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政者该怎么过日子

2020-03-31 13:22黄孝光
中国新闻周刊 2020年10期
关键词:主政儋州三亚

黄孝光

海南省委原常委张琦从2010年起担任地方主官,是唯一一位连续主政海南三大城市的官员。和许多地方官一样,他喜欢搞大项目。

早年,张琦曾力排众议引进“世界小姐”比赛,助推海南旅游大业;到儋州后,他斥巨资打造人工岛海花岛,填海面积达12000亩;在三亚,两年时间拆了765万平方米的“违建”,是三亚之前5年拆迁面积的近5倍。

官场上从来不乏激进的主政者,他们或许抱着青史留名的心态,或许单纯出于政绩需求,而好行大刀阔斧之舉。这些“大手笔”助力张琦平步青云,几乎两三年上一个台阶。

苏东坡曾被流放儋州,并留下一座福泽后世的东坡书院;张琦给儋州留下的却是一道“美丽伤疤”——海花岛被中央环保督察组批评是破坏生态的违规项目,造成大面积珊瑚礁和白蝶贝受损。另有受访者告诉我,填海造岛使得当地疍族人被迫告别世代生计,此类民生问题同样被无视了。

他在三亚推行的“铁锤行动”,首当其冲的也是民众权益问题。不少人原本受政策鼓励,在宅基地上盖小产权房,以接收前来过冬的北方人;张琦到后,这些房子被认定为违建而遭强拆。这场运动式拆迁也为权力寻租提供了便利。一个衍生现象是,在三亚负责执行拆迁的成了高危职业,接连数任综合执法队队长被查。

一受访者与张琦相识数十年,他为朋友从一员猛将沦为一只“死老虎”的命运唏嘘不已。“一个城市的发展,体现了主政者的意志。主政者应该精打细算过日子,但他是不计成本的。”据他的了解,张琦的行事风格简单粗暴,尤其到后期,很难再听取身边人的意见。

“大刀阔斧”与“精打细算”本不冲突。为官一任主政一方,若心里时刻装有家家户户,也不至于往深渊走去。

封面反馈

9/2020 总第939期

@蜀木坊:关于海外疫情的客观报道。国情、政治体系不同,对待疫情的方式也不一样。不要随便指责别人为什么不能“抄作业”,做好自己即可。

中国新闻周刊编辑部微博

http://weibo.com/inewsweek

《中国新闻周刊》  官方微博

http://weibo.com/chinanewsweek

读者来信

《疫情冲击下的全球供应链重组》

欧美疫情飞速发展,东南亚、南亚疫情有了苗头。等疫情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不一样的解读。如果疫情发生在其他国家,他们能应对得好吗?而换个角度想,中国之志不应该仅仅在于低端制造,而是应该瞄准高端制造和研发中心。(@zongyang)

猜你喜欢
主政儋州三亚
海南官场掀起反腐风暴
妙取喉中鱼钩
An Analysis of Zhuang Language Policy in Guangxi
儋州调声:人人都是山歌手山山水水是歌台
海南儋州:特色加品牌农业更出彩
易炼红“闯关东”
海南儋州特色农产品电商体验馆海口开张
被惯坏的三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