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修复患者采取二氧化锆修复体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4-05 21:42何薇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口腔修复

何薇

【摘 要】目的: 探究于口腔修复中采取二氧化锆修复体临床有效机制分析。方法: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单位口腔科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课题开展时间在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共计86例,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均分小组,43例分设对照组,予以常规修复,43例分设实验组,予以二氧化锆修复。结果:实验组患者口腔修复仅1例表现C,B/A等级患者为3/39,对照组患者口腔修复4例表现C,B/A等级患者为14/25,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其咀嚼效率及咬合力等指标均大于对照组指标,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结论:二氧化锆修复体于口腔修复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利于改善患者牙龈健康。

【关键词】口腔修复;二氧化锆;修复体

【中图分类号】R4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33-0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不断提高,人们对口腔健康关注度提高,推动临床口腔科不断发展。牙齿缺失、变色及牙体损坏为临床口腔科常见疾病,既往临床医学发展限制,多采用金属烤瓷进行修复,因修复体为金属,稳定性高,但持久度较差,易出现变色等情况;且因为金属颜色严重影响口腔修复美观,临床应用价值受限[1]。随着临床口腔学不断发展,医疗器械的完善,二氧化锆修复体被应用到口腔学中,作为口腔修复新材质,其美观性更高,具有极高的稳定性,不易出现变色及崩坏情况,持久度较高,受到临床医学及患者的一致认可[2]。本研究笔者为了深化推动口腔发展,选取口腔修复患者进行平行分析,旨在探究二氧化锆于临床应用的有效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课题观察对象为笔者单位口腔科收治的口腔修复患者,课题开展时间在2017年11月到2019年12月,共计86例,依据口腔疾病:12例表现为四环素牙,13例表现为牙间隙过大,14例表现为氟斑牙,18例表现为牙体病变,12例表现为牙体形态异常,14例表现为牙釉质缺损;模拟随机抽签模式均分小组,43例分设对照组,男女20:23,年龄均值(32.02±1.02)岁;43例分设实验组,男女19:24,年龄均值(33.17±1.14)岁;假设校验2组客观基线资料(P>0.05),具有后文比对价值。

纳入原则:(1)86例患者均接受口腔修复,知情课题研究;(2)就本课题上报笔者伦理委员会,经审核后开展。排除原则:(1)牙齿过紧、反牙合畸形;(2)患有牙周炎患者;(3)合并肝肾心功能障碍。

1.2方法

实验组患者开展二氧化锆修复体,谨遵口腔修复原则进行操作,要求制备的斜面肩呈直角,需避免修复体折断,主要保护颈部,缓解修复体对牙组织的刺激,予以基牙清理,对表面附着的污染物进行清理,采用粘合剂,进行光照,提高表面粘附情况,对多余的粘附物质进行清除,避免磨损正常组织;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修复,予以镍铬合金烤瓷修复,其操作原理同实验组;于修复之后加强口腔健康指导,指导患者定期进行牙间隙清理,定期进行复查。

1.3评价标准

采用随访追踪方式,观察患者修复后6个月,其修复有效情况,若患者牙本质及牙釉层暴露,重度磨损,疗效评估等级为C;若患者牙体组织与修复体之间表现不连续,未暴露牙本质及牙釉层,无中度磨损,疗效判定为B;若患者牙体与修复体之间完美契合,无磨损,疗效判定为A[3];采用口腔功能指标,对患者修复后咀嚼效率及咬合力进行量化评估。

1.4统计学分析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假设校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2组修复有效机制分析

實验组患者口腔修复仅1例表现C,B/A等级患者为3/39,对照组患者口腔修复4例表现C,B/A等级患者为14/25,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修复有效机制分析[n/%]

2.2 2组口腔功能比对

实验组患者其咀嚼效率及咬合力等指标均大于对照组指标,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口腔功能比对[A]

3 讨论

既往临床选择口腔修复材料时多采用金属、镍铬合金烤瓷等,其修复材料质地硬,具有一定耐磨性及稳定性,但是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差,与牙组织接触后对周围软组织进行物理压迫,金属物质具有电化学腐蚀情况,长时间使用对牙龈健康具有一定影响,持久性较差[4]。二氧化锆修复体具有耐腐蚀、耐磨损及耐高温等优势,其组织相容性较好,材质不会对牙龈造成刺激,临床使用不会导致过敏等情况的发生;且二氧化皓材质颜色更加趋于正常牙齿健康色,对牙齿美观无影响,患者接受程度更高[5]。本研究表明,实验组患者口腔修复仅1例表现C,B/A等级患者为3/39,对照组患者口腔修复4例表现C,B/A等级患者为14/25,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其咀嚼效率及咬合力等指标均大于对照组指标,经假设检验表意义(P<0.05),数据显示,二氧化锆组修复效果更佳。

综上,于二氧化锆修复体口腔修复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利于改善患者牙龈健康。

参考文献

[1] 张记.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的咀嚼能力的影响及其应用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杂志(电子版),2019,6(11):71-72.

[2] 杨致芬.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14):27,29.

[3] 王晓丽.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28):64-65.

[4] 张野.口腔修复中应用二氧化锆修复体对边缘密合性及口腔功能的影响[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8,31(14):2134-2135.

[5] 刘连红.二氧化锆全瓷技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7):13,16.

猜你喜欢
口腔修复
牙齿残根保存修复与拔除后种植修复的临床效果对比
口腔修复中磁性附着体的临床应用
在口腔修复中正畸治疗的临床应用探讨
牙周整复术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研究
分析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
预成纤维桩或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疗效评估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临床应用研究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试谈口腔修复与治疗方法
磁性附着体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