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重症烧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2020-03-26 18:19谷斐斐刘伟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机体重症心理

谷斐斐,刘伟伟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989医院,河南 平顶山)

0 引言

因火焰、热力等因素对人体组织造成的创伤称之为烧伤,当人体的烧伤面积>30%,临床称之为重症烧伤[1]。烧伤患者普遍会吸入大量的烟雾、刺激性的化学物质、热空气以及碳粒,从而对肺泡和小支气管造成严重灼伤,患者因此伴有烧伤性休克、呼吸道梗阻等危及生命的症状。预防性的气管切开是针对重症烧伤患者非常重要的一种治疗手段,但同时也会降低患者呼吸道的防御功能[2],除了严重损伤患者的机体功能之外,烧伤还会对外观、形体造成影响,特别是重症烧伤患者,无论是生理还是心理、精神层面都承受着巨大痛苦,而且还有来自经济上的沉重压力,因此,许多患者会在极端的痛苦中产生极端情绪,甚至抵触、抗拒临床治疗。为了最大程度的帮助重症烧伤患者渡过难关,我院将优质护理服务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较为理想的应用效果,现将护理经验进行总结和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64例患者全部被确诊为重症烧伤,临床配合程度良好,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对研究药物过敏、酒精过敏、意识模糊、精神疾病、身体状况较差、不配合临床工作的患者。对照组32例,男性19例、女性13例;年龄21~58岁,平均年龄(36.72±2.93)岁;烧伤原因:3例爆炸伤、7例沸水伤、17例火焰伤、5例汽油伤;26例II度烧伤、6例III度烧伤。观察组32例,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19~57岁,平均年龄(35.96±3.04)岁;烧伤原因:4例爆炸伤、6例沸水伤、18例火焰伤、4例汽油伤;24例II度烧伤、8例III度烧伤。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常规护理:动态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指标、临床表现、病情变化情况;对症做好相关护理,严格遵医嘱用药。

优质护理:①强化基础护理:接诊患者后,第一时间评估患者的全身状况[3],包括意识、心率、血压、烧伤深度、烧伤面积、精神状态、肢体活动程度、呼吸情况。开通两条静脉通路,积极补液,遵医嘱输注抗生素等药物。如果患者同时存在开放性的伤口以及活动性出血,应立刻为其包扎止血。

②心理护理:重症烧伤患者的面部通常受损严重,自理能力丧失、肢体活动受限,不仅承受着生理上的巨大痛苦,而且精神、心理也存在巨大压力,患者往往沉浸在巨大的悲痛、绝望、消极的情绪中,这些负性情绪又会给病情的恢复带来不良影响。为此,护理人员应主动安抚、鼓励患者,帮助患者尽快面对现实,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同时用治疗成功的病例为患者提供精神支持。

③补液护理:由于机体内大量水分、能量流失,所以重症烧伤患者很容易感到强烈的口渴[4],如果只饮用白开水,则会促进钠离子的流失,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迅速下降,继而引发出血性脑水肿等严重症状。所以,针对此类患者,应口服或者静滴生理盐水;若患者休克,还要通过静脉输注血浆、5%的葡萄糖、等渗盐水、右旋糖酐以及平衡盐溶液等。护理人员应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的痛苦,合理调节输液速度,观察患者尿量,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预防交叉感染。

④呼吸道护理: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是急救与护理的基础,通过切管切开、气管插管等措施给予患者氧疗,氧流量设置:2~4L/min,尽快缓解患者的呼吸障碍。若患者存在肺部感染、一氧化碳中毒等症状,则积极采取抗感染治疗,同时在短时间内提供高浓度的氧气支持,促进患者机体功能尽快恢复。

⑤营养支持:重症烧伤患者的免疫力、抵抗力普遍较差,应积极补充蛋白质和氨基酸等营养液,并且加入适量的微量元素、谷氨酰胺,以满足机体的代谢需求[5]。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鼓励患者多食用营养丰富、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食物,以尽快改善机体的营养状况。

⑥疼痛护理:烧伤会引起强烈的疼痛感,这也是加重患者负性情绪的重要因素。护理人员应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辅导,除了语言的安抚和鼓励之外,若疼痛严重,已经超出了患者的耐受能力,则可以遵医嘱采取科学的药物止痛措施。

⑦复合创伤的护理:若患者同时合并骨折,则要及时复位。如果患者合并胸腔或者颅脑部位的损伤,在有效控制烧伤病情的情况下,再积极的对症处理。

1.3 观察评定标准

①临床指标:总氮平衡、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

②并发症与预后情况:耗损综合症、感染、低血压、体外凝血、急性肾衰等。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应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氮平衡、白蛋白与血红蛋白三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细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比较

2.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预后比较

观察组中,无任何死亡病例,并发症4例(12.50%);对照组中,死亡3例(9.38%)、并发症12例(37.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结论

感染是重症烧伤患者最容易出现的并发症,烧伤导致患者机体内的营养物质大量流失,继而引起全身状况不佳[6],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这也是烧伤患者并发症较多的主要原因。患者需要长时间接受治疗,而且治疗环节复杂,康复时间漫长,所以心理、精神和经济方面也面临巨大压力。科学、全面的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为重症烧伤患者的抢救效果提供保障,还可以帮助患者尽快从不良情绪中解脱出来,增强治疗信心。常规护理的临床效果之所以不尽如人意,无法满足患者的个人需求,主要是因为只关注生理方面的创伤,或者针对已经出现的症状被动的采取护理措施,忽略了患者情感、精神和心理上的需求[7]。优质护理从呼吸道、补液、疼痛、心理、复合性创伤、营养支持等各方面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满足了患者的综合需求,而且促进了护患之间的交流,患者的临床依从性普遍比较理想,为提高治疗效果奠定了良好基础。

表2 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预后比较(n,%)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对于促进重症烧伤患者机体、心理创伤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具备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机体重症心理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全方位促醒护理在重症脑出血术后昏迷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上海此轮疫情为何重症少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Ω-3补充剂或能有效减缓机体衰老
奶牛瘤胃健康、机体健康和繁殖性能的关系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邓俊峰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