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革命先辈李先念的大爱人生及其启示

2020-03-28 15:16叶希武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61期
关键词:李先念启示

【摘 要】李先念一生充满大爱,始终以大局为重。他的心中,本位主义、山头意识、个人得失毫无容身之地,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同志的团结、人民的利益和革命事业的胜利。他从一个普通农民的孩子成长为国家主要领导人,连续5届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国家主席、政协主席,被誉为为共和国政坛的“常青树”。李先念的人生经历和人生智慧,给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做人做事诸多启示。

【关键词】李先念;大爱;启示

李先念出身贫苦家庭,从小在苦水中泡大,他从“木匠小李”到投身革命,从长征路上的北上先锋到河西走廊临危受命,从中原突围显神威到千里跃进大别山实现胜利转折,从建国后主政湖北到主管国家财贸22年,一路走来,信念坚定,大公无私,爱党爱国爱民。李先念一生被领导看重,同事尊重,部下敬重,连续5届担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担任国家主席、政协主席,被誉为共和国政坛“常青树”。李先念的人生写满大爱,“牺牲小我无私利,识顾大局有眼光”。他的心中,本位主义、山头意识、个人得失毫无容身之地,有的只是坚定的信念、坚强的党性、同志的团结和革命事业的胜利。

一、李先念的大爱表现为先人后己、无私奉献的牺牲精神。

李先念在革命的大集体中,总是能做到先人后己、无私奉献。长征路上,红军饥寒交迫,生命随时受到死亡的威胁。一次,李先念部意外地买到了上万头牛羊。指战员们欣喜若狂,觉得今后吃的没有问题了。但是李先念要求各部只许宰杀小部分牛羊,把大部分留给后续部队,特别是总部和二方面军的同志。有个别同志想不通,李先念就耐心解释,要求大家顾全大局,发扬先人后己的精神。

抗战胜利后,中原部队面临三种选择:一是向东进入华东解放区,二是向北到冀鲁豫解放区,三是留在大别山。李先念毅然放弃了前两种很容易实现而且保险的选择,决定以全局利益为重,牺牲自我,坚守中原。1946年1月8日,他电告中央和华中局:“我们已决定全部留原地坚持,大部分散游击,暂时集结4个旅,作游击性的运动战。”[1]中央迅即复电,予以高度肯定。结果中原野战军以6万部队把5倍于己的敌人牵制在中原地区长达10个月之久,有力地支援了华东、华北和东北地区的兄弟部队,为全党全军做好迎击蒋介石发动的全面内战,赢得了宝贵时间。在突围前的中原局高级干部会议上,个别领导悲观地说:“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李先念当即站起来说道:“就是上天,我也要造梯子。”[2]他明确表示:为了全局胜利,哪怕是中原部队全部牺牲,包括牺牲我李先念的生命也是值得的。这种顾全大局、不怕牺牲的英雄气概极大鼓舞了同志们的信心,使中原突围取得了胜利。董必武感叹:中原的同志考虑大局多一些,考虑自身的安危少一些。毛主席高度评价中原突围的意义说:“不是一个局部的胜利,它关系和影响到全国的大局。”[3]

二、李先念的大爱表现为勇于担当、实事求是的党性原则。

责任面前,李先念勇于担当。1937年3月,西路军失败后,陈昌浩、徐向前同时离开部队赴延安。李先念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担任西路军工作委员会委员,负责统一军事指挥。他率西路军余部左支队1000多人翻越祁连山分水岭,在冰峰雪岭中行进20多天,随后又穿过荒无人烟的戈壁滩,4月底到达星星峡(甘肃、新疆交界处)。在陳云、滕代远的接应下转至迪化(今乌鲁木齐)。1937年底,他历经磨难到达延安,把400多名革命的宝贵人才交给了党。最难能可贵的是,在面临去苏联还是去延安的选择时,他毅然选择了去延安;回延安后,一度要将他降职为营长,李先念坚定说:“坚决服从组织的安排。就是把我撸成普通一兵,也要在革命队伍中干下去。”[4]对李先念在西路军建树的功绩,毛主席曾给予高度评价,说李先念是“不下马的将军”。徐向前曾动情地回忆:“李先念同志受命于危难时刻,为党保存了一批战斗骨干,这是很了不起的。”[5]

李先念是一名有独立见解、敢讲真话的同志。从新疆回到延安,毛主席与他谈到张国焘分裂问题。李先念说,跟着张国焘跑的人只是极少数,但是“凯丰等同志在刚会合以后,就批评红四方面军军阀主义、政治落后、土匪作风等,的确也引起许多同志的不满。有人说红四方面军的干部不尊重中央,确实有些冤枉。四方面军的干部,就是认为党的决定、上级的决定没有错误。‘想中央,盼中央,中央来了说我们反中央。大家想不通。”[6]李先念后来回忆说:“我从新疆回来,和毛主席辩论过一次,主席听进去了。”[7]1938年初,毛主席单独召见李先念,听取李先念对红四方面军历史的看法,其中谈到红四方面军撤出鄂豫皖的问题。李先念说,依我看不撤出也不行,是被敌人逼着撤的,是张国焘、徐向前、陈昌浩和中央分局的同志集体决定的。鄂豫皖离蒋介石的大本营南京那么近,“卧榻之旁,岂容他人酣睡!”[8]当时正批判张国焘路线,好多同志都把退出鄂豫皖的责任安在张国焘头上。但李先念没有跟风,讲了实话。这使毛泽东进一步了解了李先念,知道他不仅是一员能征善战的虎将,还是一个有独立见解、敢讲真话的同志。在批判张国焘的高潮中,敢于向中央讲真话,敢于与毛主席辩论,没有对党的一腔忠诚,没有实事求是的精神,那是做不到的。

