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大数据下的现代科技馆科普服务创新

2016-11-04 18:20杨凌
科技视界 2016年23期
关键词:多元主体服务创新科技馆

杨凌

【摘 要】现代科技馆作为普及现代科技知识的场所,在大数据情景下,面对用户数量激增和自身转型需要,能够提供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科普服务、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科普服务、基于科技知识信息提供的服务和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型”科技信息服务,以此拓展现代科技馆服务创新的研究领域,推动科技馆服务不断创新。

【关键词】科技馆;多元主体;服务创新

当前,我国处于科技革命跳跃、融合、复杂共生的时期,科学技术呈现快速发展、迅速迈进、高速增长的特征,随之而来我国社会也与之出现新的科技需要增长点。科技馆作为“特、精、高、尖、专”新型科技产品展览场所和科学技术、科学知识、科学精神普及场所,随着大众与科技互动与需求的新变化(虚拟化展示、网络化互动、大数据运用),其服务理念、服务模式也出现新特征、新风貌,最突出影响公众对科技认知的就是信息革命。早在400年前,英国著名思想家、政治家、哲学家弗朗西斯·培根就写到,知识就是力量。今天知识的作用更为显著和重要。有鉴于此,本文着重阐述现代科技馆作为展示现代科技成果、普及现代科技知识的场所,在大数据时代该如何传承现代科技文化的知识集成?又是该如何应对在信息革命下公众对科技馆需求变化?这些因应之策对科技馆的服务创新有何意义?

1 大数据时代对科技馆提出的需求

创建于1926年在美国的麦肯锡公司全球研究所对大数据给出的定义是: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具有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多样的数据类型和价值密度低四大特征。大数据技术的战略意义在于对这些含有意义的数据进行专业化处理。大数据分析必须和云计算联系在一起,依托云计算的分布式处理、分布式数据库和云存储、虚拟化技术。随着云时代来临,大数据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1988年,组织理论家罗素·艾可夫在就任国际一般系统研究学会主席的发言中,勾勒出DIKW金字塔。这个金字塔的最下层是数据,往上收窄的每一层,依次是信息、知识和智慧。这幅图在视觉上很容易理解:世界上显然有太多的数据,却并没有多少智慧。需要指出的是,科技馆作为担负展览教育的公益性科普机构,其提供的科学普及知识、科学精神的传承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资源,其影响是不知不觉的、非常慢长的。

知识,尤其是科技知识,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的核心元素,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当前大数据时代,科技馆传播的数据、知识和智慧,这个过程感受到信息技术带来的变迁,并与时俱进。层出不穷的信息技术及其在科技馆的广泛应用,使得科技馆的咨询与科普服务一直处于动态发展之中,新的参考信息源、信息传输媒介和参考服务技术在科技普及领域中不断涌现,并在极大程度上改变了往日科技馆科技普及传播的面貌。科技馆作为社会的一部分,满足社会需要是科技馆存在的核心理由和本质所在,是衡量科技馆成功与否的唯一标准。科技创新存在的新机制、新环境,赋予科技馆新的内容和要求。科技馆与公众的大数据互动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不断发展和呈现出来的。

现代社会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对科技馆提出了高效率普及科技知识的要求。当然,实现任何人在任何时间和任何地点都能够获取科技知识的目标也是历代科技馆人的理想。区别于传统科技馆的现场互动,现代科技馆最显著的特点是用户和科技馆互动依靠网络技术和大数据渠道来实现,包括各种交互的即时的数据、信息和智慧的碰撞与交流。它突破了传统的科技馆在向公众科普时对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利用它,人们可以在任何地点、时刻获取或者提供信息,因而是一种更加灵活、个性化的科技常识和普及服务和信息获取方式,是在大数据及环境下科技馆为用户排忧解难的智能服务系统。

