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素质的培养策略

2020-04-03 13:29郭立增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20年2期
关键词:问题策略高中美术审美能力

郭立增

【摘要】为了适应现阶段高中美术的教学要求,必须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感染力,实现学生美术知识事业的开拓,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美术知识元素,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这需要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追求艺术美的欲望;需要教师就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分析,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顺应现阶段高中美术的教学要求。

【摘要】为了适应现阶段高中美术的教学要求,必须充分发挥美术学科的教学感染力,实现学生美术知识事业的开拓,使学生能够接触到不同的美术知识元素,实现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这需要教师综合应用各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追求艺术美的欲望;需要教师就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分析,进行教学方法的创新,顺应现阶段高中美术的教学要求。

【关键词】高中美术  审美能力  创新能力  问题策略

为了提高高中美术教学水平,必须就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及学习能力状况展开分析,针对学生的审美水平及艺术情操,制定相应的教学方案,解决美术教学中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审美及创新素质,实现学生身心的全面性发展。

一、高中美术教学问题

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并没有充分意识到美术科目的积极教学作用,难以实现美术教学与学生成长规律的结合。有些教师甚至认为美术教学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意义。受到传统教育环境的影响,有些教师并没有意识到美术教学的实际作用,导致学生对美术知识学习存在诸多的认知误区,这不利于美术教学的可持续性开展。受到传统应试环境的影响,很多学校的教学管理体系并不健全,很多学校更加注重传统科目的学习,缺乏严谨性的美术教学管理方案。在美术教学及课程评价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态度不够严谨,不能从教育的真正目的出发,难以实现课程设置与学生学习成果考核的有效性结合。很多教师缺乏科学性、专业性的教学手段,不能从美术专业的角度出发,进行美术知识体系的设计,这不利于提高学生对美术学科的学习兴趣。

二、高中美术教学的创新手段

1.遵循美术教学的艺术性原则。美术课是艺术课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必须遵循艺术性的教学原则,避免教学内容的理性化及知识化,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高中美术教学不同于初中课程教学,需要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教给学生更多的美术知识,从而提高美术课的教学效果。在美术艺术性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以发现美的眼光,学习相关知识概念,培养学生良好的艺术学习能力及习惯。

2.师生关系的营造。为了创新现阶段高中美术的教学手段,必须营造融洽性师生关系,为学生的美术教学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这需要教师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主人翁意识,提高知识的讲解水平,降低学生对课本的依赖性。在和谐性师生关系的营造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美术课程知识的学习兴趣,要注重与学生的交流过程,这需要教师积极做好教学引导工作,提高学生对美术知识的认知水平,实现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在和谐关系的营造关系中,教师要应用分层次的教学方法,有些学生的美术知识基础较弱,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给予积极的鼓励;有些学生的美术基础较好,针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引导其学习深层次的美术知识,开拓学生的美术视野面。

3.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设计。通过对教学目标的设计,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水平。这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进行教学目标的合理性设计,提高美术课堂的教学活力,要充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效果,就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进行教学目标的动态性调整。在美术知识内容的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讲解美术知识的功能。在教学实践中,充分贯彻过程性的目标设计原则,实现教学内容与教学目标的结合。

4.教学内容的优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的合理性设计。积极应用生活中的实例展开美术教学,生活是艺术性的生活,美术知识源于生活实践,在教学内容的调整过程中,教师需要从生活实际出发,灵活选择生活中的美术知识,比如艺术品购置、房间装饰等,提高学生对现实生活的真实感受,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内容的优化过程中,需要就生活化问题展开引导,积极讲解与美术相关的小故事,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审美功能,实现学生知识视野面的开拓,引导学生就相关美术知识展开思考及讨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这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内容的调整。

5.學生自主学习意识的激发。为了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及创新性素质的培养,教师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学习意识,引导学生积极展开思考,充分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学生的主体学习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美术知识学习习惯。这需要进行合理性教学情景的激发,实现学生美术学习氛围的激发,突破传统教学资源的限制,进行美术欣赏教学方案的优化,摆脱传统课本教学的局限性。在学生自主性学习意识的激发过程中,需要进行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更多的美术作品,实现多元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切实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在多媒体技术的应用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艺术作品欣赏的角度出发,做好美术知识的讲解工作,充分利用音视频、图片等手段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掌握相应的美术知识。比如,在陶瓷艺术知识的教学中,教师要转变传统的美术教学方法,以满足学生的学习要求。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为学生充分展示我国古代精美工艺的艺术美感,为学生呈现一系列的纺织品、瓷器、青铜器等,为学生讲解典型性的桥梁、园林等建筑,切实提高学生的美术注意力,实现美术教学效果的提高,使学生更多地了解我国的美术历史进程,真正提高学生的学科学习兴趣,适应现阶段课改的要求,增强学生对美术艺术的感知能力,增强学生美术学科的学习欲望及兴趣。

6.学生审美想象力素质的培养。在高中美术教育过程中,需要遵循循序渐进性的原则,实现学生审美想象力及创新力的培养。这首先需要明确现阶段美术教学的重难点,提高学生人文艺术鉴赏能力,挖掘学生的美术学习潜能,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发展。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充分提高学生的审美及绘画能力,这涉及到各类的绘画技巧,与其他学科知识相融合,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实现学生美术人文知识的积累,引导学生理解美术与自然的联系,切实增强学生的美术创造性,充分发挥美术教学的独有功能,实现学生素质的全面性发展,这需要就高中美术教育展开科学性的定位,以审美教育为中心,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实现基础知识及课外知识的教学,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及创新能力,保障美术艺术教学的实用性。这需要教师积极组织各类的美术教学活动,实现学生感官系统的激发,通过对美术物象的观察,再现美术作品的涂色、装饰、添画等过程,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想象力,引导学生利用各种色彩表达自己的感受,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力。这需要引导学生观察及欣赏身边的美术艺术,实现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根据本地区的教学状况,进行教学内容的适当性补充,引导学生积极展开鉴赏,引导学生用心观察身边的美术知识,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力,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及实践能力。

三、结语

为了适应现阶段高中美术教育工作的要求,必须采取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美术知识学习兴趣,实现其美术想象力及创造力的增强,这需要教师形成与学生的良好互动关系,扩展学生的美术知识面,实现学生美术素质的全面性发展。

参考文献:

[1 ]曹朋.高中美术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 ].读与写,2016,(06).

[2 ]韩汀,何富荣,李洁.论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 ].科技经济导刊,2016,(27).

[3 ]李悦.在高中美术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探究[J ].中国校外教育,2016,(33).

猜你喜欢
问题策略高中美术审美能力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的策略研究
高三数学“先考后教”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新课改后的高中美术教学反思
谈高中美术鉴赏教育中审美价值的研究
民间剪纸在高中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