三、李先念的大爱表现为善于团结、任人唯贤的领导艺术。

李先念在用人上始终坚持五湖四海,从不拉帮结派。新四军第五师的干部,有参加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和土地革命战争的,有从延安派来的,有从白区撤出来的,其中有很多知识分子。李先念和边区党委严格执行党的干部政策,正确处理新干部和老干部、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工农干部和知识分子干部之间的关系,任人唯贤,人尽其才,使大家都能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团结一致。

解放初主政湖北时,李先念把从四面八方会合到湖北的干部紧密地团结起来,把党外的有识之士和知识分子团结在党的周围。那时,湖北的干部来自全国各地,其中有跟随他转战多年的老同事老部下,也有从华北、东北、华东南下的新战友。对于这些干部,他都一视同仁,唯贤是举。他经常告诫自己的一些老部下:要从工作出发,注意尊重外来的同志,担任副职的要当好助手。他坚决反对保守观点和宗派主义,及时批评少数带“山头”倾向的人。李先念使用干部搞“五湖四海”、不搞“山头”,得到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一致称赞。

四、李先念的大爱人生给我们党员领导干部的启示

纵观李先念的一生,他爱党、爱国家、爱人民、爱事业、爱同志。是一个大公无私、善于团结的好同志,一个敢于担当、克难致胜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一个党性坚定、实事求是的优秀共产党员。他是大别山人的优秀代表,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优秀代表。在大别山的革命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有着一大批像李先念一样信念坚定的人,胸怀宽广的人,勇于担当的人,无私奉献的人。他们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正是他们这些民族的脊梁,支撑起共和国的大厦,开辟了光辉的历史和现在;我们继承先辈的崇高精神和品格,就可以开创中华民族更加美好的未来。李先念的一生给我们党员领导干部哪些教益和启示呢?有几点值得思考和践行。

第一,党员领导干部要以大局为重,才高不自诩、位高不自傲。李先念同志为党和人民事业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始终谦虚谨慎。他说:“我们一切事业的成功,是全党力量的成功,也是全体干部与群众力量的成功,决不是个人力量的成功。我们不能把成功的事业,当成自己私人的家当。”[9]他还说:“凡是对全局有利的事情,大家都要勇于承担义务,坚决去办,而且一定要办好。凡是对全局不利的事情,即使从局部来看是必需的、有利的,也决不能办。”[10]如果我们领导干部都能这样顾全大局,时时处处想到的是国家利益人民利益,始终感到成绩是大家的,那么就可以做出更多的成绩更多的贡献。

第二,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到困难面前敢担当、危机面前敢亮剑。李先念最爱说:“大别山的男人,站着是根柱,躺下是根梁。”[11]在他身上,有着勇挑重担不弯腰的奉献精神和力顶重压不低头的战斗意志,任何时候,只要是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再重的担子都能挑得起,再大的牺牲也心甘情愿。现在经常听到一些领导干部感叹,敢担当、敢负责的干部少了,一些“小事情”由于没有干部愿意负责任、敢于挑担子,问题久拖不决,小事拖大、大事拖炸。敢于担当是领导干部的职责、使命和品德。群众说得好,不愿担当,就不该当干部;不敢担当,就不配当干部;不会担当,就不能当干部[12]。

第三,党员领导干部要善于发现人才、用好人才、始终坚持任人唯贤。李先念反复强调“共产党是马列主义的黨,不是帮派、小团体,不应该有‘山头与地区之分,也不能以个人关系分亲疏。提拔干部只能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前提,决不允许搞歪门邪道”[13]。如果我们各级党委尤其是“一把手”,考察干部,不失真失察;评价干部,不凭个人好恶,始终坚持任人唯贤,讲真理不讲面子,讲党性不讲私情,讲原则不讲关系,就能做到正派选人、选正派的人,公正用人、用公正的人。

第四,党员领导干部要虚心学习、善于学习,成为干一行、懂一行、精一行的通才。李先念只读了几年私塾,没有进入军校受训,也没有出国深造,却能够从一个学徒成长为共和国主席。在他的军旅生涯中,往往是临危受命,独当一面;他没有攻读经济理论,当从军事工作转向经济工作时,他能很快精通、管理得非常好。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非常善于从实际中学习,向别人学习。他生前多次对别人讲:自己军事上是从徐向前同志那里学来的,经济上陈云同志是我的老师,外交上是周总理直接指导的,毛泽东是我一辈子的导师。[14]他不懂的事情就请专家讲解,向专家学习,力求弄懂每一件事情。如果我们都能像李先念那样善于学习,还有什么事情做不了、做不好呢?

参考文献:

[1][3][4][6]《李先念年谱》[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

[2][7][8][9][10][13][14]《李先念传》[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中原突围纪事》序言,王震,1911.10

[11]《中原突围史》[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2011.

[12]《勇立潮头敢担当,无私无畏抓落实》[Z].2010.

作者简介:

叶希武,男,1968年11月出生,河南省新县人,大别山干部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共产党党史和大别山革命历史。

(作者单位:大别山干部学院)

猜你喜欢
李先念启示
李先念淡然面对职务升降
国外跨境电子商务税收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商业银行受余额宝的影响和启示
邓小平让人主动“批邓”
李先念:贪污腐化是侮辱自己的人格
图说李先念
1949年后的李先念
从乡村木匠到国家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