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与高中地理教学的有效结合

2020-04-02 08:23邓楚云
师道·教研 2020年3期
关键词:一带信息化信息

邓楚云

信息化高度发达的现今,中学学科教育的内容与教育的手段离不开互联网信息与技术,在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号召下,信息化建设如何与高中地理课堂的教与学有效结合,值得一线教育者去探讨。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与高中地理教学有效结合的重要性

1.打造一带一路下的信息社会概述

信息化是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促进信息交流和知识共享,提高经济增长质量,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历史进程。一带一路其中一个内容就是将我国打造成为信息社会强国。所谓信息社会,就是一个以人为本、具有包容性和面向全面发展的社会。在此信息社会中,人人可以创造、获取、使用和分享信息和知识,使个人、社会和各国人民均能充分发挥各自的潜力,促进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提高生活质量。现今社会信息覆盖度之广,影响力之深刻,加快信息社会建设对现在乃至未来社会都是一项重要课题,而国家对信息化的重视与建设从国家发布的《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中可见一斑。

2.学习身边的地理

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培养现代公民必备的地理素养,多关注国内外的热点问题,拓宽视野,了解世界的最新动向。无论是世界还是我国都在经历着一场信息化带来的重大变革,据《2017全球、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称,2017年全球信息社会指数(Information Society Index,简称ISI)为 05748,较上年提升 296%,仍处在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过渡的转型期。2017 年中国信息社会指数为 04749,较上年增长 460%,在全球 126 个国家中排第81位,比上年升2位;在55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排第 35位,比上年升1位;在亚洲35个国家中排第19位,与上年相同,无论是公民的日常生活还是社会生产都离不开信息。一带一路是国家继古开今的一项伟大工程,作为高中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接班人,洞察国家的导向是非常有必要的,所以高中生了解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信息化建设也就势在必行了。要树立全球观。教育与国家和世界接轨,这个也是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3.顺应高考考纲要求

结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考试范围与要求,我们不难发现许多与数字化一带一路相吻合的部分,如人文地理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中的工农业生产、高技术工业、交通运输,其中最突出的是区域地理中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说数字化一带一路是建设数字地球的其中一部分。从众多的地理试题中,都可以发现以信息化为背景的题材屡屡呈现。特别是近两年来全国高考卷综合题有向人文地理靠拢的趋势,2018年全国文综卷的36题就考了中俄能源合作,2019年的36题考的是澳大利亚的传统汽车产业没落,连续两年考的都是传统工业,而对于信息化此类的高技术工业与产业升级尚未考察,由此推测这很可能是一个潜在的考点。

4.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需要

在大数据时代出现了一个新名词:“智慧城市”,它是一种新的理念,新的管理模式。智慧城市的理念是充分运用信息和通信技术手段感测、分析、整合城市运行核心系统的各项关键信息,对包括民生、环保、公共安全、城市服务、工商业活动在内的各种需求做出智能的响应,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 教育事业作为城市服务的一部分,自然也需要智慧管理,所以现代化教学需要信息技术为手段来提高课堂效率,推动教育变革,实现“智慧课堂”。一些发达国家,非常重视这一点,如新加坡的智慧国计划。智慧国计划自启动至今,新加坡多次举办了促进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活动,如举办惠普创新 IT 奖、TQ 网站设计比赛等活动。我们也可以借鉴他们的做法,引起大家对教育信息化的重视。

二、信息化教育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一带一路信息化建设的广泛性与学生知识面的狭隘性共存

一带一路的信息化牵涉到民生的方方面面,如日常的电子通讯技术,通讯部门与通讯设备,计算机技术与互联网的建设等,即ICT(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的基础、应用与产业,是衡量一个地区信息化水平的重要指标,而涉及产业有电子商务、网络物流、旅游、跨境贸易等等。虽然目前我国家庭办公网络以及手机通讯水平在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都非常普及,中学生可以了解到的信息量比任何一个年代都要大,但也不能否认在课程安排紧张且无适当指引的情况下,他们接触到的都是很皮毛的东西,涉及面也不全,更说不上提升。就地理学科而已,其本身就是一门边缘学科,而这里提到的信息化建设也是渗透了多门学科在内,对学生的综合学科素养要求比较高。

