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UR-QGD型体部伽玛刀CT定位技术及应用

2020-04-05 09:25徐楠刘海胡俊曾波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位刻度病灶

徐楠 刘海 胡俊 曾波

【摘 要】对于不同病变及不同病变部位的患者,采用针对性较强的体位固定,结合伽玛刀自身的结构特点,保证病灶的精确有效的实施治疗,兼顾患者的个体性及舒适性,进行细致规范的CT定位,提高工作效率,在具体的临床实践中广泛合理的应用。

【关键词】体部伽玛刀;CT定位

【中图分类号】R7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76-02

CT定位有着较高的精度和应用范围[1],在定位之前应掌握了解其病情及病变部位,对可能采取多靶区治疗的患者,可采用多体模实施定位,或者利用同体位不同Z值的方式加以解决。根据患者病变部位(身体的前部、后部或者侧部)及患者的特殊情况,如身高、体厚、手臂的长短、肩关节的伸展能力、自身的活动能力等情况等因素,分别采用仰卧、俯卧、侧卧体位或头脚倒置体位。其次需将体模放置到定位箱内的合适的位置,此外应注意手臂上举的高度,还要考虑到定位尺的放置与定位箱标尺线的关系,用定位尺将患者的病灶范围,控制在定位箱的合适位置,常规控制在50刻度以上(Z值大于或等于500mm),若Z值小于50刻度,在某些治疗计划实施的过程中,系统可能会提示治疗床Z坐标超行程,必须重新进行定位,延误了治疗时间。

1 锁骨上颈部病变灶

嘱患者仰卧并应保持平卧,双臂平放于身体两侧,双肩尽量放松,颈部后伸头部尽量后仰,充分暴露锁骨上区以及全颈部,在体模塑形过程中,因颈部活动度较大,应重点给予患者双侧颈部及后颈部、双侧肩部加强充填固定,便于精确定位和重复摆位。

2 胸部及腹部病变灶

一般根据体内病变灶与患者体部的前后关系,来决定采取的仰卧或俯卧位。真空体模定位前,尽量将底部的泡沫颗粒向两侧分散,使得既有足够支撑患者的颗粒厚度,又不使得患者进入体模后,身体厚度过高。一般仰卧位时嘱患者平卧,双臂上举并握手柄;俯卧位时嘱患者,双臂交叉,头侧偏于一侧,使身体尽量往下紧贴体膜,并给予小海绵枕垫于双肘,避免长时间后患者不适。对于因手术、关节炎或驼背等原因,单臂或双臂不能完全上举,或身体不能保持水平的患者,故可以让其单臂或双臂自然放置于身体同侧或两侧,在体膜塑形的过程中,在保证平卧或平躺的前提下,着重加强肩部的固定,同时头侧向一侧,保持舒适的体位。对于病灶区靠近体部或腹部的外侧缘的患者,使用单纯的仰卧或俯卧位后将使得做计划时X轴行程过大,造成机器不能实施治疗,可以采取斜侧卧位,具体在塑形过程中,在保证患者较舒适的前提下,将体摸中的泡沫颗粒将患侧填充抬高,使得患者进入体模后,病灶区尽量处于定位箱的中间并处于高位,减少治疗时的Y轴行程。

3 盆腔部病灶

由于有些患者身高的因素,如大于180cm,若用常规的仰卧或俯卧位,可能病灶区超过定位箱的Z值50刻度区,造成Z值过小,故可以采取头,脚倒置,可以仰卧也可以俯卧,有时还需要将固定手柄拆下,让患者的小腿伸至定位箱外,保证Z值大于50刻度,防止治疗计划超行程。

针对患者的体型,体位的形态进行适时塑形加固,对于一般的仰卧位,可在患者的头部下适当加厚,起到头枕的作用,俯卧位时应将體模底部平铺,并嘱患者身体紧贴体模,在抽真空时更要防止遗留空隙,重点加强颈部、腰部、肩等部的固定,使患者身体不易活动,确保靶点的准确投照。塑形结束后立即填堵气阀,可以用胶布包裹,增加密封性,防止漏气。放置定位尺,Z值一般不超过50刻度,此时应注意确保定位尺的平稳放置。利用定位尺上的“十”标记线,调整定位箱体,使得“十”标记与CT室内的激光灯重合后,即可进行平扫,根据需要适时调整定位尺将病灶范围包含在定位尺内,直至平扫结果满意。及时精确记录Z值。由于CT扫描技术对定位精度的影响[2],更需要患者在做CT定位的状态与治疗保持一致[3]。记录完Z值后,应再次提醒并协助和监督患者保持好体位,及时放置重复定位尺,优先选取变化较小的骨性加以标记[4],使用标尺杆,进行X、Y、Z三维方向的体位数据记录。对于范围较小的病灶,可般选取4个标记点进行记录;范围较大的病灶,可增加两个标记点,以标记点涵盖的体表区域将病灶区包括在内为原则。记录时,视线应于标尺干刻度平行观测取呼气末时的标尺刻度,并双人确认记录。在治疗摆位过程中,也应以此作为定位核对的依据。标记点位置选取后,使用纹身器,在患者体表标记点标记纹身点。

综上所述,通过更加细致规范的定位技术,保证了精准有效的治疗,兼顾患者的个体性、舒适性,在具体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也避免了不必要的重复劳动。

参考文献

[1] 胡逸明.肿瘤放射物理学[M].北京:原子能物理出版社,1999,439-447.

[2] 商健彪,李玉,刘方颖,郭占文.CT定位在体部肿瘤立体定向放射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1,4:392.

[3] 孙存杰,李刚,胡伟,等.多层螺旋CT体部γ刀定位扫描技术研究[J].CT理论与应用研究,2004,13(4):51-54.

[4] 夏廷毅.体部肿瘤伽玛刀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0-06-1.

猜你喜欢
体位刻度病灶
分娩镇痛与体位管理联用于产妇中的效果观察
手术室护理应用不同体位摆放配合肛肠手术的效果观察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为什么要做CT增强扫描
结核球是肺上长的瘤子吗?
剪彩带
AP—4、EZH2基因表达量与子宫内膜癌病灶中细胞凋亡、上皮间质转化的相关性研究
手术体位垫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谁大谁小
谁大谁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