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高年级数学表达能力的认识与反思

2020-03-30 03:18谢玉环
文理导航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谢玉环

【摘  要】数学在社会中的价值和作用日益凸显,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重视。数学核心素养是在学习过程中养成的一种能力,囊括了数学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对于高年级小学生而言,建立数学核心素养是提升数学表达能力的重要方式,数学表达能力是学生数学能力发展过程中不容忽视的必备素质。然而,在调查研究中发现,高年级的小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非常薄弱,在表达上存在表述混乱、逻辑不严谨等等问题。因此本文将要通过论述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求,反思探究小学生高年级数学表达能力培养中的问题,由此提出培养小学生高年级数学表达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2017年版最新《数学课程标准》明确将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培养作为课程教学的击中目标。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明显,是当代每个学生都应具备的基本素养。然而目前小学数学教师教学过程中较为单调,仅仅只是把教学重点放在教授知识,并没有重视起来让学生养成一个学习数学的体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导致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降低。这就要求教师仔细分析自身在教学当中存在的问题,并且尝试更多的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方法。

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容和意义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包括三部分内容。首先是要求學生养成数学意识,学会用数学思维思考自身面对的问题并且运用数学思想解决问题的习惯。这意味着学生要掌握数学中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其次,要求学生能够具备数学人文意识,也就是对于数学的兴趣与好奇,能够发现数学当中蕴含的美并且能够自发地学习数学、思考数学,实现学科的语言表达;还有就是数学思想,要求学生能够提升思维品质,运用数学极简化学习的过程。

在教学当中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有很重要的意义。数学核心能力是对数学全方面进行了解从而形成的一种综合数学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注重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在以后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帮助学生更加高效的学习数学,运用数学。另一方面,对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培养也符合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的要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具有很大的作用。

数学的核心素养彰显了数学中存在的一种隐性的能力,让学生们认识到,数学不仅仅只是关于计算以及几何等等内容的学科。在提出数学核心素养的同时,是在强调数学的人文意义,在这其中,尤其是数学表达能力的培养,已经成为了如今小学生培养中必须必备的综合能力之一,在如今的数学教育中受到了越来越多的教师和研究者的关注。

数学表达能力是指用数学语言将数学思想和数学内容表达出来的过程。数学表达能力强是能够将解决问题的观点、思路、过程、依据详细并且准确地表达出来。数学语言一般分为三种,如文字、图形与符号,培养数学表达能力就是让学生能够通过文字和语言两方面都能够准确表达出自己的想法。由于数学是一门逻辑严谨的学科,数学表达能力不单单需要用到文字,还需要用到众多的数学语言,如符号与图形等等来达到“想得清楚,说得利索,写得明白”的效果。

二、小学高年级数学表达能力的现状

小学阶段的学生主要依靠老师教学来获取数学信息,在理解数学语言的时候来源较为单一,主要为老师讲述和课文内容。数学语言的掌握从小学生就开始掌握,对于帮助小学生培养逻辑性、表达的准确性等等都非常重要。然而,在如今的教学实践调研中发现,如今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存在许多的问题,下文就要对如今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

(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学生思维固化

新课改刚刚实行不过两年,小学教师的培养数学核心素质的意识还较为薄弱,并且培养方法也较为有限。在当下的小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仍旧把自身当作主体,在课堂上老师的讲授占用大部分时间,而学生自主思考以及与教师互动的时间较少,这种情况下,学生处于被动的地步,同时在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时,学生很容易产生厌学心理,并且也提不起兴趣进行表达。与通过多种方法进行教学的学生对比,学生的思维远没有他们灵活,表达能力也没有他们强。因此,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以老师为主题的传统教授方式,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是非常不利的。想要学生在表达过程中具备全面并且综合的能力,那么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必不可少的。

