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店铺陈列课程翻转课堂设计与实施

2020-03-30 04:00郑宁
关键词: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郑宁

摘 要:针对高职应用型专业课程实践性较强的特点,以服装店铺陈列课程为例,选择了适合此类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将专业知识按体系分层设计,对应能力训练线上线下交互循环,构建了多层次的分层教学设计模型。通过3年教学实践,教学效果良好,验证了该模型在高职服装陈列技艺课程教学的有效性,对高职其他应用型专业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职应用型专业课程;服装店铺陈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2346(2020)01-0087-06

服装店铺陈列课程是高职院校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业的核心课程,实践性和应用性较强,实施翻转课堂教学改革,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实践项目学生参与度,以及核心知识内化和关键能力的形成。

1    高職翻转课堂教学实施中的核心问题

1.1    有效性问题

动力问题。翻转课堂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求较高,但高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较被动的现象,学生课前学习效果参差不齐,部分学生以应付的态度完成任务,甚至有学生因增加了课外学习任务量而对该课程持反感的态度。

学习方法问题。学生还未认识到翻转课堂教学形式对学习效果提升具有明显的帮助。相对而言,高职学生整体学习基础较弱,学习习惯不够好。他们习惯于课堂上教师“满堂灌”的被动教学模式,不善于主动思考,上课只带“手机”不带“脑子”,成绩只求“及格”不求“优秀”。

1.2    信息碎片化问题

课堂信息碎片化。课程视频教学内容往往呈现碎片化的特点,视频时间短,部分内容新知识较多,学生一知半解,对很多知识的掌握仅仅达到了解的层次,还远不能达到理解的程度,对学习内容缺乏深层次的探讨,很难建立系统的知识体系。

学生知识结构碎片化。从认知的角度看,碎片化学习的系统性较差。通过碎片化学习得到的信息只能部分地、低效率地融入学习者的知识体系。

2    高职应用型专业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探讨

2.1    教学设计理念

翻转课堂教学实施中首先需要解决学生翻转课堂的适应性问题,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要求学生课前主动学习的翻转模式,如果课前学习效果不佳,将直接影响翻转课堂的有效实施。其次,需要解决课中知识内化和系统化的问题,即如何通过线上线下的多维互动设计,把有效的课程资源系统化,拓展学生知识的广度和深度。最后,课程实施中还需要解决激励机制、协作机制、竞争机制和评价机制的设置问题,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参与度。

2.1.1    元认知设计

元认知是对认知的认知,它是学习者进行有效自主学习的重要元素。学生对翻转课堂的认可很重要,在学生学习前的准备阶段,教师解释什么是翻转课堂,为何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优于传统教学方法,明确教学目标,指出学习重点,制定学习计划,告知课前、课中、课后教学及学习方法,制定评价指标,引导学生对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教会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行为,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推动学生深入学习。

2.1.2    知识导入分层设计

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和知识吸收的匹配度,设计知识导入的3个层次:

层次一:基础类知识学习。利用开放慕课平台,学生自主完成线上部分学习任务,通过课后自主测试及课中小测试等环节检验学习效果,主要针对理论性较强、比较容易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

层次二:拓展类知识学习。主要通过学生课堂研讨环节完成知识点学习,学生分组领取任务,通过课前观看慕课视频、网上查询、图书查阅等手段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堂讲解PPT,设计课堂研讨形式,课中小组成员合作,完成该知识点的授课任务。授课结束后,教师进行点评并进行补充讲解。教学评价以教师评价、小组自评和学生互评等构成。这种交互式学习方式,拓展了学生个性化学习能力,强化了学习深度,主要针对有一定学习难度、网络平台相关拓展知识较多,易通过查询资料完成学习的知识点。

层次三:重难点类知识学习。这类知识点通过学生课前预习、课中教师讲解、课后学习的形式完成理论教学,主要针对学生仅仅通过自学无法很好理解掌握的部分重难点知识点。以教师现场授课方式为主,以慕课平台视频学习为辅,通过反复学习,督促学生牢固掌握这部分内容。

2.1.3    线上线下联动的交互式系统设计

在翻转课堂中,要把任务设计成一个互相联系的、有机结合的完整体系,任务间以及任务内的难度和复杂度呈阶梯式变化且具有一致性与连贯性。在课程设计中,遵循学生能力提升递增的原则,围绕教学目标对所需内容进行分解,设计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的课程模块。按照知识分层、对应能力训练分层的线上线下交互的系统化设计方案,通过课堂研讨、头脑风暴、随堂测试、简单实训项目操作、综合实训项目训练的多次交互循环,实训项目的设置,按照由浅到深,由单一训练过渡到综合训练。在实践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通过理论学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学生专业知识得到螺旋式提升,真正实现课堂的翻转。

2.1.4    多元评价系统设计

课程评价分为“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分别占有不同比例,它是检验翻转课程结构体系中的课前、课中教学活动效果的必要手段,通过在线教学平台小测试、课堂教学中学生互评、教师现场讲评、网络平台投票、综合汇报、企业专家点评价等多种形式,激励每个学生在不同学习基础上实现自身知识深化和内化、能力提升、品行锻造等教学目标,让学生产生积极情感,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对自己存在的问题有更清晰的认识。