2.高中地理教材中的信息化教育参差不齐

人教版、中图版、鲁教版和湘教版是国内使用率最高的几个地理版本,关于信息化的建设这一部分的内容,现行高中地理教材各大版本是这样呈现的:中图版必修二第三章的地域联系中用了一定的篇幅介绍了国际互联网。鲁教版必修二第四单元中的现代通信介绍了邮政通信与电信通信、国际互联网、交通与通信等,在必修三中的走进“数字地球”中出现了“数字校园”的概念,还提到了“未来的地理”,这里不难看出想象AR技术在未来教学中运用的影子。各大版本在必修中工业的地域联系、高新技术、3S技术中都或多或少地提及到互联网与现代通信技术,而所有版本的选修7就专门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应用,然而目前全国卷的选修只考环保与旅游,所以基本上学校不订选修7课堂也不学。对比之下鲁教版关于信息化的呈现比其他版本要多,中图版次之,人教版和湘教版最少。

3.辅助地理课堂教学的信息化建设手段停滞不前

教师在地理课堂上利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是很常见的事情,目前主要有多媒体教学,而使用最广泛、最便捷的也是最久的就是PPT了,此外还有视频音频教学,还有flash动画等。很明显对于地理这门学科来说,前面提到的工具是远远不够的,如人文地理的各种数据处理需要图层叠加,又如复杂的气流运动,抽象的天体运动等则要耗费大量的空间想象能力,目前来说这些问题都没有得到很好的处理。GIS的基础平台软件虽然有很多,例如ArcView、ArcInfo、ArcGIS、GeoStar、MapGIS、SuperMap等,但是這些软件一般都是面向专业用户的大型商业软件,而二次开发的用于辅助基础地理教育的GIS应用软件还很少,目前仅有“清华同方电子教学地图编辑系统”和超图SuperMap)公司的“超级地图”是专门为基础地理教育而开发的应用系统,但是这两款GIS辅助地理教育系统亦有弊端,算不上真正的GIS辅助教学,无法起到真正的促进作用。而3D地图定位技术Google Earth则可以查询大量的卫星图片,是时下比较热门软件工具,能模拟数字地球,但也有前提就是要在网络环境下进行。在《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地理课程设计》一文中作者提到了使用AR技术辅助地理教学,这可以很好的解决自然地理的空间抽象思维难题,如天体运动和大气运动。文章还提到的Universe Sandbox2 软件(又名宇宙沙盘),笔者查了一下该软件目前更多的是玩家作为游戏在使用,光是软件大小就要2G,对设备要求比较高,国内很多的中学校园硬件达不到要求,AR技术要在中学校园推广之路仍漫漫。

三、问题的解决

1.关注时事培养地理信息素养

学生平时学习任务比较重,对社会的了解相对较少,教师可以鼓励他们多关注时事杂志,多看新闻报道,课堂上也可以渗透讨论时事热点,增长学生的见闻,同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近来很多中学开展观看《新闻周刊》活动,聚焦一带一路,如合作共赢:数据互联互通,打造信息通道,共建“一带一路” 共享丰硕成果,还有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现状等前沿进展等等报道。在信息爆炸的年代,互联网信息充斥着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在有限的时间里选取有用的地理信息也是一项不容易的任务。

2.加强校园信息化建设

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正处于初步应用融合的阶段。在我国应试教育这一大环境下,信息技术教育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直接导致了中小学教育信息化设备利用率低、资源应用方式不恰当等问题。很多时候情况也是如此,基于种种原因学校的资源错置,配备的资源用不上或者使用率较低,如地理室里的球体投影仪等等。针对这些现象还得要教育部门和学校重视,做到上下有效沟通,因需购置。事实上绝大多数教师都能灵活地使用计算机,能较为熟练地操作office等办公软件,但如何有效地整合信息用来支持课堂教学目前还是处于不断探讨的阶段,这需要教育部门和学校提供一定的有效培训与指导。教师所需要的不只是一次基本的快速电脑操作课程,他们需要得到的是如何应用最好的工具支持最佳形式教学的指导。

责任编辑邱丽

猜你喜欢
一带信息化信息
“一带一路”我的梦
ДОВОЛЬНО ЗАПРЯГАТЬ,ПОРА ЕХАТЬ!
数说“一带一路”这5年
“走出去”能否搭上“一带一路”这趟车?
信息化是医改的重要支撑
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