2 科技馆提供的科技数据、信息、知识可靠性分析

科学技术普及和公众对科技知识的需求是知识市场上的主体双方的建构过程的两个方面。作为科技普及过程,是一项对用户利用相关文献、寻求知识和启迪方面提供帮助的活动。科技馆肩负着协助用户检索、寻求、解答专题科技知识、科技常识普及、科技活动展览等方式向用户提供事实、数据、信息和知识线索。毫无疑问,社会公众往往认为科技馆提供的科技数据、信息和知识是可靠的,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原因:

2.1 来源可靠

在未来环境日益复杂、不确定的情况下,科技馆提供的信息往往属于科普知识,这些知识都是经过实践检验,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因而是可靠的。

2.2 内容可靠

科技馆在解疑释惑过程中能够利用多种资料进行分析,而且大量的利益相关者也进行参与,增加了科技馆传输信息和知识的可靠性。

2.3 方法可靠

科技馆馆员往往本身就是科技工作者,分析问题的方法和手段源于对其他预测方法的改进,整个分析过程也非常严谨。

2.4 叙事可靠

科技馆在对科技普及问题的选择上,判断关键问题的不确定上,或是在科普过程上构建情景故事方面,能够在逻辑上实现自洽,合理而不是凭空想象。

2.5 传播可靠

科学普及是普遍的、开放的,无论是科技馆的馆员或是其他科技工作者,或是普通利益相关者,都能够通过报纸、展板、网络等数据了解相关内容,从而有利于及时发现科普中的不足,完善科学普及内容,促进科学知识的增长。因此,社会公众对科技馆知识的需求是建立在可靠、实在、真实和充分信任的基础上的。

3 大数据情景下科技馆的科普服务创新探究

在大数据情景下,科技馆面对的用户数量激增,科技馆自身的核心资源数据激增。科技馆除了在多主题领域的科普专家直接面向用户提供事实性、知识性的答案或提供信息源的线索外,还提供网络上的数据互动、网络培训、信息导航、科技导航等服务,体现科学性、知识性、互动性、实践性和趣味性的统一。[1]科技馆服务通过互联网渠道提供科普服务,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任何单位、任何专业、任何学科、任何地区的用户都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得相应的服务。

3.1 以用户为中心的个性化科普服务

科技馆在大数据时代,科技知识数据激增使得用户和科技馆在空间上能否分离享用科技馆员所从事的研究工作,科学普及服务应当适应这种转变,实现从传统的科技展览到围绕用户的参考咨询转移。用户的需求是个人的、个性的、具体的,总是因人因事而异的。现代科技馆在与公众(用户)进行互动时,适应了用户的分布性特点,适应了用户行为的变化。延伸了科普活动的空间,用户在哪里有需要,科学普及就在哪里提供服务。其核心理念是在一种分布式的科学普及知识网络中,具有特定的知识和技能的“信息专家”对用户的个性化的服务,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具体科学技术知识网络。

现代科技馆在大数据环境下面对的具体的用户,通过网络即时互动,深入了解用户对科技知识具体的、特定的需求,调动相应的知识资源,提供更加切合需要的答复。在网络环境下新型需求的特点是用户迫切的需求、精准的需求经过分析、处理后的适用信息,根据自身特定“定制”科学普及。由此,进行数据挖掘,开发相应的知识群,活化和实现潜在科技常识中的新的知识要素,满足用户对科技馆的精准需求、个性化需求。用户的需求是个性化服务的关键。科技馆个性化服务的出发点需要跟随用户的需求而不断变化,及时跟踪这种变化的前提是科技馆要建立一整套个性化服务机制,而非简单的线形的科技馆的基本收藏。

