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北英雄县长梁雷

2020-03-31 03:02王宇新
党史文汇 2020年2期
关键词:雁北汉奸游击队

王宇新

三尺讲台育桃李

梁雷(1911—1938),原名梁德谦,字雨田,河南邓县(今邓州市)人。幼年丧父,与母亲相依,清贫度日。他聪颖好学,刻苦勤奋,爱打抱不平。在读高小期间,梁雷就因组织学潮、驱赶欺负师生的教师而被学校除名。1928年春,梁雷转到邓县县立第一小学高小部就读,在教务主任吴寿青(共产党员)革命思想的指引下,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揭露黑暗,抵制日货。是年,梁雷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不久,他便考入开封省立第一师范学校(后改为开封师范)初师部,刻苦学习。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升入开封高级师范学校。在敌人的白色恐怖下,他不顾个人安危,走上街头,宣传抗日,为革命奔走呼号。

1932年,开封党组织遭破坏,梁雷被迫离开开封,先后在泌阳县、民权县、杞县、邓县教书,以教师身份作掩护,继续传播革命火种,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他虽数次遭迫害,却矢志不渝。在学校执教期间,他向学生广泛传播进步思想,领导师生掀起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为党培养了大批革命青年。仅在西安事变前后,经梁雷介绍奔赴延安的学生就不下10人。

在这小小的三尺讲台上,梁雷给学生们带来了外面的世界。他授课从不拘泥于形式,课堂丰富多彩,有时,甚至延伸到课外。好友姚雪垠记得他“对于教育的理论和方法有很多独创的见解”。他的学生、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在《泪洒偏关》 一文中,回忆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的恩师时说:“他博学多才,讲课总喜欢古今中外,旁征博引,课文外的内容,要比课文本身丰富精彩得多。常常是下课的钟声打响了,同学们还都不愿梁老师走。” “课余时间,同学们把梁老师的小屋挤得满满的,总爱和他无拘无束地交谈。听他讲国际国内形势,讲抗日救国的责任,讲红军长征、北上抗日……”他的学生、教育部原副部长杨蕴玉也在回忆文章中忆述:“在学校,梁老师既进行独具特色的课堂教育,又组织轰轰烈烈的抗日救亡活动,成为大同中学进步师生的灵魂人物。”

不论梁雷走到哪个学校,都没有因为要做革命事业而耽误了教书育人。相反,他带领师生们阅读进步书刊,唱革命歌曲,积极进行抗日宣传,开展各种爱国抗日救亡运动。短短几年的执教时间里,在他的组织引导下,学校成为党的红色堡垒,培养了大批进步青年,许多师生奔赴抗日救亡前线。

扬鞭策马战穷寇

1937年8月初,梁雷等受中共河南省委派遣,赴太原参加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山西牺盟会举办的太原军政训练班教导队。9月,山西省政府任命梁雷为右玉县县长(未到任),山西牺盟会任命梁雷为牺盟会雁北战时工作委员会主任兼牺盟会雁北游击队司令员。

1937年9月,梁雷受牺盟会和中共山西省委的派遣,一行10多位同志去雁北开展抗日工作。一路上,与溃退的国民党军队和达官贵人逆向而行,充满了“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悲壮。行至代县阳明堡时,与此前中共山西工委派往雁北各县的特派员和牺盟大同中心县委宣传委员李林(女,归国华侨,中共党员)等同志相会,一行共20多人转赴平鲁县,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彼时的晋西北一片荒凉,路过的村庄中村民所剩无几,国民党军队以及地方官员在日军未到达之前就纷纷弃城逃跑,一些汉奸、土匪和散兵游勇便乘机祸害百姓。梁雷一方面积极组织民众,武装民众,训练民众,保护生产,发动游击战争,一方面还要铲除这些败类,保护群众的利益。

梁雷等到达平鲁县城后,当地百姓纷纷奔走相告,涌上街头热烈欢迎,有些老人甚至跪地恸哭:“你们是来救我们来了!”群众的热情感染着他,也使他受到了极大的鼓舞,下定了要和平鲁人民一起開展抗日游击战争的决心。进城后,他们深入到大街小巷向群众进行抗日宣传,并召开群众大会。原本寂静的平鲁县城霎时热闹起来,“八路军抗日来了”的消息不胫而走,平鲁县的抗日活动很快便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雁北地区地广人稀,自然环境恶劣,人民生活贫苦,加之战乱,梁雷和战友们的生活也是衣食无着,十分艰苦。有时路过一些村庄,百姓都逃到山里去了,想要找点粮食非常困难。夜晚,他们常常是和衣而眠。即便如此,梁雷始终保持着朝气蓬勃的乐观情绪,以极大的革命热情投入到抗日工作中。

