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识别军民空中目标——盘点被误击的民航客机

2020-03-26 17:30魏岳江
生命与灾害 2020年2期
关键词:敌我波音军方

魏岳江

北京时间1月11日上午,伊朗军方通过国家媒体发表声明,承认1月8日在德黑兰机场附近坠毁的乌克兰国际航空公司波音737-800型飞机系因伊朗武装力量“人为错误”击落。伊朗军方声明陈述了误击事件的背景及过程,具体要点包括:1.在乌航客机坠毁后,伊朗军方在第一时间组建了调查团队,此次声明为军方该团队的调查结果。2.事件发生时,由于地区局势紧张,伊朗武装力量处于最高戒备状态。3.在伊朗向位于伊拉克的美军基地发动导弹攻击后数小时,美军空中力量靠近伊朗边境动作增加,伊朗军方收到诸多关于美军可能对伊进行空中打击的警报,伊军雷达监测到更多目标,防空部队更为敏感。4.在此情况下,乌航客机当天从德黑兰霍梅尼国际机场起飞后转向时,接近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的一处“高度敏感”设施,被伊防空部队误认为敌对目标而击落。5.伊朗武装力量对于此次人为错误道歉,并将对相关工作进行改革,以避免发生此类事故。

北京时间2004年7月17日晚,一架马来西亚航空公司波音777客机在乌克兰境内坠毁,机上约280名乘客及15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根据外媒报道,击落马航客机的是苏联研制的射程达35千米的9K37“山毛榉”地空导弹系统,该系统在俄罗斯和乌克兰两国军队均有装备。马来西亚方面就MH17航班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MH17航班的路线是常规路线,并没有偏离航线,飞机的确是被导弹击中的。同时,马来西亚交通部长廖中莱表示,MH17本应在3.5万英尺(10 668米)高度飞行,但空中管制台要求其降低高度,在3.3万英尺(10 058米)高度飞行。马方没有给出降低高度的原因,称客机一般遵守塔台的指示。至此,史上共有15架民航客机被击落,导致约1 400多人遇难。

二战后,曾发生多次民航飞机被错误识别为军用飞机而遭击落的悲剧。其中,苏联曾两次击落韩国航空公司班机,美国曾击落伊朗客机,导致乘客和空勤人员伤亡。1978年4月20日,大韩航空902号波音707班机,从法国巴黎飞往美国阿拉斯加州安克雷奇市。当飞机在距离北极点780公里处时,航空管制员告知韩国飞行员飞机已偏离预定航线。飞行员未能正确执行操作,反而将飞机偏航至白令海上空,而此处恰恰是苏联领空。苏联防空雷达起初认为是一架波音747,并派出苏-15战斗机进行拦截。当战斗机接近波音707后,韩国飞行员请求着陆并开启了着陆灯。然而,苏-15战斗机已接到将其击落的命令。最终,苏联飞行员不得不服从命令,发射出两枚P-60导弹将其击落。此事在国际上引起轩然大波,西方国家纷纷谴责苏联。此事件发生后,甚至险些引发美苏军事冲突。事件经调查后发现,很可能是飞行员在起飞后忘记将导航装置从磁罗经状态调整为惯性导航状态,导致飞机在自动驾驶状态下发生严重偏航。此后,美国因此次事件宣布开放部分GPS功能给民间使用,以提高民航班机导航精确度,避免发生类似事件。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军用飞机通常都采用一些隐身设计,从而使雷达反射面减少,在雷达回波显示器上是速度较快的小亮点,民航客机在雷达回波显示器上是速度均匀的稳定亮点;而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客机的体积差不多,但是大型军用运输机会装备机载雷达和敌我识别系统。另外,民用飞机一般都有固定的航线,是比较好判断的。机载雷达会自动回应己方的雷达。但是,对于其他国家的雷达就不行了,这时一般有塔台引导员向飞机喊话。但是,在以色列对伊拉克采取的巴比伦行动中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方法是不可靠的。以色列12架战斗机通过变换编队队形,2架在超低空位置,其余在高空排出人字型,这样在雷达反射的面积就是一架大型飞机的亮点。这时地面雷达会向飞机喊话,经过训练的飞行员,只要机智灵活,伪装成民航飞行员并作出应答就可以蒙混过关。

1944年诺曼底登陆战中,盟军飞机误炸美国第30步兵师,造成814人伤亡和指挥官麦克尔死亡。因为此事件,美国研制出第一代战场敌我识别系统,即MK型敌我识别器。二战中,由于英国驾驶员史密斯被自己的学员误认为敌机而击落,引起了世界对敌我识别技术的重视。1935年英国空军司令部首次提出,攻击飞机前要用无线电手段识别是“友”还是“敌”。后来在发展中,敌我识别系统自成一支。而对敌我识别系统重要性的认识,是通过1973年第四次中东战争得以加深的。当时战争的第一天,埃及防空部队在击落以色列89架飞机的同时,也击落了自己的69架飞机,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敌我识别系统未能很好地发挥作用。后来,为了解决敌我识别的难题,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叫“马克”的雷达询问——应答系统,包括一台询问机和一台应答机。这种系统是模仿“口令”,一方发出询问信号,被询问方如果是友方,应答机就会自动按密码发出回答,询问方再接收。“马克”解决了视距外甚至更远距离的敌我识别问题。具体工作原理是:飞机会自动向周围目标发送信号,如果对方也装备同样的系统,就会自动回复确认,否则就接收不了,也就无法回复,系统就会确认是敌人。而这种敌我识别系统是通用的模式,主要应用在坦克和舰艇间识别,战斗机很少用得上,但是会装备。因为两个国家交战,战机型号一般都不会一样。而每一款战机的雷达反射都有区别,这些区别就是根据平时的侦察实践积累的。所以战时可以根据不同大小的反射波判断机型。然而,现代战争中单靠人自身的感官和思维去判断敌我,已远不能满足作战需求。于是,伴随科技进步便出现了用电子技术产生“电子口令”来实现远距离敌我识别的先进方法。从概率上说,误击是个小概率事件,也是偶然事件,但偶然之中却是有必然的。纵观误击发生的历史由来,不仅过去有、现在有,而且将来在高技术条件下作战,恐怕也还是难以避免的。

猜你喜欢
敌我波音军方
挪威军方将接收升级版敌我识别系统
韩军方称朝鲜发射巡航导弹
波音百年:战火中走来的民航巨人
波音CST-100飞船试飞再推6个月
意大利的“台风”战机演示模式—5反向敌我识别系统的空地识别能力
漫36计 走为上
波音757-300中远程客机
抗美援朝战争各次战役敌我参战部队和歼敌数概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