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社工在“儿科医荒”问题中的介入研究

2020-03-27 12:17慕容凯欣刘洋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多元主体

慕容凯欣 刘洋

摘要:近年来,儿科医荒问题愈发严重已然成为社会共识。随着二孩政策的实施,儿科医荒日益突出,亟待解决。以吉林省L市为例,首先对儿科医荒现状及产生原因进行分析,并介绍了医疗社工的具体定义;然后基于多元主体视角,提出医疗社工介入解决儿科医荒问题的具体措施及预期影响;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医疗社工的积极介入,可以使儿科医荒问题得到有效改善。

关键词:多元主体 医疗社工 儿科医荒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73-02

当前,在儿童医院或儿科诊室,普遍存在候诊队伍长、患者和家屬情绪不稳定、医生工作繁重的问题。究其根本,是儿科医生短缺导致。那么,在医疗社工介入下,儿科医荒问题能得到怎样的改善呢?下文将对此作出具体阐述。

一、儿科医荒现状分析

儿科医荒是指全国各大医院出现的儿科医生缺口现象,其具有覆盖面积大、程度深和蔓延迅速的特点。据调查,截至2015年,我国儿科医生的缺口达20万,儿科医患的配备比达到1:3500,与发达国家医患配备标准的1:1000相比,我国每一名儿科医生要多出2500名就诊儿童,这使得儿科医荒问题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近年来,吉林省的儿科医荒问题有愈演愈烈之势。吉林省作为人才流出大省,其儿科医生数量在逐年下滑,L市同样陷入儿科医生“流出多,流入少”的困境中。

根据在吉林省L市的实地调研结果,笔者总结了儿科医荒问题的产生原因:首先,从劳动报酬上看,L市在职儿科医生的工作压力及强度较其他科室大,但薪资待遇水平却较低。例如,在季节交替时期,患病儿童的数量激增,每名儿科医生每日接诊量达到100名以上,其工作强度高,但薪资水平却处于业界末流,这是儿科医生离职的一个主要原因。其次,从医患关系上看,儿科医患关系更为复杂。在儿科,医患矛盾的对峙主体从“一对一”变为“一对多”,一名儿科医生要面对多名儿童患者家属。而患者家属对儿科医生期望值较高,易导致心理落差大。这些使得儿科的医患关系更为严峻。最后,从就职意愿上看,医学毕业生成为儿科医生的就职意愿较低。在每100名医学毕业生中,愿意成为儿科医生的人数低于10名,其占比低于10%。

综上所述,因儿科医生的工作压力大,待遇水平低,医患关系更为复杂,医学毕业生就职意愿低等原因,使得L市儿科医荒问题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

二、医疗社工概述

医疗社工是指运用社会工作的专业方法协助病人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并配合医生进行疾病防治和伤残康复等服务的一种专业社会工作。医疗社工是社会工作的一个分支,其同时也是一种职业。医疗社工可用专门的医学、法学、社会学专业知识,遵循助人自助的价值观念,运用个案、小组、社区、行政等专业方法帮助医患合理地解决问题。

据定义可知,医疗社工的主要服务对象为患者,而本文所阐述的医疗社工的职能不仅能作用于患者,同时也能作用于医生。因而,本文对医疗社工服务对象的外延进行了扩大,其服务对象不仅包括了患者,还包括患者家属及医生。

笔者通过深入社区机构进行访谈了解到:当前L市的医疗社工仍处于尚未开启阶段,L市的各大公立医院均未开设医疗社会工作站。但各大公立医院都存在履行医疗社工职能的工作部门,其主要职责是负责联络资源与解决医患纠纷。

这些部门相对于专业的医疗社工而言都带有非专业的性质,而更为专业的医疗社工在缓解医患关系、排解医生压力、联络各方资源中起着举足轻重且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对L市医疗社工介入解决儿科医荒问题的道路探索更具积极意义,医疗社工可通过联合多元主体来介入解决L市的儿科医荒问题。