2.2    课程教学体系构建

根据服装店铺陈列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在前期课程建设基础上,结合高职学生学习特点,构建了分层教学设计模型,如图1所示。

课程内容分解为4个任务,每个任务独立为一个完整的知识结构,通过分解核心任务,遵循由浅到深、由基本训练到综合性操作的学习轨迹,帮助学生掌握每个任务的核心知识,最后通过任务五-整体店铺陈列面实训、品牌店铺陈列调研分析报告及总结汇报等环节,把整门课程所有知识点串联起来,完成从碎片化的知识吸收到完整知识体系内化和系统化的转变。

《服装店铺陈列》课堂教学过程中,分别对课前、课中和课后的教学安排、具体实施办法和评价方式进行了设计,具体如图2所示。

课前,根据分层学习要求,所有28个知识点分为3个层次。教师发布学习任务,实时监控学习进度,推荐相关专业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完成相关学习;课中,通过课前10分钟学习效果检测总结、现场授课、课堂研讨、虚拟软件实训、实训项目操作等多种形式的交互,激發学生的学习热情,让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后,教师布置线上线下作业任务,推荐相关拓展知识,多元评价效果反馈,让学生全面了解知识的掌握程度,有的放矢地巩固薄弱知识。并且可以通过在线信息收集,实时了解学生学习动态,掌握学生学习过程的一手数据。

2.3    教学环节的实施及推进

为进一步说明教学环节是如何实施的,这里以“服装店铺陈列”课程任务二:服装陈列构成与基本原则中的“服装卖场陈列面组合构成手法”知识点为例,具体进行说明。

该知识点属于层次二的内容,以课堂研讨的形式进行教学设计。要求学生掌握服装卖场陈列面组合构成的基本手法,具备对服装陈列组合的能力,能利用平面绘图软件进行陈列面的方案设计,并且会独立学习、主动学习,具有良好的创新意识,具有良好的团队协调与沟通交流能力。

2.3.1    解决策略

课前:学生在线学习相关知识,团队合作做好课堂研讨准备。

课中:通过课堂微电影播放――小组讨论、复习已经学过的知识点――课堂研讨――陈列软件模拟实训――小组互评――教师现场总结评价的步骤,举一反三,帮助学生掌握教学重点、难点的问题。

课后:知识消化、巩固,作品完善,以达到知识内化的目的。

2.3.2    教学环节安排(90分钟)(表1)

3    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效果分析

翻转课堂实践教学改革已实施2个学期,共计2个班级75名学生参与。课程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对学生进行了调查。为了解该教学模式是否对学生学习效果有所帮助,主要从是否能够提高课堂学习效率、是否能够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是否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否比传统教学更有效等方面进行了调查。

从对学生学习效果的统计数据分析,74%的学生认为能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对专业学习更有信心,对提升自己的自主学习能力有较大帮助;78%的学生认为问题能够及时解决,学习更轻松;而77%的学生认为通过在线学习能提高课堂学习效率;81.5%的学生认为听得懂,新知识巩固率高,有启发,学习能力有明显提高(如图3所示)。而通过与传统教学方式对比的数据,则更有倾向性。83%的学生认为课堂安排有理论、有实践(项目、任务、活动、案例),教学内容的调配适合学生学习;82%的学生认为比传统教学更有效,而76%的学生还愿意继续使用该模式进行学习。(如图4所示)。

综上所述,在服装店铺陈列等应用型专业课程改革中,借助开放性的慕课平台,有效实施课堂翻转,构建适合本课程的分层教学模型,以学生为中心,知识点和实训环节分层设计,交互循环,强调了课程重点,把有限的教学资源系统化,课堂教学重点突出,既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又能解决高职学生普遍学习基础薄弱,学习能力相对不足的问题,有力扩展了高职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海伦 克朗普顿,朱迪思 邓克利-比恩,彭一为.翻转高等教育课堂:翻转课堂框架的设计研究[J].中国远程教育(综合版), 2017(8):34-43.

[2]张金磊,王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30(4):46-51.

[3]李宁杰,孙晓杰,靳振江,等.碎片化学习与传统课堂学习演变的问题和观点[J].教育教学论坛,2018(50):230-231.

[4]张剑.翻转课堂的任务设计及执行监控[J].中国成人教育,2017(13):105-107.

[5]倪珊珊,肖昊.基于教学价值取向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学术探索,2018(1):134-141.

[6]谭苏燕.SPOC支持下的生态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6):100-103.

[7]张振虹,刘文,韩智.从OCW课堂到MOOC学堂:学习本源的回归[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3(3):20-27.

[8]李静.后慕课时期“SPOC”在职业教育中应用的可能路径探析[J].职教论坛,2016(35):82-85.

[9]罗俊,刘永泉.工匠精神指引下高职院校“课中厂”课堂教学模式的探索――以《外贸跟单实务》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7(20).

[10]兰春霞,任君庆.游戏化学习理念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以高职计算机基础课程为例[J].职教论坛,2017(14).

[11]李晓堂.基于大数据学习分析的智能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7(20):30-35.

猜你喜欢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翻转课堂在高校管理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绘本阅读教学的小学英语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高校计算机教学中应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新思考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FLASH动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析
食品专业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思考
应用型高校机械专业《理论力学》教学法初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高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