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冠病毒疫情期间护理工作如何实施

2020-04-05 21:42李莹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护理工作实施

李莹

【摘 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发对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受到新型冠状病毒所感染的患者会出现发热、乏力、干咳、呼吸困难等症状。该病具有极强的传染性,人群普遍易感。因此,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理人员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隔离,并保持患者护理环境的通风。此外,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以及定期检查等。下面,本文将就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护理工作如何实施进行详细论述。

【关键词】新型冠状病毒;护理工作;实施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45-01

2019年12月,湖北省武汉市陆续发现多例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随后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逐渐蔓延至全国各地以及其他国家。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命名为2019 冠状病毒病(corona 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不但为我国人民带来了生理上的疾病,同时也造成了心理上的恐惧。现阶段,对于住院患者(下称患者)这个特殊群体来说,需要医护人员更加细致、系统的制定计划,不断加强对患者的治疗以及护理工作,加快患者的康复。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概述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一种由新型冠状病毒所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疾病。其最初在湖北武汉爆发,患者会呈现出发热、咳嗽、全身乏力以及肌肉酸痛等症状。新型冠状病毒主要通过飞沫和接触进行传播,在密闭、不通风的场所也存在气溶胶传播的风险。例如,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的肢体接触、对话以及咳嗽、打喷嚏等方式进行传播。目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尚无特效治疗方法,预防与隔离是最有效的防护措施。去公共场所应佩戴符合国家标准的医用外科防护口罩,去人流密集地或者医院应佩戴N95防护口罩,加强手卫生和饮食卫生,勤洗手,多喝水,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劳累,加强营养,增加自身抵抗力。通过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不断研究,我们了解到新型冠状病毒在传播后潜伏期1-14天,多为3-7 天,在潜伏期的患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因此,为了应对这一问题,护理人员应对接触过患者或疑似病例的人员进行为期14天的隔离观察,从而检查其是否被病毒感染,并避免病毒的继续传播。

2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期间护理工作如何实施

为了应对本次疫情,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工作时,首先需要区分病患是否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若患有此类疾病,护理人员应及时将患者进行隔离处理。若患者没有被新型冠状病毒所传染,则应将患者安置于远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房,防止其被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在开展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还应保持护理环境干净、通风等以及患者的饮食、营养等问题。此外,还需要定期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普及,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

2.1完善护理环境

首先,护理环境对患者的康复具有极大的影响。若是不能保障患者护理环境的干净、安全,那么患者在进行康复治疗的过程中极有可能会被其他病毒感染,从而加重患者的病情。因此,为了保障患者的安全康复,护理人员需要提高对护理环境的重视程度,严格限制探视人员出入,减少感染的风险。定期对患者的护理环境进行通风、打扫,并采用消毒液、紫外线灯等方式进行消毒。

2.2保障患者的饮食护理

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不但需要保障患者护理环境的干净、安全,同时还要保障患者的饮食护理。为了加快患者病情的好转,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饮食护理时,应加强患者营养的补给,食物多样均衡,保证各种营养素的摄入,避免患者食用生禽、海鲜、辣椒以及一些刺激性食物。同时,患者在休闲时可以进行少量的锻炼,护理人员应为他们准备一些高热量、高蛋白的食物,从而补充患者的体力消耗,提高患者的免疫力。

2.3定期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

除上述几点外,护理人员还应定期对患者的病情检查,观察期病情是否具有好转。若患者病情出现大幅度好转,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从而避免患者出现病情反复的迹象,并在患者通过核酸检测后,安排患者办理相关出院手续。而若是患者病情在治疗过程中不但没有好转还出现加重的现象,护理人员则应及时与医生进行联系,并准备更换治疗方案。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每日体温监测,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尽早隔离观察,以免出现交叉感染现象。

2.4对患者及其亲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

在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期间,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以及其相关亲属进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相关知识的普及工作,从而使其可以提高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了解,进而自主进行隔离,避免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同时,对患者及其亲属普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相关知识还可以避免患者及其亲属出现恐慌的现象,从而使得医护人员治疗工作正常进行。

2.5给予患者精神鼓励

难以控制的危机事件,例如这次的疫情,会导致个人在身体、情绪、认知、行为等方面出现异常反应。身处医院的患者本身抵抗力就弱,面对如此紧张的疫情,他们心理会承受更多的压力。为了加快患者的康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时,不但需要考虑到其生理上的需要,同时也需要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鼓励。通过对患者进行精神上的鼓励可以使其心态更加轻松,从而对治疗的顺利进行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爆发对我国人民的正常工作与生活均造成了极为严重的影响。在医院护理人员加强对患者的护理时,要保障患者护理环境的安全,注重饮食护理,随时观察病情,并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相关知识的普及,避免出现过度恐慌等现象影响对患者的治疗工作的进行。在目前疫情形势下,既要积极处理保证患者的安全及疗效,又要降低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减轻医院疫情防控压力。相信随着护理工作的不断加强,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不断对患者进行精细化、个体化、全面化的管理,以便最大程度地保护患者,有效防范新冠疫情。

参考文献

[1] 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思考[J/OL].重庆医学:1-7[2020-02- 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50.1097.r.20200220.1117.005.html.

[2] 周小东.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心理防线要点[J/OL].解放军医药杂志:1-2[2020-02- 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06.r.20200217.1736.002.html.

[3] 周小東.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心理卫生研究[J/OL].解放军医药杂志:1-3[2020-02- 22].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3.1406.r.20200218.0853.002.html.

[4] 宇凤,李晶,马菡.浅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J/OL].中医学报:1-8[2020-02-22].http://kns.cnki. net/kcms/detail/41.1411.r.20200218.2344.002.html.

猜你喜欢
新型冠状病毒护理工作实施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的药物使用法规依据
疫情防控下的高校网上财务管理思考
“新型冠状病毒”该如何防治
传染病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建构与反思
护理美学对护理工作者的作用
探讨护理风险管理在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
新形势下高校二级学院教务管理优化路径探析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护理工作在口腔正畸中发挥的实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