3.2 超越时间与空间限制的科普服务

大数据时代,网络信息传输的方式比传统的科技普及的展览方式更加便捷、多向、交互、立体,服务范围更广、层次更深。用户在网络上向科技馆提起需求,当然是希望能够快速的得到响应和解答,甚至是交互式信息服务,希望能够不受系统资源、地域限制来提出咨询、能不间断地得到相应的信息资料和知识集成。大数据传输在使用电子邮件、聊天工具、Web咨询、客户管理系统等网络传递数据和信息的方式,用户无论在何处、何时都可以获得自己关心和需要的咨询服务。大数据的科普咨询作为一种及时的服务,对答复和回应时限的要求正如其答案的质量一样重要,这种从异步到实时的演进趋向表明了“及时性”本身这种服务的重要意义。这也是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服务转型。四川科技馆建设的流动科技馆、科技大蓬车、数字科技馆,就是一种积极的探索形式。

3.3 基于科技知识信息提供的科普服务

科技馆在提供虚拟数据,开展大数据科普活动,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完整的系统框架来进行的,它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网络技术、知识管理系统、智能代理系统等,科技常识和知识数据提供者和需求者的显性和隐性知识,刺激用户潜在的需求,拓宽科技馆专业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使知识单元更多地联结与互动,产生必要的、内在关系,逐步形成知识聚集、管理和发布。由分布在有关的成员馆之间的科技信息检索、参考咨询专家、科普专家教授协同创新建立科学普及联盟,满足用户和社会公众的个性化需求。科技咨询馆员和有关科普专家建立更加密切的“科普共同体”,共同协作探究科普中出现的有关问题,对问题进行研讨、分析、整合和逻辑推理,满足用户和社会公众多层次、全方位的科技信息服务。

3.4 资源共建共享的“合作型”科技信息服务

通常情形下,互联网本身包含丰富的多样性,存在太多的分歧,没有一个突出的占据优势地位的观点,人们将会迷失在不同观点编织的漩涡里。我们需要在人们对任何事都无法达成共识且将来也无法达成共识的世界里探索如何获得共识。世界著名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吏蒂芬·平克认为,“如果电子媒介损害智能,那么科学的治理应该直线下降才是。但是,新的发现层出不穷,各种进步令人眼花缭乱。精神生活领域,比如哲学,历史学和文化批评主义,也都同样欣欣向荣。”一个基本的答案是,网络重启了科学,揭示出旧的方法已经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四分五裂。基于此,科技馆以其特殊的权威,可以组织相应的科技专家知识网络以解决这个领域的问题。概言之,大数据科普服务得以在科技馆存在的可能性在于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知识聚集的猛烈增长,还有那些在此类条件下极速增长的多元化用户需求。由于科技知识资源的大数据特点,任何单个科技馆都很难满足用户的全部需求。

基于上述情形,营造一个艺术创想、打破“千馆一面”的雷同,具有自身特色的科普资源,固然是科技馆存在的前提,但是更需要跨地区、跨行业地利用非自身所拥有的、海量的网路科技知识,必须建立科技馆联盟,加强资源共建共享,吸收更多的先进技术,搭建资源共享平台[2],构建“科普共同体”,突出“科普专家”的共享和服务的共享,据此来满足用户和社会公众的多元化、个性化需求。科技馆在大数据背景下提供的服务,应当是整个网络空间的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科普专家资源共享和科普云端活动的服务共享。因此,不管从这个目标上来说,还是从各个科技馆实践活动说,众多科技馆和利益相关各方最终是要上大数据的合作共享之路的。资源的共建共享体现了有效的超链接的科学。

【参考文献】

[1]谢薇.湖南省科学技术馆.关于科技馆科普教育的探讨与研究[J].考试周刊,2011(74).

[2]省科博协二届三次理事会暨科技馆建设研讨会在雅安召开[OL].四川科技馆网,2016-04-26.

[责任编辑:王伟平]

猜你喜欢
多元主体服务创新科技馆
科技馆一日游
我在四川科技馆
灾难来临,我不怕——科技馆一日游
构建多元主体联动的城市危机信息沟通机制
从分散治理到协同治理:社区治理多元主体及其关系构建
参观诚毅科技馆
多元主体协同:网络舆情治理新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