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内科不同层次学员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

2020-04-05 21:42万海翠秦小梅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管理效果呼吸内科管理措施

万海翠 秦小梅

【摘 要】目的:分析和探讨呼吸内科不同层次学员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 方法:在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期间,选取我院呼吸内科科室学员46名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3名学员,对照组学员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观察组学员采用分层次带教模式,观察两组学员的培训效果。 结果:观察组学员的护理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水平也明显高于对照组,投诉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值<0.05)。 结论:呼吸内科不同层次学员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十分显著,能够有效的提升学员的护理水平,提升患者对其护理的满意度水平,值得实施。

【关键词】呼吸内科;不同层次学员;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措施;管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41-02

前言:

呼吸内科是医院必备的科室之一,慢阻肺、肺心病、支气管哮喘等疾病都是在呼吸内科进行治疗【1】。呼吸内科疾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因此治愈难度较大,而治疗过程当中的护理干预手段也尤为重要。护理人员在刚接触护理工作时,往往不知从何做起,因此对于护理新生的教学模式也非常关键【2】。本文将对呼吸内科不同层次学员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措施和管理效果进行分析,详情如下。

1 资料及方法

1.1 资料

在本院呼吸内科科室选取学员46名进行研究,选取时间为2018年2月至2019年2月,采用随机且平均的分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23名学员,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男:2名,女:21名;平均年龄:(23.6±0.9)岁。

【观察组】:男:3名,女:20名;平均年龄:(23.5±0.8)岁。

组间资料对比,p值>0.05。

【纳入标准】:①所有学员都是刚毕业新生,之前未参与过任何科室的护理培训。②所有学员对于研究内容知晓,并且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①相关资料不全,无法参与分析和统计者。②依从性低或者配合度不高者。

1.2 方法

1.2.1对照组学员:传统的临床带教模式。

1.2.2观察组学员:分层次带教模式。①岗前。对学员进行公开课培训,包括环境的熟悉,病区和办公室的分布,无菌室和病区的相关规章制度,各个护理岗位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等,做到对呼吸内科科室的充分了解,帮助学员快速的进入护理角色。②实习期。对学员进行一对一的带教模式,由护士长统一进行分配,根据不同学员的学习能力等进行分配,尽量做到公平、均匀。带教老师分为高级职称、中级职称和初级职称,将学员按照学历分为硕士生、本科生、专科生,一一对应,进行分组:初级组,中级组和高级组。③初级组,带教老师主要教学员基础护理知识以及操作;中级组学习生活护理,高级组学习专业操作、专业技能。以上三组分别学习一个月之后进行轮换。

1.3 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学员的护理质量,包括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

1.3.2对比两组学员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以及投诉率。

1.4 统计学

应用软件SPSS20.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取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表1:两组学员的护理质量对比。观察组学员的理论成绩为:(90.16±3.66)分,操作成绩为:(91.44±3.36)分,对照组学员的理论成绩为:(86.22±1.59)分,操作成绩为:(85.47±1.49)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注:2组对比结果,p<0.05。

2.2兩组学员的护理满意度水平以及投诉率。

护理满意度水平:观察组学员中,十分满意:17名,满意:5名,不满意:1名,满意度为:95.65%,对照组学员中,十分满意:9名,满意:4名,不满意:10名,满意度为:56.52%,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投诉率:观察组学员中,投诉例数:2名,投诉率为:8.70%,对照组学员中,投诉例数:7名,投诉率为:30.43%,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的护理学员主要有三种学历,硕士、学士以及专科生,不同学历的护理人员,知识储备量也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因此,操作技能、认知能力也存在差异【3】。在传统的带教模式中,多是集体学习的模式,一带多,并且多数都以书面知识为主,缺乏技能实操和实践过程,因此效果往往不理想。

分层次的带教模式,将学员进行分级分配,充分考虑到学员之间的知识储备、认知能力的不同,让其掌握知识的程度从易到难,从而加深其对专业知识的印象,提升学习的积极主动性【4】。

本次的研究当中,观察组学员采用分层次带教模式,通过数据得知,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p<0.05,投诉率大大降低。这说明,分层次带教模式能够显著提升学员的学习质量,显著提升学员的护理质量和护理水平,并且大大提升护理满意度,降低投诉率【5】,对于带教人员和学员来讲,意义重大。因此,分层次带教模式适合在护理教学当中运用,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和应用价值,适合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伟,孙京文,黄清波,苏宝鑫,丁素云.应用三维质量结构模型构建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J].中华护理教育,2017,14(05):351-355.

[2] 宋佶芳,彭红,赵玲,彭兴巧.岗前培训联合临床护理教学综合评价体系在带教工作中的效果评价[J].重庆医学,2015,44(14):2011-2013.

[3] 王征.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的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26):191-192.

[4] 肖爽,赵庆华,王攀.以优质护理为导向的临床护理教学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0):1450-1453.

[5] 李红,陈善玉.临床护理教学管理过程中选择分层次护理教学模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0):106-107.

猜你喜欢
管理效果呼吸内科管理措施
如何提高初中班级管理质量
呼吸内镜在呼吸内科诊疗中的应用探讨
呼吸内科危重症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效果观察
风险管理在呼吸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呼吸内科实施安全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观察
社区健康管理对高血压病控制的影响分析
综合管理在《出生医学证明》签发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