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的表达

2020-04-05 21:42赵凤志王晓芬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胎膜早破

赵凤志 王晓芬

【摘 要】目的:探讨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白细胞介素8(IL-8)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和三者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胎膜早破孕妇血中MMP—9、IL—6、IL—8进行检测,以60例正常孕妇做对照组,产后均取胎膜组织做病理。结果:(1)研究组绒毛膜炎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56.6%vs10%)(2)研究组患者血清MMP—9、IL—6、IL—8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孕妇血清中MMP—9、IL—6、IL—8可作为监测胎膜早破合并绒毛膜羊膜炎的指标。

【关键词】胎膜早破;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8;绒毛膜羊膜炎

【中图分类号】R7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29-01

胎膜早破是产科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对母婴可造成巨大伤害,明确病因有助于对胎膜早破的发生机制提供理论依据,对临床早期诊断及正确处理胎膜早破有实际指导意义,从病因出发,及时治疗可大大减少对母婴的危害,降低围产儿发病率及死亡率,有利于产妇的分娩[1]。胎膜早破病因复杂,至今未完全明确,但大量文献表明,基质金属蛋白酶9、感染与胎膜早破的发生有关,因此联合检测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探讨其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的表达及具有一定的临床指导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承德县医院2019年1-12月住院妊娠满28周的胎膜早破孕妇100例,为研究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未临产而选择性剖宫产的正常孕妇100例为对照组。抽取孕妇周围静脉血,检测血清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9、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的含量,通过比较胎膜早破孕妇与正常孕妇血清中基质金属蛋白酶9、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的水平,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与非足月胎膜早破三者表达是否相同,胎膜早破与正常孕妇血清中三者表达是否相同及三者之间的相关性。同时检测产后胎膜组织,送病理检查确定有无感染,探讨足月胎膜早破与非足月胎膜早破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探讨三者与绒毛膜羊膜炎的关系。

研究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孕妇血清中的MMP-9、IL-6、IL-8的水平,指标检测及操作严格按照试剂盒说明书操作步骤进行。并选取研究组和对照组胎膜组织送病理检查以明确有无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从而证实MMP-9、IL-6、IL-8的水平与胎膜早破及绒毛膜羊膜炎的相关性。实验数据按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2.0统计软件包进行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检验水准为α=0.05。

2 结果

2.1研究对象基本特征的比较,经方差分析,病案组研究对象的平均年龄为29.67±3.72岁,对照组的平均年龄29.55±4.85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案组孕周为39.0±1.92周,对照组孕周为39.43±2.0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2各组孕妇血清MMP-9,IL-6,IL-8水平比较,胎膜早破的孕妇MMP-9为413.28±18.43 ng/ml,对照组为203.14±96.06 ng/ml,胎膜早破孕妇IL-6为0.63±0.25 ng/ml ,对照组0.33±1.17 ng/ml ,病案组IL-8为823.0±4.21 ng/ml,对照组为237±65.74 ng/ml。病案组孕妇的MMP-9,IL-6,IL-8比对照组孕妇水平明显增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MMP-9,IL-6,IL-8水平与感染有关,且呈正相关,对预防有指导意义。

3 结论

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MMP-9、IL-6和IL-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MMP-9可能引起胎膜中胶原蛋白的降解,经过生化反应及细胞因子IL-6和IL-8作用,不能维持正常胎膜的平衡状态,导致胎膜早破的发生。患者血清MMP-9、IL-6和IL-8水平与感染程度呈正向相关,感染越重,三者水平越高。

4 讨论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种可以调节细胞外基质的含量和结构,为能降解细胞外基质中所有蛋白成分的锌离子或钙离子依赖型内肽酶,与胎膜破裂有十分密切的关系[2]。而MMP-9可引起胎膜中胶原蛋白的降解,可能是胎膜破裂的重要原因。

感染是胎膜早破发生的另一重要因素。感染发生时,大量炎细胞将产生更多的IL-6和IL-8,这些炎性细胞主要是通过释放溶酶体酶,从而使胎膜组织变性、坏死以及张力下降,引发胎膜早破。白细胞介素6(IL-6)属于有单核细胞、内皮细胞、巨噬细胞等产生的炎症细胞因子,参与机体炎性反应和创伤愈合[4]。白细胞介素-8(IL-8)是一种多效应细胞因子,是一个重要的炎性介质和免疫调节因子,为中性粒细胞趋化和活化因子,可趋化和激活中性粒细胞,并参与调节白细胞与内皮细胞的黏附过程,参与机体的炎性反应和创伤愈合,被认为是介导宫内感染的炎性介质。[5]MMP-9降解胶原蛋白引起胎膜破裂,同时又能激活炎性因子,诱发感染,使炎症反应加剧,二者形成正反馈调节。

综上所述,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在胎膜早破孕妇血清中的含量,分析基质金属蛋白酶9、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及白细胞介素8与胎膜早破的关系,对于早期诊断和处理胎膜早破以及是否合并绒毛膜羊膜炎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 刘志敏,周总光。基质金属蛋白酶的结构、功能和调节。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02,19(4):680-683.

[2] 乐杰,谢幸,林仲秋等.妇产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37.

[3] 漆洪波,吴味辛.重视未足月胎膜早破的研究[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1):3-6.

[4] 潘微玉.C-反应蛋白诊断胎膜早破并发感染的临床意义[J].北方药学,2012,9:(5):59.

[5] 黃莺,孙海燕,李小英.胎膜早破孕妇血清白细胞介素-6、细胞粘附因子-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4):58-59.

猜你喜欢
胎膜早破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检测在胎膜早破宫内感染诊疗中的价值
盐酸利托君对112例早产胎膜早破新生儿结局的影响
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孕妇不同时间引产的效果观察
胎膜早破孕产妇的临床护理方法及效果
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分娩和治疗
B族溶血链球菌感染对胎膜早破、妊娠结局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