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生命视角”探析小学体育教学

2020-03-30 03:18罗小来
文理导航 2020年12期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生命教育有效策略

罗小来

【摘  要】体育作为小学教育的重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良好身体素质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着极大的积极作用。但是,体育教学作为一门室外课程,其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存在一定的危险性,教师必须时刻注意学生的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面對这一情况,小学体育教学和生命教育产生了极为密切的联系。基于此,本文首先阐述了体育教育和生命教育之间的联系;其次,分析了现阶段小学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所出现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实施策略,希望能为体育教师提供些参考性建议,避免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过程中出现安全问题。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生命教育;有效策略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承担着保障学生生命安全的责任,保证学生安全是开展一切教学活动的前提条件。而体育学科作为学生学习的课程之一,主要是为了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而设立。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工作,加强学生安全意识,培养学生生命意识和生存能力,让学生切实感受生命的意义。

一、生命教育与体育教学

顾名思义,所谓生命教育就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保护生命的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生命教育的本质就是教会学生尊重生命、爱护生命,实现生命的价值所在。而开展教学活动的基础条件就是保障学生安全,遵循生命发展规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体育教学作为一门以运动为主的学科,把生命和运动二者进行有机结合,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感受生命的乐趣,体会人生百感。例如,成功和喜悦、失败与挫折都能在运动中充分感受。因此,体育教学和生命教育是和谐统一的关系,健康的身体是体育教学的基础,而通过体育教学可以体会生命的真谛所在,享受生命乐趣。

二、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所出现的问题

(一)学生对体育学习缺乏积极性

在小学阶段,受应试压力影响,不管是学生还是教师都把体育课当做是一门锻炼身体、做游戏的学科,而忽略了体育课程的重要性,导致在体育教学中教师没有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再加上大部分学生本身生命安全意识薄弱,对体育知识的学习缺乏积极性,从根本上影响了体育教学中生命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教师教学没有依据

教师作为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引导者和执行者,既是一堂课的关键所在,还对生命教育工作的开展起决定性作用。但是,由于大部分教师在教学中没有可参考的教材,而自身又缺乏专业知识的学习,再加上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严重,导致在体育教学中只是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体育锻炼和游戏活动。大部分体育教师缺乏开发课程的意识,不愿意改变现状,对教学模式做出创新,造成体育教育一直止步不前。

(三)学校对生命教育缺乏重视

在我国义务教育阶段,不管是小学教育还是中学教育,主要重心都放在文化课上。学校对体育学科重视不够,其地位无法和语文、数学、英语这类学科相提并论。在这一错误认知下,导致小学教育中出现了严重的教师占课行为,甚至没有为体育课程配备专业的体育教师。在学生有限的体育课堂上,生命教育无法做到全面渗透,其结果可想而知。

三、在体育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的有效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加强实践性

要想把生命教育和体育教学做到有效结合,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调整教学模式,丰富课堂内容,为学生营造一个放松、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充分感受体育学习带来的乐趣,体会生命的意义所在。在传统教学模式中,体育教学课堂一直采取班级授课制,由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为主。这一教学方式,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性,使学生处于被动地接受状态,不利于生命教育的开展。随着时代的进步,传统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教学要求,教师要与时俱进,在教学模式上做出创新,提高课堂效率。例如,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游戏环节,如“地震来了”“急救逃生”等,让学生模拟突发事故的过程,锻炼学生面对这一情况的应变能力。同时,教授学生紧急逃生的正确做法,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二)完善教学内容,增强生活性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响应素质教育要求,做到“以人为本”,不仅要教授学生体育知识,而且要在教学中实现生命教育的有效渗透。第一,教师在设计体育教学内容时,要做到生活化,善于观察生活现象和社会时事,从中提取有益于教学的资源,帮助学生充分认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第二,在小学阶段,学生处于性格塑造、身心发展逐渐趋于成熟的时期,从最初的注意力不集中、容易被外部条件所影响,到慢慢可以集中注意力、坚定自身意志力。这段时期,不仅是学生思想认知上的完善,还是情感精神上的丰富。因此,教师要把握好这一时期,在教学中向学生多普及生活常识,渗透人文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感受生命真谛所在。

(三)正确认识评价机制,增强长效性

在课堂教学中,评价是激励学生的有效途径之一。在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有绝对的话语权和威严,对学生进行评价时有强烈的自身因素,这一方式极其不利于激励学生。因此,学校要对其做出一定的改变。第一,设立多元化的评价标准,不再把重心放在学生成绩上,从学生的课堂表现、学习态度以及身体素质方面进行全方位评价,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运动意识,使其认识到体育运动的积极作用。第二,实行师生互评,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学习体验。实现师生互评可以帮助教师认识到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对教学方案做出调整和完善,把生命教育和体育教学更好地进行融合。第三,把生命教育纳入教师的绩效评估中,强制要求教师开展生命教育工作,促进教师专业进步,致力于提高学生生命安全意识。

【参考文献】

[1]高鹏.生命教育视野下小学体育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苏州大学

[2]宋超.基于生命化教育理念下中小学体育教学研究[J].文体用品与科技,2017(12)

[3]陈琳.基于生命教育视角探索我国体育教学现状及发展对策[J].长江丛刊,2017(09):242

(甘肃省通渭县义岗川小学,甘肃 定西 743300)

猜你喜欢
小学体育教学生命教育有效策略
成就最美善的生命
短绳在体育教学中“一物多用”的具体案例分析
阻碍农村小学体育教学发展的主要因素及对策
浅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
基于创新角度的小学体育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浅析初中地理课堂合作小组创建的有效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激发文本阅读兴趣的有效策略
构建职校高效语文课堂的有效策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