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适应性效率分析

2020-04-05 21:39丁劲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适应性效率

丁劲

【摘 要】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惠民工程,是保证公众基本用药权益、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供应、配备、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适应性效率即为制度转换、替代的过程,其反映了制度实施效果,目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适应性效率并不高,存在企业不愿生产、医院不愿购买、患者不愿使用等现象。通过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化建设,着力于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可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实施,进一步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适应性;效率

【中图分类号】R1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54-01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指的是对基本药物的遴选、供应、配备、使用等各个环节进行有效管理的制度,提高基本药物制度适应性效率[1],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合理用药,减轻患者就医负担。临床发现,医疗机构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后,在合理用药、医疗费用降低、基本药物配备等方面均有显著改善。本文旨在探讨国家基本药物制度适应性效率缺失的原因及其应对策略,现综述如下。

1 适应性效率

适应性效率即为制度转换、替代的过程,是打破原有制度框架的过程,实际过程中,因受系统历史及初始状态影响,制度变迁具有自我强化、报酬递增表现,可能发展为低效或无效状态。适应性效率是动态概念,其本质在于鼓励创新、试错,保证知识的运用及创新,促进分散化决策。

2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现状

目前而言,提高实用性效率在全面推广基本药物制度中意义重大,直接关系着减轻群众负担、保障用药权益、促进医疗公平等。自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来,医疗机构门诊量明显增多,基层医疗单位药品配合逐渐合理,医务人员用药习惯逐渐改善。但本文认为从制度变迁方面来看,其适应性效率并不高。

2.1基本药物生产、使用、创新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旨在鼓励质优价廉药物的生产、使用,进一步促使合理用药、有效利用卫生资源,但实际过程中发现,其可及性并不高,常发生不愿生产、不愿使用、不愿购买现象,这与药物利润不高、配备数量少、药品缺货、无法满足临床需求、患者对药物不了解等因素有直接关系。另外,我国在医疗卫生方面的政府投入仍不足,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推进缓慢,对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动实施有所制约,同时也不利于激发企业创新活力。

2.2知识充分、正确、协调运用

国家基本药物的使用不仅受管理政策、补偿机制等因素影响,更与医务人员、患者的认知程度直接相关,目前,基本药物知识并未得到充分、正确运用,公众知识的缺乏也限制了制度意义的正确认识[2]。患者对基本药物制度的了解,对基本药物的信任,医务人员对基本药物的概念、目录、政策的认知均有待提高。

2.3利益集团阻挠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推广涉及诸多行业、部门,是相互配套的政策系统,基本药物的生产、流通、使用也涉及生产企业、配送企业、医疗机构等产业链,实际中存在利益集团阻挠基本药物制度适应性调整现象。这是因为基本药物主要是采取集中购买、统一配送形式,医药企业之间的竞争明显加剧,需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而这些成本又会进一步转加至患者身上,直接影响制度实施效果,短期内改变现有用药习惯动力不足,且缺乏有效激励机制,加之体系复杂,不能及时根据市场调整政策,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3 提高适应性效率的思考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利国利民的,如何彻底推行一直是值得思考的问题,为促进基本药物制度健康持续发展,本文认为需做到以下几点。

3.1法律地位

要解决制度推进中的难题,首先需做好立法工作,保证基本药物制度的法律地位,加强法制建设,同时注重与其他相关制度的协调配合,打破制度变迁中的路径依赖。同时,从政策层面对企业、政府进行规范[3],明确其职责、义务,对国家而言,也应承担起保障居民基本健康,促进健康事业发展的职能。

3.2政策扶持

针对价廉药物断供,可通过税收优惠、经济激励、扶持等进行鼓励,保障基本药物的可获得性及质量,并以信息化技术加强监管,建立优先使用基本药物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医疗机构优先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将使用情况纳入绩效考核。

3.3与相关制度的摩擦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目前处于待完善状态,长期的以药养医模式会直接影响制度实施效果,限制基本药物可及性。虽然国家在对以药养医的打击力度方面不断加大,但实际就医费用中检查及药品费用仍占一大半,医院方面为追求利益,存在过度用药、滥用药物等情况。通过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调整收费标准,减少制度运行中的多方冲突,尊重医务人员劳动价值、知识资本,充分调动利益多方的积极性、能动性[4-5],进而不断完善、推行基本药物制度。

3.4非正式制度

加强健康促进工作,以制度建设、宣传教育等方式,不断提高医患对政策认知及认可,培育非正式制度,以患者为中心,对医务人员监管、教育力度加强,不断减少道德风险,降低诱导需求,全民树立健康生活理念,掌握合理用药知识。

4 小结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惠民工程,是保证公众基本用药权益、维护人民健康的重要举措。目前,其适应性效率并不高,通过加强制度的顶层设计和系统化建设,着力于部门间的协调配合,及时调整基药目录和基本药物制度,不断适应社会发展中的主体需求,在促进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也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 滕乐飞, 石学峰, 赵璇, 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对乡镇卫生院影响的调查分析[J]. 中国药房, 2015,26(9):1158-1161.

[2] 丁振姣. 基本藥物制度实施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影响和对策研究[J]. 卷宗, 2015, 5(9):378-378.

[3] 敖海宝. 分析地区基层医疗及基本药物使用前景[J]. 中国药物经济学, 2014,29(s2):49-50.

[4] 曹欣, 李梦华, 安学娟, 等. 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的适应性效率浅析[J]. 医药导报, 2015, 34(6):839-843.

[5] 潘攀, 徐爱军, 冯全服. 基于医药代表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效果评价研究[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4,16(3):60-62.

猜你喜欢
适应性效率
国内外适应性学习的研究热点、演进路径与发展建议
“慢”过程 “高”效率
选用合适的方法,提升解答选择题的效率
遵循记忆规律 提升高中历史学习效率
聚焦立体几何命题 提高高考备考效率
杂交中稻新品种展示结果分析
针对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适应性的相关探究
跟踪导练(一)2
效率第一
从《孙子兵法》中的“奇正相生”联想到雕塑与环境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