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认知语言学的日语量词「本」的范畴构建研究

2020-03-27 12:17陈静雯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学习者

陈静雯

摘要:以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理论”为基础,以日语母语者50名、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专业150名学生为对象进行想起实验1和相似性判断实验2,旨在探析母语者和学生有关「本」的范畴构建现状。研究结果表明:母语者和学习者均认为[细长物体]为「本」的典型用法,但对比母语者,学习者过剩使用[细长物体],而对于[抽象的事件]中的[交通运行][运动轨迹][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几乎不会使用;母语者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的「本」的范畴构造。学习者不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的「本」的范畴构造;母语者可以从「本」的典型用法即[细长物体]用法扩张到[抽象的事物]等其余七类用法。学习者只能从「本」的典型用法即[细长物体]用法扩张到[筒状物][液体]。

关键词:认知语言学  本  范畴构建 母语者 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097-02

在众多日语量词中,「本」的用法复杂,一直是学习者的学习难点之一。因此,许多学习者在「本」的理解和使用上,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到目前为止,关于中国学习者「本」的习得状况研究尚少。本研究旨在考察中国日语学习者和日语母语者关于日语量词“本”的范畴构建方面存在的差异,分析学习者在日语量词“本”学习中的问题。以期对中国日语量词教学提供有益的启示。

一、「本」的相关研究综述

本文通过整理,将相关研究大体分为「本」的意义用法研究、「本」的对比研究、「本」的习得研究三大类。

1.「本」的意义用法研究

Lakoff(1987)指出,「本」最典型扩张动机为意象图式的转换、隐喻机制的扩张和换喻机制三类。松本(1993)运用原型语义论解释「本」的意义扩张动机。饭田(2004)从母语者实际使用状况出发,详细地记述了「本」的用法分类。王(2009)参照上代到现代700余文献,历时考察「本」的意义用法。崔明姬(2014)从认知语义论角度首次将「本」的用法分为「细长物体」「抽象的事物」「抽象的事件」三类。

2.「本」的对比研究

翟(2008)从认知的角度考察汉语量词“条”与日语量词「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宗(2009)对比“条”与「本」在范畴扩张上的区别点。

3.「本」的习得研究

北川(2005)比对5册日语初级教材与1995年到2003年出版的代表性日本电视剧中出现的「本」用法分布,据此对教科书及日语教学提供了启示。金秀恵(2013)以日语母语者和韩国日语学习者为对象,通过想起实验和相似性判断实验分析两者「本」范畴构建的区别。

虽然「本」在认知语言学本体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笔者发现「本」在习得领域的研究较为有限。到目前为止,关于「本」范畴构建研究仅限于金秀惠(2013)对韩国学习者的调查。因此,本研究以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为对象,分析两者在「本」的范畴构建上的区别。

二、「本」的意义用法及各用法意义扩张动机再整理

1.「本」的意义用法再整理

崔(2014)首次提出「本」从[细长物体]扩张到[抽象的事物]和[抽象的事件],并且在[抽象的事件]中, Lakoff(1987)、松本(1993)也提出许多用法可以用「本」修饰。本研究采用崔(2014)、Lakoff(1987)、松本(1993)的理论框架整理了「本」的意义用法。即「本」从[细长物体]扩展到「环状物」「筒状物」等「抽象事物」和[液体][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运动轨迹][通信手段][交通运行][卷物] [惯用表现][有价值的事物]等「抽象事件」,但是本研究只考察「本」的一般用法,因此[慣用表现]和[有价值的事物]两类特殊用法不在本研究考察范围。

2.「本」各用法意义扩张动机再整理

本研究基于Lakoff(1987)、松本(1993)对「本」扩张动机解释,明确了各用法扩张动机。其中,[通信手段][交通运行][运动轨迹][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用法为隐喻转换,[液体][卷物]为换喻转换。

三、研究问题

基于以上对「本」意义用法,以及各用法意义扩张动机的再次整理,笔者通过对比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的方法,解决以下问题:

(1)比较母语者和学生者对「本」典型用法、其余各用法的使用现状区别。

(2)比较母语者和学生者对「本」范畴构建的区别。

(3)比较母语者和学生者对「本」扩张关系的区别。

四、研究方法

1.实验工具

本研究采用想起实验1和相似性判断实验2。想起实验1采用空白问卷的形式进行。实验1要求被试者用「本」随机造五个例句。

相似性判断实验2采用自编问卷的形式。即在认知语言学研究基础上,整理归纳20句「本」的例句,要求被试者根据理解对20句例句进行分组。

2.实验对象

实验1、2设置了两组被试者。包括 50名日语母语者和150名大连外国语大学日语本科专业学习者,其中二年级50人,三年级50人,四年级50人,所有学习者的母语均为汉语。