9月下旬,牺盟会雁北游击队到达偏关县城。在梁雷等共产党员的领导、组织和安排下,仅用一天时间,就把游击队都派往抗日前线,全面开展了抗日救亡工作。在很短的时间内,他们组建了雁北13支抗日游击队,出现了母送儿、妻送夫的抗日救国热潮,把偏关乃至雁北的抗日救亡活动搞得轰轰烈烈。

阎锡山委任的偏关县县长逃跑后,梁雷被任命为偏关县县长。至此,偏关县的领导权全部掌握在我党干部手里。为了迅速地发展抗日武装,梁雷派遣大批抗日救亡工作队,装扮成农民到雁北敌后农村去组织抗日游击队。在开展敌后工作时,他总是注意联系群众、深入群众,让农民认识到抗日是唯一的出路。游击队在群众的支持和掩护下,不断抗击日伪军的进犯,并在各地伺机袭击敌人。不久,游击队相继收复右玉和平鲁两县。

在梁雷的领导下,偏关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府和党的组织以及农民救国会等。他在给姚雪垠的信中写道:“我们……二次收复了平鲁……收复了右玉,保卫了偏关。在雁北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一直伸展到绥远的清水河及杀虎口外……”欣喜之情,见诸笔端。

血洒偏关卫吾华

1938年2月,日军在大同集结万余兵力,开始对晋西北抗日根据地进行“扫荡”。为避免与敌正面作战,梁雷率县政府机关人员及抗联、妇联等群众团体,一方面组织群众疏散转移,坚壁清野;一方面把游击队主力拉到南山一带,坚持敌后游击战。

3月18日,由于叛徒出卖,日军派精锐部队突袭梁雷所部的驻地柏家咀村。梁雷带领一部分机关人员和游击队员挺身迎战。战斗中,梁雷身先士卒,英勇抗敌。经半小时激战,绝大多数干部群众安全撤出,梁雷却在最后撤出时,被敌人子弹击中,倒在血泊之中。经汉奸指认,日伪军得知这个满身是血、怒目圆睁的年轻人就是让他们闻名丧胆的八路军偏关县县长、威震雁北的抗日游击队司令——梁雷。梁雷因受重伤,无法与敌人白刃格斗,就痛骂敌人,并高呼“日寇必败” “汉奸可耻” “中国共产党万岁”等口号,恼羞成怒的敌人用刺刀将他刺死,将他的头颅用马刀割下,先后带到偏关城、清水河县悬挂示众。优秀的中国共产党员梁雷为民族、为群众、为党的事业壮烈殉国。群众进出城门,无不低头掩泣……

梁雷牺牲后,时任第二战区司令长官的阎锡山也公开发电国民政府行政院:“梁雷勇敢有为,热忱素著。”又说:“该县县城位居山麓,四面多高地,势难固守,敌军侵入后,梁县长即率同属队警,在县境内实行游击,遇敌奋勇直前,猛冲不退,以至被包围,与警员等三十余人同遭残害。”梁雷牺牲后,姚雪垠沉痛撰写《雁门关外的雷声》 《悼烈士梁雷》 等文章,分别发表在《抗战文艺》 《大公报》 上。1981年,姚雪垠又撰写了一篇跋,以示对好友的纪念。

(责编 王燕萍)

梁雷家书之一

“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①

雪垠兄:

到这里后就给你们去过一信,收到了吧?

这里现已无所谓战线,无所谓胜负,敌人的后方有我们雄厚的兵力、广大的抗日人民。我们的人民自卫队(系游击队,不是各县成千成万的人民自卫队)已成立了十一队,数队正与敌血拼。第七队昨收复了平鲁,第六队前日收复了右玉。我于十月二十五日又兼任偏关县县长及人民武装部部长,从早五时忙到晚十二时,都是做的“组织民众,武装民众,训练民众,保护生产,发动游击战争”的事。在我们游击区内,已坚决执行了我们的工作纲领,那些区域内不是已被敌占领,就是才收复回来,再不然就是与敌激战的区域。

绥远的凉城已经成了一个臭城,很远很远你就可以闻见腥臭气。朔县被敌人杀死了三千多人民。宁武城内几乎被敌人烧光……老百姓遭受敌人直接的侵害,差不多都觉悟了。他们说:“这时还不跟他②拼,到死了后再拼吗?”

