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县渔业养殖现状分析及对策

2020-03-31 17:55牛超
江西水产科技 2020年6期
关键词:渔业资源水产养殖

牛超

摘要:对郯城县渔业养殖层面的现状进行分析,找出问题,结合当地情况提出对策措施,促进渔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水产养殖;渔业资源;郯城

中图分类号:S96     文献标识码:A

1  渔业资源及养殖现状

1.1  水域资源

郯城县位于山东省临沂市南部,素有“山东南大门”和“鱼米之乡”之称,是全省淡水水产苗种生产大县。境内有大小河流40多条,小型水库11座,汪塘2550个,水域总面积10.8万亩,养殖水面3.1万亩。平均海拔约38 m,地势低洼,地下水丰富,水产养殖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

1.2  生物资源

郯城县水生野生动物种类繁多,池塘养殖多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自2000年以来,陆续引进白斑狗鱼、黑斑狗鱼、河鲈、梭鲈、鲟鱼、虹鳟等进行推广,养殖品种逐步向“名、特、优”迈进。

1.3  养殖现状

由于受传统养殖观念影响,全县水产养殖主体仍然以个体养殖户为主,小农生产方式持续维持着渔业生产。据调查统计,全县共有水產养殖户1350家,其中:从事四大家鱼等常规品种养殖的有1300家,养殖面积29000亩,从业人员4200多人,年产值18600万元。该类养殖主体主要是通过承包农村自然坑塘、窑场取土坑废等进行水产传统品种养殖。除少数实行精养高产外,多数受水源限制,实行粗放粗养,产量、效益较低。从事冷水鱼等特种水产品养殖的有50家,养殖面积3000亩,从业人员220人,年产值9185万元。这类养殖主体主要是通过租赁、流转土地的方式,自筹资金修建池塘发展冷水鱼养殖,养殖效益较好。

养殖情况主要体现为:以水产苗种生产为主,以成鱼养殖为辅;以分散养殖为主,以规模化养殖为辅。特色渔业养殖优势突显。

2  存在问题

2.1  小农生产户科技素质偏低

绝大多数养殖户文化程度低,专业技术和经营管理知识缺乏,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渔业发展形势需要。

2.2  产业规模化发展能力不足

养殖主体相对弱小分散,缺少有能力、有实力的龙头大户组织带动。

2.3  扶持政策支持不够

与其他农业业态相比,水产养殖缺乏扶持政策和资金扶持。水产养殖风险较大,影响产业壮大。

3  促进发展的对策措施

3.1  谋篇布局科学规划

郯城县属于临郯苍平原地区,养殖模式主要以池塘养殖为主。针对池塘分散,点多面广情况,要以全县为单位进行布局规划。结合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对农村村内及村周边池塘进行护坡、整修,实行养鱼和水上种菜综合种养模式,提高农民收入,助推乡村振兴。利用国家扶持政策,加大连片池塘开发力度,实施规划化养殖,打造产业基地。

3.2  注重渔民技术培训

应加大对普通养殖户、养殖大户、农场主、合作组织负责人的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其生产经营能力,培养和造就有文化、懂技术、善管理、会经营的新型渔业经营主体。

3.3  加大经营主体培育

培育市场主体理念,加大对养殖户现代经营意识培养;进一步制定完善现代渔业园区发展规划,搞好宜渔土地流转、科技等服务,创造经营主体发展环境;招大引强、做强专业合作社,完善业主自主经营、“合作社+养殖户+基地”等经营方式,提高经营水平;出台奖补办法,对生产达到一定规模和生产水平的养殖大户、合作组织实行奖补扶持,调动经营主体发展积极性,推进渔业经营主体的形成和发展。

3.4  完善资金扶持政策

完善和出台水产专业养殖大户、家庭农(渔)场、专业合作组织扶持政策。加强品牌建设,增加市场竞争力。在支农资金中安排一定比例用于小农生产户的发展,积极协调信贷部门,帮助解决发展资金不足问题。

猜你喜欢
渔业资源水产养殖
2020—2021年舟山渔场及邻近海域小黄鱼繁殖力现状
渔业资源基层治理的多元协调
荔波县淇江流域渔业资源发展现状分析与管理措施建议
关于北冰洋公海渔业资源管理的国际合作问题探讨
河北沿海焦氏舌鳎资源现状分析
水产养殖水体UV254和COD值相关性研究
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带来的影响与应对策略
水产养殖中病害的防治措施分析
海峡两岸海洋渔业资源联合开发与养护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