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方式与效果探讨

2020-04-05 21:42刘敏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四肢常规评分

刘敏

【摘 要】目的:总结和分析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方式及临床效果。方法:以本医院于2019年2月到2019年8月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疼痛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50例。其中常规护理组患者选择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而疼痛护理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评价指标包括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疼痛护理组护理后的疼痛评分低于常规护理组,且患者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总体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且可提高总体满意度高,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关键词】创伤骨折;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04-02

四肢创伤骨折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一般是交通伤、坠落、暴力伤害等导致的四肢骨折。在这类患者的术后护理中,疼痛护理尤为重要,因此住院期间制定合理的综合护理措施,缓解病人的不良情绪,缓解疼痛程度等是改善预后的关键[1,2]。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近年来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分析常规护理和加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对患者疼痛程度以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水平,旨在总结相关护理对策。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2019年2月到2019年8月在本科室就诊的四肢创伤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共100例,随机分为疼痛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疼痛护理组50例中男33例,女17例,年龄7~89岁,平均(48.20±5.12)岁。常规护理组50例中男32例,女18例,年龄9~88岁,平值(49.43±4.56)岁。所有患者的入选均依据相关诊断标准,并在明确研究内容的情况下同意参与对照研究。对于研究的具体内容知情且同意。排除合并对研究结果有存在潜在干扰性疾病的患者,或已接受其他治疗,可能影响观察结果的患者。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表明两者近似(P>0.05),可以进行相应的对照研究与分析。

1.2 研究方法

常规护理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包括观察恢复情况,关注各项生命体征,对于患者出现的其他症状及时对症处理;此外要为患者提供适宜的病房环境,消除噪音和感染危险因素,控制温度和湿度;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主要护理项目包括[3,](1)宣传教育:主要有书面教育和口头教育两部分。患者入院后应尽快帮助其尽快适应住院期间的生活和治疗环境。定期举办健康讲座,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2)心理护理:及时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干预,改善心态,让患者勇敢地面对疾病并配合治疗,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治疗顺利进行,指导家属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尽早地开始心理疏导和暗示等,保持交流的轻松氛围。(3)功能锻炼:一般在患者麻醉消失后即开始,一开始是肢体的小幅功能锻炼,随后逐渐加大幅度,在锻炼过程中需配合按摩,帮助改善患者的肢端血液循环,促进伤口愈合和功能恢复。(4)并发症防护:观察患者病情变化,予以生命体征监测。观察切口是否有感染迹象,如红肿、热痛等,检查伤口是否渗血、渗液,敷料有无松动,有则及时予以处理。定时检查敷料,观察有无渗血、渗液,有则及时处理。加强引流管的管理,保证引流顺畅,预防管路弯曲、受压,并详细记录引流量。做好患肢保暖工作,检查血运、活动等情况,及早发现血栓形成并立即进行处理。

疼痛护理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方法的基础上加强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具体如下:(1)构建疼痛护理团队:根据科室的具体情况,责任组长设为临床经验丰富、护理技能优秀的主管护师,并负责小组内人员管理。要求所有小组成员在护理中必须明确职责,每两周开展一次培训和总结,学习疼痛护理理念及相关技能。(2)实施术后疼痛护理干预:准确评定患者的疼痛等级,尽量让患者表达疼痛的感受,根据患者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对其进行疼痛知识宣教,告知忍耐疼痛的危害性以及缓解疼痛的有效方法,以不断提升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给予止痛,常用方法如转移注意力法、按摩法,疼痛强烈者可遵医嘱予以药物镇痛治疗,同时告知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用药后询问患者的疼痛感受,再次评估其疼痛程度并做好记录;耳穴埋籽:常规消毒耳廓,干燥后应用0.5cm×0.5 cm 胶布将王不留行籽分别贴于神门、交感、肺、肾、皮质下几个穴位进行按压,每次按压2~3min,3次/d,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效果评估以局部热麻或感觉循经络放射传导为准。

2 结果

护理前,疼痛护理组疼痛评分为(6.23±0.78)分,常规护理组疼痛评分为(6.20±0.81)分,两组疼痛评分无差异(t=0.562,P>0.05)。护理后,疼痛护理组疼痛评分为(2.50±0.44)分,患者满意度为94.0%(47/50);常規护理组疼痛评分为(4.95±0.53)分,患者满意度为80.0%(40/50)。.对比发现,两组护理后疼痛评分均较护理前下降,疼痛护理组降幅大于常规护理组(t=4.165,P<0.05),且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c2=4.332,P<0.05),

3 讨论

四肢创伤骨折是一类临床常见的骨外科疾病,而四肢创伤骨折的综合护理近年来在临床开展了广泛的研究。其中疼痛护理是重要一环,主要内容包括对患者进行疼痛的宣教、评估以及干预,能够明显提高患者对疼痛的正确认知,使其积极配合护士的疼痛护理工作,同时运动中医护理,通过耳穴埋籽大大减轻了患者的疼痛,促使其尽早恢复。

综上所述,四肢创伤骨折患者采用术后疼痛护理干预的总体临床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且可提高总体满意度高,适合在临床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春芳.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采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19,11(16):77.

[2] 梁燕嫦,张平,康芹.综合护理干预对四肢创伤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的护理效果[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2):213-214.

[3] 张翠平.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四肢创伤骨折术后疼痛护理中的运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5):224.

猜你喜欢
四肢常规评分
常规之外
跟踪导练(四)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跟踪导练(四)
跟踪导练(四)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双周最佳阵容
破常规 获巧解
没有四肢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