(二)数学教学缺乏系统性和完整性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虽然教材内容是系统和完善的,但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却经常忽视数学整体性的教学,忽视将一阶段学习的内容整合成一个系统的体系,让同学们了解这些知识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形成一个知识体系。知识并不是散乱的知识点,学习知识点只是学习知识的第一个步骤,在掌握知识点之后把学会的知识串联起来,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才是正确的学习方法。老师教学经常是以部分进行,但是却不能明确向学生说明学习的内容之间的关系,这很容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边学边忘。有的老师认为,只要会做题,这种情况没什么,对于这种情况并不重视,然而并不是,如果长久这样下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不能够得到有效的锻炼,只能够停滞不前,还容易让学生形成一种套用以往经验的习惯,从而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三)数学语言理解有误,学生词不达意

数学语言的表达不仅仅涉及到文字,还涉及到许多图形和符号,这些图性和符号在日常生活中接触的少,需要同学们在课上学习的时候完全理解,才能够准确地表达出来。但是由于每个人的听课效率不同,面对老师知识的传授,接受的能力和程度也不同。在校学生数学语言理解问题上,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个是小学生不能够理解数学老师在讲授过程中所使用的数学语言,因此导致学生在自我表述的过程中不知道从何下手;另一方面是学生理解了老师讲述过程中使用到的数学语言,但是当轮到自身进行表述的时候,却不能很好的组织语言,不知道该如何使用数学语言。这几种都是在如今小学高年级班级中较为明显的,数学表达能力培养的大问题。

三、几点关于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教学的建议

(一)增强教师培养意识,规范数学语言

新课改刚实行,老師缺乏培养核心素养的意识可以理解,这就要求学校对老师进行定期的培训。寻找相关文献与研究供教师阅读并学习,请专业人士给教师进行讲座等等,通过各种方法让老师们之间形成经验的分享交流,互相促进,共同努力提升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数学语言作为数学表达的工具,只有表述清晰并让学生理解,学生才能够做到对于数学语言的精准运用。在表达过程中,所有教师应该规范自身使用的数学语言,运用规范的术语进行教学,并且在课上将枯燥的数学符号和数学术语用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

(二)注重数学内容的整体性

数学的内容繁多复杂,其内容不仅能够自成体系,并且和其他内容有密切的联系。如学生在学习三角形、锥形等等的面积计算过程中,可以和曾经学习的矩形和正方体面积的计算结合起来,其核心内涵基本相同,学生可以通过思考矩形和正方体面积的计算方式来举一反三,思考如何进行三角形和锥形的面积计算。二者都有不同的特色,但是也有紧密的联系,运用数学内容的整体性对于学生熟练掌握数学知识有很多大的帮助,让学生对于学习的内容能够融会贯通,理解的更加透彻。这种情况下,学生们对于数学语言的理解能够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在以后的运用中减少混淆和错位使用的情况,对于学生数学表达的准确性和严谨性有一个很大的提高。

(三)增加学生的自我表达机会

在课上,老师要更加重视学生自我表达的能力,多多进行数学语言的互动,让学生们自主回答问题,学会用数学语言表达自身解决问题的想法,这对于现在的高年级数学来说非常重要,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非常重要。

【参考文献】

[1]陆松发.试论小学数学如何在简约教学中体现数学核心素养[J].学周刊,2019,09,24

[2]姜海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教学开展思路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09,18

[3]吴孟琪.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小学生高年级数学表达能力的认识与反思 [J].当代教育评论(第7辑),2018,06,01

(本文系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度课题“核心素养背景下提升小学生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立项号为FJJKXB18-248)的研究成果。)

(福州市仓山区第五中心小学,福建 福州 350007)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教育数学核心素养素质教育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在素质教育中树立文化自信
浅析我国的素质教育政策
小学数学教学中独立思考能力养成探微
乐学· 自主·分享
新常态下高中数学教学策略之重
落实数学综合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探讨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养成
竞争意识在小学数学教育中的运用
关于小学数学教育与信息技术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