我们的人民自卫军所到之处,有全家(兄弟妻子)跟着干的,有五十多岁的老头子跟着干的。各队所属的儿童挺进队、妇女冲锋队,情绪之高,意志之坚,不下于正式队员,有不少已经参加游击队,真使人奋发!

朋友,最后的胜利一定是我们的!

此致

民族革命敬礼!

阿雷

十一.十

注释:

①标题为编者所加。此信是1937年11月10日梁雷写给好友姚雪垠的。姚雪垠(1910—1999),原名姚冠三,字汉英,河南邓县人,当代著名作家。20世纪30年代,梁雷和姚雪垠两位进步青年建立了诚挚的友谊,一直书信来往不断,直到1938年梁雷牺牲。

②此处“他”指日军。

梁雷家书之二

“我们要不负这伟大的时代啊”①

老雪转后方各友:

天气越来越冷,但我们的血是一天比一天的热了,任务一天比一天重大了,工作一天比一天繁重了。

…… ……

说起汉奸,我不得不告诉你数事。在这救亡工作高度展开下,保德、五寨、河曲数县捉到大汉奸,有的是晋北的首富,真他妈的可恼,这窝混蛋狗东西,丢尽了中华民族的脸!

我兼了执法司令,杀了小汉奸甚多。連以前杀的大汉奸树德,及在平鲁组织维持会的张仪,和敌人在右玉放的县长樊玉润,共计——一会儿算不清。朋友,今后我们的游击队会杀死数百倍于所杀的汉奸数目的,然而现在算一算杀死的敌人还不足五百个。

我们领导的抗日部队有十二支队(一支队三大队,都是民众组织的),由斗争中生长起来、壮大起来(人民自卫队更多)。二次收复了平鲁,后被汉奸部队把我们的屈健(七支队队长,河南人)、柏玉生、刘明生、王屏(河南人)四位在群众中素有信仰的同志骗捕去,后到绥境逃回了,收复了右玉,保卫了偏关。在雁北各地展开了大规模的游击战,一直伸展到绥远的清〈水〉河及杀虎口外。不幸昨日传来消息,七日右玉二次失陷,我抗日游击第×支队最后退出,血战五次,死四十余人。但获俘虏四人,缴敌步枪三十余支,毙敌一百余人,队长傅生麟已亲到前线指导,现正与敌游击中。敌不敢出城一步。今日上午又传来消息,昨(九日)晚六时半平鲁二次失陷,我全城男女老幼全行〔部〕退出,已成死城。何××之骑兵军、×路军②,及抗日游击第七、六两大支队,已密切联络,进行游击战争。现敌我正激战中,偏关尚安静。

敌人是要用全力消灭雁北之抗日势力的,而他们所能消灭的不过是占领几个没人的死城。同志们,我们的坚壁清野工作还没有达到理想呢,若在短期完成了这工作,还怕他什么的鸟敌人!

今天我忙得连喝茶的工夫都没有,然而我要写封信,为的是敌人在华北喘息后,又大规模地来进攻我们了。我们是绝不惧怯、退缩、退让、逃避的!我们是要拼着头颅杀向敌人的侧方、后方去的,死的机会多着呢。告诉你们,你们要比我更千百倍努力前进!我,即若死了对民族革命是决〔绝〕无损失的。因为你们一定会因我之死而作〔做〕了更多的工作,因我之死而号召更多的同志。

雪,朋友们不让你出外,正对,但文化工作你决不要放弃。到家乡去,大干起来,我们要不负这伟大的时代啊!

遥遥地送给你们一只手,紧握起来吧,在浓烈的民族革命的空气中!

一月十日

注释:

①标题为编者所加。此信是1938年1月10日梁雷写给姚雪垠的又一封信。

②原信如此,何××是何柱国,阎锡山部将领。×路军即八路军。

猜你喜欢
雁北汉奸游击队
怀念雁北
第八章超声游击队——声能
大雁北飞又南归——寻访原红一军团供给部科员蓝勇的人生足迹
大年初一闹汉奸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肃奸初探
Effect of Hydrogen Reduction of Silver Ions on the Performance and Structure of New Solid Polymer Electrolyte PEI/Pebax2533/AgBF4Composite Membranes*
小铁道游击队(节选)
国民政府逮捕汉奸记
一本珍贵的游击队公粮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