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导致溶血的比较及护理应用价值分析

2020-04-05 21:39邓妞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注射器价值分析

邓妞

【摘 要】目的:探讨不同静脉采血方法造成溶血的几率以及临床护理策略。方法:选入本院在2015年2月到2015年10月阶段收治的采血患者120例,根据入组时间不同,分为A组、B组、C组,每组40例。A组行10毫升注射器,B组行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以及BD真空采血器采血。标本收集后摇匀送往检验科测定,血液标本采集流程依据常规无菌操作处 理。结果:A组溶血发生率最高,C组溶血发生率最低,B组溶血率低于A組,高于C组。A组和B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对比无差异性(p>0.05)。A组和C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D真空采血器采血处理,有利于溶血率的下降,降低患者疼痛感。

【关键词】BD真空采血器;注射器;延长管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价值分析

【中图分类号】R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169-01

前言

因急诊患者的病症较为危急,因此疾病的及早确诊能够挽救患者生命安全。精准以及有效的实验室检查有利于对病症确诊,同时对病情程度的判定对于后期病症治疗十分关键[1]。精准、有效的实验室结果包含前分析、中分析以及后分析质量控制,否则无法对临床病症进行精准判定。在质量控制流程中,对前质量控制分析十分关键,在前质量控制中,最为关键的在于实验室样本收集。样本测定中最关键的是血液样本[2]。血液样本测定和实验室结果准确性息息相关。本文将主要以10毫升注射器、带延长管一次性真空采血器以及BD真空采血器为研究,评定这三种采血方式发生的溶血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础数据

纳入120例急诊科患者,收集时间为2015年2月到2015年10月采集,根据入组时间不同,分为A组(n=40)、B组(n=40)、C组(n=40)。A组中,男女比例为27:13,年龄区间17-60岁,B组中,男女比例为26:14,年龄区间18-62岁;C组中,男女比例为25:15,年龄区间16-61岁,基线资料对比,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BD真空采血器方法:患者右手肘中静脉周围皮肤消毒处理后,待干后,左手绷紧患者肘中静脉周围皮肤,右手拿穿刺针和皮肤呈15-30°穿刺处理,回血后进针1-2毫米,真空采血管套进穿刺针,血量足够时,将穿刺针拔出。应用消毒棉球将穿刺点压住预防出血;10毫升注射器以及真空采血方法:依据基础要求予以肘中静脉皮肤消毒处理,将针头去除后沿照试管壁注入进试管中摇匀送检;BD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器方法:采血针带有橡胶套头的一段插进真空采血器,真空管倾斜和水平面呈45°角,让针头斜面靠近管壁,让血液慢慢流进管底,防止血液冲管导致的血液机械震荡以此避免溶血。患者静脉留置针末端肝素帽接入一次性BD采血针。

1.3 观察标准

记录三种不同形式患者血标本的溶血发生率,溶血出现时急诊化验室电话说明[3]。

1.4 统计学处理

SPSS21.0 for windows软件记录本次研究数据,三组溶血发生率对比用率(%)形式表示,行卡方检验,组间p<0.05判定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A组40例中溶血有7例,发生率是17.5%;B组40例中溶血有5例,发生率是12.5%;C组40例中溶血有1例,发生率是2.5%。A组、B组以及C组分析中,A组溶血发生率最高,C组溶血发生率最低,B组溶血率低于A组,高于C组。A组和B组对比,X2=0.3922,p=0.5311;证实注射器采血方法和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导致的溶血率几乎一致。B组和C组对比,X2=2.8829,p=0.0895。证实带延长管的一次性真空采血和BD真空采血器对比无差异性;A组和C组对比,X2=5.0000,p=0.0253;证实BD真空采血器溶血率最低。

3 讨论

通常来说,血液标本的质量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因此不合常规的血液样本会造成检验结果失误,以此导致临床诊断失误率提升。因目前临床因抽血造成的不合格样本较多,最为多见的现象为标本溶血、抗凝血中含有少数的小凝块以及血量缺乏,溶血又是因抽血造成的多见情况,标本溶血一般会对血钾浓度产生影响,血液乳酸脱氢酶活性上升,尤其是溶血标本会造成血钾浓度升高数倍。

数据证实溶血标本会导致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血清丙氨酸氨基转(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钾离子、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水平显著上升,溶血的产生会造成实验数据准确度降低,因此需要重新抽血测定,不仅导致抢救时间有所延误,同时会给患者带来显著痛苦。抽血过程中出现溶血的因素有多种,采血时间过长,应用已经被污染的血管以及一次性采血成功率和应用不同的采血器等要素。以往抽血中予以不同规格的注射器采血,一般分为10毫升、5毫升以及2毫升注射器,存在玻璃注射器以及一次性塑料注射器,当前在临床中应用注射器多为一次性。

目前相关数据证实,A组溶血发生率最高,C组溶血发生率最低,B组溶血率低于A组,高于C组。A组和B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对比无差异性(p>0.05)。A组和C组对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BD真空采血管内的负压已经完全消耗,因缺少负压时血液会停止,此种方法采血定量精准且便于把控。

综上所述,予以BD真空采血器采血法处理,有利于溶血发生率的降低,另外还能够改进血液标本质量。

参考文献

[1] 刘育红.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婴幼儿静脉采血成功率中的应用及护理伦理思考[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7,30(2):224-226.

[2] 黎倩.一次性采血针应用于婴幼儿股静脉采血中对标本凝血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8, 24(2):317-318,322.

[3] 曹秋君,吴燕.预防静脉血液标本溶血的最佳证据总结[J].中华护理杂志,2018,53(8):1000 -1004.

猜你喜欢
注射器价值分析
“打针”
用错注射器,西班牙浪费上万剂疫苗
行动吧, 液压挖掘机!
注射出来的画
从“手枪注射器”说起
浅析企业战略规划的重要价值、存在问题和实现途径
“互联网+”背景下O2O电商模式的价值、问题与对策
探究性教学方法应用于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价值分析
《十周嫁出去》新型网络相亲节目价值分析
试析幼儿教育中游戏教学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