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和互联网使用对微观收入流动性的影响

2020-04-01 07:54刘纯阳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期
关键词:手机互联网

摘 要:手机和互联网作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也对我们的微观收入流动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利用CFPS2014-2016年的数据,得到结论(一)手机费用越高,个体的收入流动性越好;(二)将学习和工作视为使用互联网时比较重要目标的人,收入流动性较好。

关键词:手机;互联网;收入流动性

一、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手机的功能也越来越多样化,我们可以利用手机上网,浏览信息,查询资料等等,可以说,现代生活已经离不开手机和互联网了。手机和互联网在极大地便利了我们的生活的同时,是否也对我们的收入流动性产生一定的影响呢?本篇文章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和2016年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手机和互联网的使用对微观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期望得到有用的结论。

二、文献综述

收入流动性是衡量居民的收入在社会中的相对位置或排序变化的指标,相比于静态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系数,收入流动性动态衡量了社会实际不平等的状况,较高的社会收入流动性能够抵消掉一部分基尼系数升高的影响,反映出更高的社会公平水平。

尹恒等 (2006)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收入分配课题组1995年和2002年两次城镇住户调查数据,发现在1998-2002年间中国城镇个人的收入流动性比1991-1995年间显著下降,收入流动性的降低使得收入阶层的分化趋于稳定化。许竹青等 (2012)发现手机的浅层使用和手机的深层使用均对养鱼户的收入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同时浅层使用带来的影响呈倒U型,随着手机使用时间的增加作用减弱。

三、数据

本文的数据来自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组(CFPS)2014和2016年度进行的调查。CFPS样本覆盖25个省/市/自治区,目标样本规模为16000户,调查对象包含样本家户中的全部家庭成员。

本文使用的控制变量主要为个人层面的变量,包括性别,户口,年龄,年龄的平方项,受教育程度等。主要解释变量为每月手机费,以及互联网的使用程度。主要被解释变量为收入流动性。

四、经验模型

本文所使用的计量模型如下:

Yi=ai+bxi+cphonei+e

其中,Yi为被解释变量,即收入流动性。本文中收入流动性采用如下方法衡量:对于上一期收入后50%的人群来说,如果收入在下一期进入到了前50%,我们则称他发生了向上的收入流动,y取值为1,否则y取值为0。xi为一系列控制变量,包括性别、户口、年龄、年龄的平方项以及受教育程度。B为控制变量前面的系数。Phone代表主要的解释变量,手机使用程度和互联网使用程度,其中手机使用程度用每月手機费衡量。C为phone的系数,代表着手机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程度。

五、经验证据

(一)收入转换矩阵

五等分组的收入转换矩阵能够直观反映收入流动性,其中对角线上的数值反映了两年间处于相同收入组的比重,对角线上的数值越高,收入流动性就越低。本文首先将手机费用分为高手机费用组与低手机费用组,分别比较他们的收入流动矩阵,以为手机使用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提供直观感受。

高手机费用组从收入底层(阶层为5)上升到较高收入组的概率55%,高于低手机费用组的概率53%。从收入底层(阶层为5)上升到收入顶层(阶层为1)的概率15%,高于低手机费用组的概率11%。可见,高手机费用组的收入流动性较低手机费用组要好一些,手机费用似乎与收入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手机费用越高,收入流动性越好。

(二)计量回归结果

我们对计量模型做ols和probit回归,可以得到,手机费用对收入流动性有正向影响,且在10%条件下显著。除此之外,受教育程度对收入流动性有正向影响,且在5%条件下显著。性别和户籍也对收入流动性有显著影响,其中,非农业户口者比农业户口者收入流动性要好,男性比女性收入流动性要好。

为了进一步检验互联网对收入流动性的影响,本文利用CFPS问卷中关于互联网使用的5道题目及其结果进行OLS回归,五道题目分别是“一般情况下,您使用互联网时,下列目标对您有多重要”“1表示非常不重要,5表示非常重要”,目标分别是学习,工作,社交,娱乐和商业活动。

从回归结果可以得到,将学习和工作视为使用互联网时比较重要的目标的人,收入流动性越好,同时,受教育程度变量变得不再显著了,这意味着互联网作为新时代下人们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手段,已经能够弥补一部分因为受教育程度不足带来的劣势,因此,如何正确且高效地使用互联网来获取信息,便成为人们提升收入流动性的一条重要途径。

六、结论

本文通过一系列的计量回归,得到如下两个结论:

手机费用的高低与收入流动性呈正相关关系,手机费用越高,收入流动性越好。由于手机费用体现了手机使用的程度,所以手机的使用能提高个体的微观收入流动性。

互联网作为获取信息和知识的重要渠道,能够弥补受教育程度的不足带来的劣势,提高个人的收入流动性,前提是要将学习和工作视为使用互联网的重要目标。

参考文献:

[1]尹恒,李实,邓曲恒. 中国城镇个人收入流动性研究[J]. 经济研究,2006(10):30-43.

[2]许竹青,陈洁. 手机使用对我国养鱼户收入和销售价格的影响的实证研究——基于内蒙古和安徽两地的300份调研数据[J]. 兰州学刊,2012(01):89-94.

[3]严斌剑,周应恒,于晓华. 中国农村人均家庭收入流动性研究:1986—2010年[J]. 经济学(季刊),2014,13(03):939-968.

[4]尚娟,王璐. 基于CHNS数据的城乡居民收入流动性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2013(12):4-14+27.

作者简介:

刘纯阳(1996-),籍贯湖北,女,中央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经济学,

猜你喜欢
手机互联网
智能手机时代隐私权的保护
苹果手机黑产案件侦查与法律适用研究
例谈没收手机引发的师生矛盾冲突
关于高校体育课堂“手机”现象的思考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