效评价标准不同,不同文献选择不同的疗效评定标准和临床评价便秘的量表,对于不同评价标准得出的结论无法进行对比。故应严格按照循证医学的客观要求,科学合理的设计临床试验。多开展高质量、规范、严谨的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以此为针灸治疗本病提供更多高质量的证据,科学的、真实的证实针灸治疗此病的有效性,可更好地指导临床,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电针大肠结肠
不同电针参数在临床应用中的研究进展
不同时长电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的镇痛疗效观察
新生儿先天性细小结肠症相关病因与影像表现
大肠憩室是什么病
微小RNA在先天性巨结肠中的研究进展
俯卧位手法整复结合电针治疗胸椎小关节紊乱
大肠变懒了
大肠变懒 了
憩室炎,藏在肚子里的神秘疾病
一例猫巨结肠症的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