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朋辈互助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20-03-27 12:17夏雷吴维东
现代交际 2020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夏雷 吴维东

摘要:近年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备受瞩目。朋辈作为一种非正式群体,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逐渐引起重视。综合相关理论、调查研究和案例分析,以朋辈互助和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为研究对象,系统梳理了朋辈互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和模式,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关键词:朋辈互助 大学生 创新创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0)03-0176-02

自2014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提出以来,国家出台一系列支持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备受瞩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明确指出,高等教育要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现如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已呈不可阻挡之势,以创促教、以创促学、以创促建、以创促改已渐成共识。近几年来,我国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无论是顶层制度设计,还是具体的发展路径、课程建设、师资培养和创业实践基础建设等都取得了长足发展[1],各高校在政产学研用方面都进行了积极探索、系统研究,逐步构建了校内支持体系、社会支持体系[2]。其中,朋辈互助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优势和作用逐渐引起重视。

一、大学生创新创业过程中对朋辈互助的理解

朋辈是指年龄相近、职位相当、生活境遇相似的一个群体。“朋辈互助”是指学生与学生之间通过各种沟通协助等行为,彼此有意识地帮扶互助,使参与者的合作能力和学习能力向积极方向发展的活动,也是在互动活动中,促进个性成长和全面发展的一种途径[3]。研究朋辈互助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作用,将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新方法、新思路。

《2017大学生创业报告》显示,我国大学生创业意愿持续增强,近三成大学生创业意愿强烈,3.8%的大学生表示一定创业。笔者所在浙江大学具有浓郁的创新创业氛围,前瞻性地提出“基于创新的创业”(IBE)教育生态系统和人才培养模式,聚焦以技术创新为基础的创业行动,培养了一大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创业领军人才。浙江大学学生创业倾向性较高,且聚焦于具有一定科技含量项目的创新创业。据调研,有70%多的学生表示自己有参加创业实践的意愿,浙江大学在校学生创新创业团队达到300余个[4]。所有有意创业的学生都表示在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需要有交流互助,其中58%的学生最希望得到来自朋辈(包括同学、朋友、学长学姐和校友)的帮助,主要原因是沟通效率高、值得信任、经验可借鉴,最想要交流互助的三方面是团队建设、资源对接和经验吸收。接受调研和采访的已开展创新创业实践的群体中,几乎都得益于朋辈之间的交流互助,49%的人曾经得到来自朋辈的帮助,且其中超过96%的人认为得到的帮助有用。接受调研和采访的所有人都乐意与朋辈交流,并提供适当帮助,且几乎都认为自己的分享和交流有助于他人更好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二、朋辈互助对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

高校的朋辈互助,存在于同级学生之间,也有高年级学长学姐与学弟学妹之间,以及毕业不久的校友与在校生之间。近些年来,朋辈互助在我国高校学生辅导工作中发挥的作用日益显著,积极应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就业能力培养、优良学风建设等方面[5][6]。在近几年的创新创业团队和实践中,朋辈互助模式在其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不断凸显。

目前高校创新创业支持体系,主要基于学校主导的政策支持体系、课程建设体系、师资培养体系、管理服务体系、资金保障体系、校企合作体系等[2]。以浙江大学为例,学校创新提出“全链条”的概念,设计意识激发、技能培育、项目优化、融资对接到项目孵化全链条的创新创业教育环节,通过学校各部门、各院系协同联动,为学生不同阶段创业提供指导与服务,其实施虽仍然以学校和教师为主体,但朋辈互助在创新创业意识培养和创新创业实践指导两大重要环节中发挥的积极作用不容忽视[1]。

在激发创新创业意识方面,由于身份、年龄、观念、经历相近,朋辈之间更容易得到认同感,建立良好关系,也更容易在潜移默化中形成一致的观念意识[7]。因此,或是同辈之间,或是创新创业榜样,借助一定的形式能较容易实现创新创业意识的理解、传播与渗透。尤其在學生尚处于低年级适应期的迷茫时,朋辈间交流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形成的理念,能对其产生重要影响和积极作用。

在指导创新创业实践方面,不仅需要课堂理论知识,更需要市场调研、商业经营、团队管理、财务营销、融资对接等方面的实践探索。此时,学生们除了会向学校有关部门、指导老师寻求帮助,更倾向于向具有一定实践经验的朋辈取经。朋辈更能从自身经历出发,理解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的疑惑困顿,提供专业化、个性化的指导,成功则参考成功之道,失败则有所借鉴,避免重蹈覆辙。在实践中的交流碰撞易促进第一课堂以外的知识技能的吸收和内化,真正创业时的团队往往是在这个过程中结下深厚感情的朋辈群体。

