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隔离怎么做

2020-03-27 07:23
生命与灾害 2020年2期
关键词:卫生部门含氯消毒液

尔 东

为什么要居家隔离

说到居家隔离,很多人可能第一印象都会想到“为什么不去医院啊”。现在正好流感季节,很大一部分有发热、咳嗽等表现的人可能只是流感,并非新冠肺炎。

而医院发热门诊汇集了可能感染的病人,在目前这个阶段,盲目跑去医院,反而增加了自己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风险。

如果符合条件,可以进行居家隔离,对自己对大众都有好处。

居家隔离是不是和谁都不接触,把自己关起来

当然不是。隔离并不是与世隔绝。居家隔离需要做到的,是除了看医生之外的时间,都留在家里,观察 14 天,尽量减少和其他人的接触。

具体需要做到:

不要去上班、上学,或前往公共场所;

不要乘坐任何公共交通工具,包括出租车;

将自己与家中的其他人隔离,尽可能与家人待在不同的房间里;

不要和其他人见面或聚会;

这期间需要和外界联系,让朋友家人随时知道你的情况和信息。

什么情况下需要居家隔离

目前来说,有 3 类人群需进行居家隔离观察:

1. 症状较轻的疑似患者

经医生判断怀疑是新冠肺炎,但症状轻微,并明确建议可以居家隔离观察的患者。

2. 密切接触者

密切接触者就是曾与病毒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比较紧密接触的人,需按照当地卫生部门要求,尽快联系相关机构,以免发生意外。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均属于密切接触者,需要居家隔离:

与确诊患者共同居住、学习、工作,或有其他密切接触;

诊疗、护理、探视过确诊患者,且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

与确诊患者同病室住院;

与确诊患者乘坐同一交通工具,并有近距离接触。尤其要提醒,请关注《人民日报》、央视等媒体发布的列车及航班寻人启事,如果发现自己曾与确诊病例在同一车厢,需要居家隔离并联系当地卫生部门。

3. 当地卫生部门认为需要隔离的其他人员

有些地区会对重点人员要求隔离,具体请关注各地区的要求。

居家隔离怎么进行日常消毒

1. 环境消毒:用含氯消毒液(如 84 消毒液)每天至少消毒房间一次。使用消毒液应稀释配比,配置方法可参考产品说明书;

2. 用品消毒:戴手套和口罩,每天至少消毒一次“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如柜台、桌面、门把手、坐便器、手机、键盘等;

3. 餐具消毒:煮沸 15 分钟或用含氯消毒液浸泡 30 分钟 ,再用清水漂洗干净;

4. 衣物消毒:毛巾、衣物、被罩等,建议用含氯消毒剂浸泡 1 小时,或采用煮沸 15 分钟消毒;

5.垃圾等污染物品(如用过的口罩、纸巾等)消毒:隔离者产生的垃圾丢入密闭的垃圾袋,并投至有害垃圾箱或指定垃圾箱内;

注意:处理污染物品时,应戴一次性手套,脱下手套后应立即洗手;

6. 卫生间消毒:使用公共卫生间和浴室,使用后用含氯消毒液进行消毒,然后再让他人使用;

7. 皮肤被污染物污染时,应立即冲掉污染物,然后用棉签蘸取 0.5% 碘伏消毒液或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3 分钟,并用清水清洗干净。

居家隔离对住所环境有什么要求

最好独自居住,环境要求如下:

通风良好:至少有一扇窗,最好是全屋空气流通的出风口(下风向),避免污染空气流向公共区域;

有单独的卫生间和洗浴间;

家具最好用木质、金属材料的,方便消毒(若只有布艺、皮质家具,可铺上一次性塑料布);

全屋物品能少则少,能降低传染概率,也减少后期消毒清洁的麻烦。

居家隔离期间,如何判断病情变化

居家隔离的人,每天至少测量两次体温,并观察病情变化,记录下来,直至症状没有加重逐渐好转。

需要关注的症状有:咳嗽、呼吸困难或呼吸急促、胸闷、浑身酸痛、腹泻等。

如果体温逐渐下降,各种症状慢慢变轻,说明情况好转,保持观察即可。

如果持续有其中一种或多种症状,且没有好转的趋势,应联系社区或居家隔离管理机构,尽快就医。

猜你喜欢
卫生部门含氯消毒液
含氟、含氯废气废液急冷工艺焚烧装置的设备布置
合理施用含氯化肥可提高猕猴桃产量和品质
现代化管理对卫生健康部门人事档案管理的作用
含氯消毒剂,别仅凭名字辨别
84消毒液
含氯消毒剂中毒的救治和预防
可加消毒液的拖把
84消毒液的安全使用
泡在“消毒液”里也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