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康复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2020-03-26 18:19陶虹宇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11期
关键词:乙组甲组围术

陶虹宇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重庆市大坪医院),重庆)

0 引言

对于肺癌来说,属于一种恶性程度比较高的肿瘤疾病,且发生率、患者死亡率都比较高,所以,患者在确诊后大都伴较大心理负担,长期处于焦虑、恐惧等状态,致使精神状态比较差[1]。全肺切除术作是肺癌患者比较常用的治疗手段,因手术的创伤大、患者术后疼痛、肺容量变小等,使患者生活质量下降,且易出现并发症,影响患者康复[2]。为探讨在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抽选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开展肺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80例)开展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抽选我院在2018年2月至2019年10月间开展肺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80例)开展研究,单双号法分成乙组、甲组,各40例。在甲组中,女性18例、男性22例;其年龄在43-80岁之间,平均为(61.25±2.44)岁。4例患者是小细胞癌、11例患者是腺鳞癌、7例患者是腺癌、18例患者是鳞癌。在乙组中,女性17例、男性23例;其年龄在44-81岁之间,平均为(62.21±2.55)岁。3例患者是小细胞癌、12例患者是腺鳞癌、6例患者是腺癌、19例患者是鳞癌。通过分析乙组和甲组的资料,发现P>0.05,也就是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所以可两组进行本次研究。

纳入标准:符合肺癌诊断标准的患者;可实施肺癌全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未开展放疗、化疗等治疗的患者;对研究知情且自愿参与研究的患者。

排除标准:合并智力障碍或者精神障碍的患者;病情比较危重的患者;无法实施肺癌全肺切除术治疗的患者;已经放疗、化疗的患者;拒绝配合的患者。

1.2 方法

在乙组围术期中开展常规护理:术前给予患者心理护理,详细告知患者如何做术前准备,讲述良好心态的意义,促使患者正确面对疾病和手术。详细向患者讲述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术后康复训练措施以及意义,提高患者依从性。训练患者练习深呼吸咳嗽、床上大小便等,详细讲解和指导,确保患者掌握。在甲组围术期中是在乙组基础上开展快速康复护理:(1)术前,给予患者健康知识教育,并强化心理护理干预,同患者积极沟通、交流,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并给予针对性措施减轻患者的疼痛感,消除患者不良情绪,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消除患者对于手术的恐惧感。患者术前不开展禁食禁饮,患者术前一天食用蛋白质流食,在术前当晚清肠。尽早拔除不需要的胃管,在手术当天进行皮肤准备工作。(2)术中,为患者尽量选择半衰期短的麻醉药物,利于术后意识快速的恢复。限制液体输入量,减轻患者的心脏负担。提前加温输液,给予患者保暖措施,经双层棉被进行保暖,且手术室调室温28℃左右,防止发生低体温。(3)术后,在患者麻醉清醒后,且握拳有力时,协助患者取半卧位,抬高床头30°。在患者术后六小时拔除尿管,定期挤捏胸管,确保胸腔引流管通畅。密切观察患者的胸腔引流管水柱波动情况,评估患者并发症情况。在手术一天后,如果引流量减少,就要拔除胸腔引流管,查看患者胸闷、气急等不适感是否存在。遵医嘱给予患者镇痛泵镇痛、非甾体药物抗炎等,镇痛中要密切评估镇痛效果,如果镇痛效果不佳,就要及时调整镇痛方案,观察相关不良反应是否出现,并及时处理。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如果在活动期间,患者自觉心慌、头晕或者血氧饱和度低于90%时,就立即停止活动。给予患者早期下床排便、床上大小便训练等指导,严格控制液体输入量,要少于1500mL/d。在术后三天复查患者胸片。

1.3 观察指标

在乙组和甲组患者的护理前和护理后,测量其体重,并计算体重下降数(术前体重-术后体重);观察尿潴留、胸腔积液、肺不张、误吸、呛咳等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住院天数。

1.4 评价标准

在术后六小时,经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两组的疼痛程度,满分是十分,疼痛程度同得分成正比[3]。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总结术后六小时疼痛评分、住院天数以及体重下降数

对比术后六小时疼痛评分,乙组高于组(t=11.692,P=0.000)。对比住院天数,乙组多于甲组(t=13.881,P=0.000)。对比体重下降数,乙组多于甲组(t=7.750,P=0.000)。见表1。

表1 总结术后六小时疼痛评分、住院天数以及体重下降数

表1 总结术后六小时疼痛评分、住院天数以及体重下降数

2.2 总结并发症

对比并发症总发生率,乙组高于甲组(χ2=5.000,P=0.025)。见表2。

表2 总结并发症[n(%)]

3 讨论

对于肺癌来说,属于临床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其发病率随空气污染加剧、吸烟人数增多而增加,同时,也使每年死于肺癌的患者在逐年增多。手术是肺癌患者主要的治疗方式,患者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后,肺容量减少,患者有效通气量降低,患者肺功能明显减弱,易出现支气管胸膜瘘、心力衰竭、呼吸衰竭、心律失常以及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同时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切口疼痛等而影响到手术效果,且术后易发生蛋白质流失,致使术后患者营养不良,而影响到术后康复[4]。所以,应在肺癌全肺切除术的围手术期给予患者有效护理干预。

在常规护理模式中,各个护理内容是单独存在的、分离的,实际护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而快速康复护理属于一种新型护理理念,其基础是循证医学,外科、麻醉科、护理科之间通力协作,为患者提供全面的、优质的护理干预措施[5]。可减少患者的生理创伤和心理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术后患者病情恢复、身体康复。术前调整患者营养情况,且在术后及时为患者补充优质蛋白,确保患者得到充足的营养供给;术后尽早拔除引流管,降低感染发生的风险;嘱患者尽早下床活动,促进术后患者康复,缩短住院时间。为探讨在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护理中快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抽选我院在2018年2月-2019年10月间开展肺癌全肺切除术的肺癌患者(80例)开展研究,得到结果是:甲组术后六小时疼痛评分、住院天数、体重下降数、并发症总发生率都优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在尹丽芳[6]的《快速康复护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围术期护理中的应用研究》的研究中,抽选92例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开展研究,双盲法分实验组(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46例)、对照组(常规组护理,46例)。观察两组术后六小时、术后十二小时的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实验组的术后六小时疼痛评分是(3.21±1.82)分、术后十二小时疼痛评分是(2.51±1.04)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2.17%),对照组的术后六小时疼痛评分是(4.12±1.36)分、术后十二小时疼痛评分是(3.53±1.84)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是(15.2%),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均证实了在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的围术期开展快速康复护理,可明显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并降低并发生发生的风险,应用效果确切。

总之,给予肺癌全肺切除术患者围术期快速康复护理,可有效保持患者的体重,并明显缓解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风险、促进患者康复出院。

猜你喜欢
乙组甲组围术
肾结石围术期针对性护理应用
个性化护理在老年白内障围术期病人中的应用观察
2021 年下半年专题预告
“二青会”预赛西北五省代表队自由式摔跤甲组成绩分析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在子宫肌瘤护理中的实施及可行性分析
一笔业务,组、村、镇三级的会计凭证编制
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围术期处理
宫腔填塞水囊与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产后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观察
阻止接球
谢靖开创新纪元 唐丹四度擎金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