三、朋辈互助在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的模式

1.学生社团模式

高校学生社团是学生自愿组成,为实现会员的共同愿望,按照其章程开展活动的非营利性群众组织,是典型的朋辈群体[8]。《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支持高校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协会、创业俱乐部等社团,举办创新创业讲座论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作为高校第二课堂的引领者,学生社团构成多元化、活动多样化、模式开放化,在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加强创新创业实践并提升能力方面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有望成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朋辈互助主阵地[9]。浙江大学目前拥有70余家学生创新创业社团和组织,覆盖6000余名在校生,举办各类创新创业论坛、讲座、比赛等活动300余场次/年,极大地促进了校园创新创业良好氛围的营造。

2.复合班级模式

当前,全国各高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不少高校建立创新创业学院,部分实体学院开始招收学生,专项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创新创业学院面向全校学生,跨年级、跨专业、跨校区开办创新创业实验班,以项目实践为核心,通过项目实践检验课程学习效果,促进课程知识的理解贯通,推动实践项目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这样一批志同道合且具有明确目标导向的创新创业群体,更容易产生朋辈互助的聚集效应。而早在1999年,浙江大学率全国之先开设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ITP),面向全日制大二非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校友群体招收复合式创新型创业人才。ITP历届学生具有超强互助联系和团结奋斗精神,20年以来,走出一大批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近200家创业公司从班级诞生,总市值高达千亿。

3.竞赛项目模式

当前国内外各种创新创业赛事和创新创业训练计划为项目团队创造了多样的历练机会和形式。以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为例,设置高教主赛道、职教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国际赛道和萌芽版块,赛事活动已经延伸涵盖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共有124个国家和地区、4093所院校、457万名大学生、109万个团队报名参赛,共计581个项目经过校赛、省赛、国赛网络评审的层层选拔进入总决赛现场比赛。参赛过程中,团队自然形成朋辈群,从创业计划书撰写到路演答辩、融资对接,团结协作,聚集资源,创新创业的种子浇灌成长生根发芽。浙江大学“蒲公英”大学生创业大赛至今已举办十一届,累计共有1300余支团队、10000余名同学参与了比赛,孵化出300余支创业团队和创业项目,在学校内形成了以“蒲公英”创业大赛品牌活动为引领的创新创业教育文化。

4.创客空间模式

目前,许多高校都在校园里设置专门的创客空间,培育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并且在场地、硬件、经费、服务等方面均予以配套支持。这些志同道合的学生团队聚集在一起自然形成朋辈群体,不仅方便学校的统一管理,形成校园创新创业的区域优势,更能营造出相互促进的创新创业氛围,为各团队间的交流学习创造便利[7]。典型如浙江大学紫金创业元空间,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团队入驻和退出、交流和成长、指导和激励机制,定期提供创业指导和实践课程培训,举办“天使对接”“围炉夜话”、合伙人招聘等创新创业系列精品活动,也联合校友企业着手搭建了创业资源共享平台,4年来入驻80多个学生创业团队,其中近半已注册成立公司。

5.课堂融入模式

对于在校大学生而言,第一课堂永远是创新创业教育最基础的重要阵地,创业基础、创业管理、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设计方法概论、产品创新与商业模式,以及经济学、法学、科技前沿等创新创业理论体系,是所有有志创业青年学生的必修课程。各高校在开设相关课程时,越来越普遍采用團体项目合作形式完成大作业或者创新创业训练,也有邀请优秀典型走进课堂与学生开展交流互动,既能覆盖到较多学生群体,又能利用课堂发挥朋辈的引领作用,通过实战经验讲解,提高学生对创新创业课程内容的理解。此外,也有运用朋辈校友作为桥梁,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近商业实战、走进企业,将理论与实际更加紧密地结合。如浙江大学MBA《创新与变革管理》课程以学生为中心,采取课堂讲授与小组案例讨论、课外实地参访与校友讲座/移动课堂、MOOC、创新管理微咨询实战相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朋辈互助体验式、互动式、融入式效应,课程荣获首届全国“优秀创新创业课程”奖。

参考文献:

[1]邵鸯凤.朋辈群体在大学生创业教育中的作用探析[J].才智,2016(13):180-181.

[2]杨敏.“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大学生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6):92-96.

[3]李成瑶,欧芷莹.基于德育视域的大学生朋辈互助教育模式探索[J].现代交际,2018(13):19-20.

[4]林伟连,吴伟.以“IBE”为特色的全链条式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构建:浙江大学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7(5):154-157.

[5]张士军,阮鹏,程帅,等.高校学生“朋辈辅导”自我帮扶培养体系的构建与探索[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2019(3):191-192.

[6]杨少明,高玉洁.基于朋辈互助机制的优良学风建设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9(39):58-59.

[7]胡劼.浅析朋辈辅导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作用[J].资治文摘,2016(6).

[8]杨单单,高布权.学生社团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素质培养功效的探索[J].学理论,2014(15):258-261.

[9]王建芳,王茜.刍议依托学生社团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J].新西部,2019(3):50,64.

责任编辑:赵慧敏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
第29届世界大学生 冬季运动会精彩掠影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