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作用

2020-04-05 14:36熊梅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行为

熊梅

【摘  要】目的:评价口腔健康教育对于改善儿童口腔卫生情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120名儿童,使用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60名/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对比两组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评分和行为。结果:观察组刷牙能预防牙龈疾病、甜食能导致龋坏、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病、使用含氟牙膏和每天至少刷牙两次率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改善儿童口腔卫生情况,提升儿童的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值得予以临床使用和推广。

【关键词】口腔健康教育;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行为

【中图分类号】R78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035-02

近年来,龋病患病率不断提升,严重威胁我国儿童的口腔健康情况。口腔健康教育是健康教育的分支之一,通过为儿童进行健康保健知识的传播,帮助儿童更好的建立口腔保健知识,提高儿童的口腔保健能力。为评价口腔健康教育在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中的效果,选择我院接诊的120名儿童展开以下研究。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接诊的120名儿童,儿童的接诊时间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在奇偶法下分为对照组(60名,不进行干预)和观察组(60名,接受口腔健康教育)。

对照组,男性儿童34名,女性儿童26名;儿童的年龄范围在3-5周岁,平均年龄是(4.43±0.34)岁。

观察组,男性儿童35名,女性儿童25名;儿童的年龄范围在3-5周岁,平均年龄是(4.32±0.21)岁。

两组儿童的资料相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未接受过正畸治疗;(2)儿童及其家属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曾接受过口腔教育的儿童;(2)接受过涂氟治疗的儿童。

1.2 干预方法

对照组不进行干预,观察组接受口腔健康教育,健康教育的时间为6个月,采用宣传画、视频、口腔卫生保健手册的方式进行教育。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在于如何正确刷牙,其方法是—由前向后,由外向里,刷上牙时由上向下刷,刷下牙时由下向上刷,刷咬合面时先来回横刷几遍,刷去牙齿表面的污垢,再上下来回竖刷,清除牙缝里的残留物。让孩子注意横刷时用力轻,竖刷时稍加力。刷牙的重要性:儿童6月龄至6岁时的牙列叫乳牙列,乳牙列的缺失,小则影响咀嚼功能、影响恒牙的发育萌出;大则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发音、面型等。频率:由家长进行监督,刷牙次数一般主张早晚各一次,并在每餐后辅以漱口,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2-3分钟。牙刷和牙膏要选用儿童专用的产品,牙刷的选择一定要以毛刷柔软和刷头小巧为主,牙刷要2-3个月后更换一次。告知学生口腔清洁的意义[1]。指导学生在刷牙过程中,告知学生需要定期进行口腔检查,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鱼类等对牙齿有益的食品,睡前不要吃糖、软粘的食品、饮食平衡等等[2]。每半年到儿童保健门诊做一次检查,专业医师将指导涂氟防龋的方法。

1.3 观察指标

观察2组儿童口腔认知和行为情况:包括刷牙能预防牙龈疾病、甜食能导致龋坏、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病、使用含氟牙膏和每天至少刷牙两次。

1.4 统计学分析

120名儿童数据在确认无误后,输入统计学软件SPSS20.0进行处理,计量数据(均数±标准差)采用t检验;计量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差异性比较,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口腔认知和行为情况如下:刷牙能预防牙龈疾病(44/60)、甜食能导致龋坏(43/60)、含氟牙膏能预防龋病(42/60)、使用含氟牙膏(50/60)、每天至少刷牙两次(45/60)分别为73.33%、71.67%、70.00%、83.33%、75.00%。

对照组,口腔认知和行为情况如下:刷牙能预防牙龈疾病(54/60)、甜食能导致龋坏(32/60)、含氟牙膏能预防龋病(25/60)、使用含氟牙膏(29/60)、每天至少刷牙两次(19/60)分别为90.00%、53.33%、41.67%、48.33%、31.67%。

观察组口腔认知和行为情况(包括刷牙能预防牙龈疾病、甜食能导致龋坏、使用含氟牙膏能预防龋病、使用含氟牙膏和每天至少刷牙两次)优于对照组,(见表1)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比较两组儿童的口腔认知和行为情况 {n(%)}

3 讨论

口腔健康问题与人类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具有重要联系,儿童阶段是口腔卫生健康观念和口腔健康行为的养成期,在该阶段开展口腔健康教育对于其儿童口腔健康情况具有重要意义[3]。现阶段,我国儿童恒牙患龋率虽然较低,但是儿童整体的口腔卫生情况较差[4]。针对口腔健康问题,不能消极等待,等到疾病患病后再进行治疗,需要防患于未然,通过预防的方式提升口腔内部健康情况,降低口腔疾病和龋齿发生率。

为了更好的提升儿童口腔健康情况,需要采用口腔健康教育。学校是展开口腔健康教育的重点场所,可以更好的完成口腔健康的集中教育,采用集中管理和监督的方式保证教育效果[5]。通过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改善儿童的口腔卫生状况。此外,联合儿童的家长可以更好的保证效果,家长对儿童的饮食和口腔保健起到重要的监督效果。口腔健康教育可以的提升儿童口腔健康意识,提升其口腔保健能力,改善儿童的不良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以此更好的预防和控制口腔疾病。

根据研究数据显示:观察组口腔卫生认知和行为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充分证明:口腔健康教育可以更好的改善儿童口腔卫生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儿童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效果确切,可以在儿童口腔卫生保健中进行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陶雪梅,张丽婷,张春瑾,等.基于照护者跟踪式口腔健康教育对混合牙列期儿童的影响[J].护理研究,2018,32(3):419-423.

[2] 张燕,史胜利,李京文, 等.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状况及其知识、行为的影响价值分析[J].河南预防医学杂志,2018,29(12):893-894,903.

[3] 陶麗敏,薛曹怡,刘成军.家长健康教育对儿童口腔健康知识与行为的影响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7):314.

[4] 杨梅,吕健,辛秉昌, 等.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作用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4):4-5.

[5] 高薇,刘洪,严俊,等.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卫生状况、口腔健康知识和行为的效果研究[J].护理研究,2015,(2):220-221,

猜你喜欢
行为
优化师生互动行为 提升数学课堂品质
山西省大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认知与行为倾向的调查分析
幼儿教师职业礼仪之我见
浅析“无意识理念”在城市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危险驾驶行为犯罪化研究
见义勇为行为中的民法学问题研究
“低头族”大学生的心理行为研究
社区老年人跌倒认知和行为调查与分析
儿童玩具设计要素
反腐败从正人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