三、多元主体视角的医疗社工介入的具体措施及预期影响

本文关于医疗社工的具体介入实施遵循“宣传—设立—服务—解决”的模式。通过医疗社工对多元主体的介入,从而改善L市儿科医荒现状,促进儿科医荒问题的解决。其具体实施方法如下:

1.大力宣传自身重要性

目前L市全市范围内还未设立专门的医疗社工机构,而且社会对其认可度较低,表现为很多居民和患者都不了解、不熟悉医疗社工。为了能让医疗社工更好地在儿科医荒领域发挥积极作用,首先要让大众了解医疗社工,提高其社会认可度。社会各社工机构可通过在大众传媒发布公益广告、派发宣传册、举办讲座等方式向社会各界宣传医疗社工的职能与作用。同时,可在L市各大公立医院设立流动的医疗社工示范工作室,加深大众对医疗社工的理解,进而可提高政府、医院、医生和患者及家属等主体对医疗社工的认可度,促进医疗社工机构在L市的建设和发展,为其在L市介入儿科医荒领域奠定基础。

2.开展个案与小组工作

医疗社工可对患者及家属和儿科医生等主体开展富有针对性的个案和小组工作。一方面,医疗社工可对患者及家属这一主体开展工作,通过个案和小组工作稳定患者及家属的情绪,同时帮助他们解决与疾病相关的社会经济、家庭、职业、心理等问题。另一方面,医疗社工能够针对儿科医生这一主体开展工作,通过提供相应的服务,帮助儿科医生合理释放负面情绪,从而排解其压力,保障其心理健康。除此之外,医疗社工还可以为有矛盾的医生和患者及家属开展小组工作,调和双方之间的矛盾,以促进双方间相互理解,从而缓解医患关系,促使医患关系和谐发展。

在L市的发展现状下,医疗社工在解决儿科医荒问题上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通过开展个案和小组工作,医疗社工不但可以帮助患者进行前期预防和准备工作,而且有助于在治疗过程中抚慰患者情绪,为医生营造良好的治疗环境。除此之外,医疗社工也能够针对患者情况及时开展后续跟进工作,有效地缓解医生压力,帮助其提高治疗效率和效果。

3.联合政府、医院、社工机构和高校开展工作

医疗社工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多方面的资源,通过与政府、医院、社工机构和高校的协调与沟通,为患者争取到更多医疗资源与服务资源。首先,医疗社工可为儿科医生争取更多的福利待遇,改善其生存环境。如医疗社工可积极联合政府,促进政府出台向儿科医生倾斜的政策,提高儿科医生的福利待遇,给儿科科室配置更好的医疗设施,从侧面提高儿科医生在医院中的地位。其次,医疗社工可积极促进高校、社工机构和医院联合,建立“高校—社工机构—医院”的实习通道,从而完善从学到做的链条。这能有效提高新晋医疗社工的数量与质量,使患者、家属和儿科医生获得更好的服务。

四、结语

医疗社工的积极介入,既可以使儿科医荒问题得到有效改善,同时还能排解儿科医生的压力,保障其心理健康,改善其福利待遇水平,提高科室专业地位。医患关系的缓解能保证儿科医生在岗的稳定性,降低离职率,同时提高医学生的就职意愿,扩大儿科医生基数,从而有效解决儿科医荒问题。

参考文献:

[1]李春菊,陈力.我国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

[2陈静,栾文敬.医疗社会工作视角下和谐医护资源网络的构建[J].社会工作实务研究,2012.

[3]王小溪.浅谈医疗社会工作:以海南医疗社工为例[J].社会心理科学,2012(8):56-57.

[4]杨红娟.转型时期的医患关系:紧张与协调:兼论医疗社工的作用[J].就业与社会保险保障论坛文集,2009.

[5]崔世海.医疗社工:医患间的“柔和剂”[J].当代医院,2004.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多元主体
城市社区协商民主实践研究
农村学校善治模式路径探析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国家治理现代化过程中群众利益实现机理研究
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公共政策议程设置中民间组织参与现状、困境及提升路径探讨
论法治建设中的政府治理文化
农村社区自然灾害管理多元主体参与现状研究
体制涅槃: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