3.实验统计过程

首先实验1采用统计两组被试者各个用法数量的方法,接着使用SPSS秩和检验回答问题1。

实验2中,采用多维尺度解析和聚类分析回答问题2。

结合实验1、2分析结果,回答问题3。

五、结果与分析

1.母语者和学习者对「本」的典型用法、其余各用法的使用现状区别

在想起实验1中,母语者和学习者在[细长物体]的用法上均超过半数,其中母语者想起[细长物体]例句占总体的62.500%,学习者达87.563%。据此可以看出,两者均认为[细长物体]用法是「本」的典型用法。此外,在[抽象事件]中,除[液体]用法外,学习者几乎没有想起,各用法均未达到总体的1%,而母语者[抽象事件]用法的例句占总体的21.550%。

通过秩和检验,笔者发现想起实验1中,母语者和学习者在[细长物体][交通运行][运动轨迹][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四种用法上存在显著差异。对比母语者上述四种用法想起数量,笔者发现学习者过剩使用[细长物体],而对于[抽象事件]中的[交通运行][运动轨迹][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几乎不会使用。

通过想起实验发现母语者和学习者均认为[细长物体]为「本」的典型用法,二者对于「本」典型用法不存在差异。但通过秩和检验,发现学习者过剩使用[细长物体]用法,并且几乎没有掌握[抽象的事件]中[交通运行][运动轨迹][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用法,与母语者存在显著差异。

2.母语者和学习者对「本」的范畴构建的区别

多维尺度分析结果中,母语者对于「本」的分类较为清晰。分出包含[细长物体][抽象的事物][液体]的组1和[抽象事件]的组2。并且组内距离近,说明母语者对于「本」的范畴构造较为清晰。学习者将[细长物体][筒状物] [液体]分为组1,将[环状物]与[抽象的事件]分为组2,不能很好地将具体事物与抽象事件区分开来。并且学习者分类较为松散,组内距离远,由此看出学习者对于「本」的范畴构造较为混乱。

聚类分析结果如下。母语者将「本」的用法分出四大类。除上述组1外,母语者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意义用法扩张动机,将[抽象的事件]清晰地分出三大类。这与认知语言学分类一致,证实了前人研究的合理。学习者除过上述组1外,将其他的用法分出了五大类。这五大类并未依据动机扩张原理进行明确分类,而是基于名词固有的特征属性各自成为一小组。

综上所述,母语者和学习者对于「本」的范畴构造存在较大差异。母语者清晰地将「本」所修饰的具体事物和抽象事件区分开来,对「本」的范畴构造认识合理。但学习者却无法很好地区分「本」的具体事物用法和抽象事件用法,不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的「本」的范畴构造。

3.母语者和学生者对「本」的扩张关系的区别

母语者可以从「本」的典型用法即[细长物体]扩张到[抽象的事物][液体][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运动轨迹][通信手段][交通运行][卷物]。而学习者虽在聚类分析中分出七大类,但除了[细长物体、筒状物] [液体]较为明确外,其余五类并未依据扩张动机进行归类,且結合想起实验中此五大类的想起数量未达1%,由此得出,学习者只能从「本」的典型用法,即[细长物体]用法,扩张到[筒状物][液体]的用法。对「本」的扩张用法范围,学习者掌握较为狭窄。

六、结语

通过比较日语母语者和中国日语学习者使用现状,可以看出:

(1)母语者和学习者均认为[细长物体]为「本」的典型用法,但对比母语者,学习者过剩使用[细长物体],而对于[抽象的事件]中的[交通运行][ 运动轨迹][ 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几乎不会使用。

(2)母语者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的「本」的范畴构造。学习者不具备以扩张动机为中心的「本」的范畴构造。

(3)母语者可以从「本」的典型用法即[细长物体]用法扩张到[抽象的事物][液体][时间连续活动及事件][运动轨迹][通信手段][交通运行][卷物]。学习者只能由[细长物体]用法扩张到[筒状物][液体]用法。

参考文献:

[1]池上嘉彦,河上誓.認知意味論[M].東京:紀伊国屋書店,1987:109-137.

[2]松本曜.日本語類別詞の意味構造と体系:原型意味論による分析[J].言語研究,1991(99):82-106.

[3]崔明姬.現代日本語の数量表現について[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50-71.

责任编辑:刘健

猜你喜欢
认知语言学学习者
在线学习环境下学习者画像构建研究
cMOOC学习者群体的联通水平与关系研究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情感过滤假说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
知识追踪模型融入遗忘和数据量因素对预测精度的影响
非正式学习环境下基于移动终端的学习者模型研究
认知语言学翻译观及其对英语翻译教学的启示探索
基于图形一背景理论的英语简单句的认知分析
基于认知语言学“事态把握”的视角分析日语学习者授受表达的使用
认知语言学在日语惯用语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