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2020-04-05 21:39刘丽娜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心绞痛老年

刘丽娜

【摘 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无缝隙护理,观察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疾病认识程度、躯体活动受限、治疗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行无缝隙护理的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控制心絞痛,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老年;冠心病;心绞痛;无缝隙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59-01

近年来,冠心病在我国发病率处于不断上升的情况,这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老年人口加剧有关[1],具有较高的死亡率,现阶段临床上没有根治性的治疗方式,因此,临床上重在对冠心病的控制与预防,一定程度上可减轻患者的病症。临床上在治疗的同时给予常规护理干预,但容易反复性发作,增加患者的痛苦,无缝隙护理干预以患者为主,给予全面性的饮食、用药、作息、生活、健康教育以及训练等护理干预,减轻患者的病症,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高,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收治的86例老年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纳入标准:所有的患者均符合老年冠心病的临床诊断,无重大精神疾病、无智力障碍,均对本次临床护理研究知情,且均属于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无法合作,精神病患者;恶性肿瘤及合并有其他器官严重疾病;急性感染、免疫性疾病、甲状腺疾病及脑血管意外等患者;心瓣膜病等需要外科手术治疗者。其中对照组男23例,女20例,年龄61-83岁,平均年龄(70.32±4.66)岁。观察组男24例,女19例,年龄60-84岁,平均年龄(70.38±4.7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研究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给予卧床休息及心电监护,给予高流量吸氧,实施抗栓和调脂治疗。1.2.1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基础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生命体征检测、生活指导等。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具体方法如下:

①创建无缝隙护理小组:综合考虑护理人员专业操作技能、年龄、工作时间等因素,选择恰当的护理人员,创建无缝隙护理小组,为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无缝隙服务,由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带领刚步入护理行业的人员。制定合理的无缝隙护理小组管理制度,明确小组成员责任,培养护理人员良好责任、服务意识。②调整排班制度:老年冠心病患者在休息状态、睡眠状态易出现心肌梗死等问题,因此,护士长应按照无缝隙排班原则,科学调整排班制度,首先,落实24h责任制,要求护理人员8h持续在岗,按时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其次,增加“9点-5点”、“10点-6点”、“11点-7点”的护理人员,保障每个时段均有充足的护理人员服务于老年冠心病患者。③无缝隙的专科护理:患者入院以后,无缝隙责任制护理小组对其病历、病情、生活方式、对疾病治疗的认知程度、心理状态、健康需求等进行评估,获取相关信息,发现护理问题,制定护理计划。除了做好常规护理,如急性期的生命体征监测、病情观察、基础护理、并发症预防等外,待患者病情稳定后重点发掘患者的自身潜力,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疾病知识宣教、心理护理和生活方式指导[2]。如:介绍冠心病的医学知识,包括病理生理、致病因素、诱发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安全用药(尤其是药物的药理作用、服药注意事项、自行增减药物剂量、药物不良反应等方面)、配合事项以及可能会出现的并发症。告知患者饮食、运动、心理、用药、血压监测以及紧急情况下的救治措施,视病情而言进行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嘱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培养乐观向上的人生态度。指导患者掌握情绪转移法、意向放松法以及倾诉法等心理调节方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保持愉快的心情。饮食方面嘱患者增加食品种类及多样性,多食瘦肉、蛋类及豆制品等含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保证维生素(动物肝脏、瘦肉、鱼、蛋、新鲜疏菜等)的摄入量等。保持大便通畅,多做腹部顺时针按摩,防止用力排便而增加心肌耗氧量,诱发心绞痛。

1.3观察指标

两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情况及预后情况观察对比。心绞痛发作情况:采用西雅图心绞痛表(SAQ)为参照,统计两组患者心绞痛稳定、活动受限、疾病认知度及护理满意度四项基本内容,评分越高护理越好。预后情况:统计两组患者出院半年内心绞痛发生率、再次心梗发生率及心力衰竭发生率三项内容,发生率越低,护理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定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心绞痛发作、心绞痛稳定、活动受限、疾病的认知程度、治疗满意度评分分别为(94.65±10.39)分、(89.97±10.14)分、(79.68±10.57)分、(73.51±12.59)分、(79.34±13.64)分;对照组分别为(82.35±12.68)分、(77.36±11.17)分、(62.83±12.82)分、(58.47±11.19)分、(67.09±11.13)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小结

无缝隙护理是一种新的护理模式,通过对患者进行性格特点、心理需求及疾病护理需求等方面的评估,了解患者的个体诉求,从而对每位患者进行不同于其他患者的个性化对待,为每位患者提供更主动、周到、贴切、精细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改善预后,提高对医疗服务的信任度与满意度[3]。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结束后,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能改善其自身生存质量,降低心绞痛发作率,使得最终的预后效果较为理想,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蔡汝芹.观察无缝隙护理应用于老年冠心病患者对其心绞痛控制效果、预后的影响情况[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27):120.

[2] 李桂琴,王凯燕,刘春丽.老年冠心病患者护理中无缝隙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研究[J].心理月刊,2019,19(14):143.

[3] 吴雪.无缝隙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心绞痛控制及干预的效果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29):197.

猜你喜欢
无缝隙护理心绞痛老年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
冠心病心绞痛的无缝隙护理及应用效果分析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老年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关系及护理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喉罩全麻在老年下腹部短小手术中的应用
人工关节置换和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