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

2020-04-05 09:25安溶溶
健康必读(上旬刊) 2020年2期
关键词:分娩初产妇

安溶溶

【摘 要】目的:就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对初产妇分娩结局的影响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分别施以普通助产模式与个性化助产模式,对两组产妇的各项指标予以比较。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与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 针对初产妇施以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效果较好,可使初产妇的疼痛感减轻,分娩质量提升,促进满意率大幅提升。

【关键词】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初产妇;分娩

【中图分类号】R71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20)02-0280-02

分娩属于自然生理现象的一种,是一种应激事件。但现在,很多医院均以医疗事件来处理分娩过程,让产妇的分娩过程缺乏自然与正常性,分娩质量大大降低。相关研究表明,大多数初产妇都不了解分娩,常有恐惧、无助的心态存在[1]。而在分娩过程中又会消耗较多的体力,痛感非常强,加之担心新生儿的情况,因而便会影响到产妇的心理、生理,让分娩的风险增加。这部分因素均会导致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几率增加。对此,我院对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予以了采用,且效果较好,现做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9年收治的100例初产妇为研究对象,产妇年龄22-30岁,平均年龄(25.12±3.44)岁;孕周37-42周,平均(39.13±1.81)周,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与观察组(3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逐项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以普通助产模式护理对照组产妇,包括:在孕妇入院后,由当班护士在产妇子宫口开到3cm时,将其送入产房,再由1-2名助产士负责观察多名产妇的产程,并做处理;在宫口接近全开时,由分娩室助产士帮助产妇分娩。其性质属于不连续性分阶段性工作流程,根据功能分班执行各项处理。

观察组产妇则接受连续性个体化助产模式:当孕妇入院后,指定一名经验丰富的助产士与2-3名后备助产士为其服务,孕产妇可从1名主要助产士或其后备助产士处得到连续性照护。诸如产前健康教育、产程观察、产时心理干预、胎儿接产、新生儿全而护理、协助母乳喂养等均包括再主要服务范围中。

1.2.1产前系统分娩知识宣教:对孕妇的各项资料(学历背景、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需求等)予以了解,之后展开针对性指导,包括讲解相关分娩知识、介绍分娩期心理生理反应、各产程阶段的特点,以及对分娩过程中的呼吸技巧进行训练,让孕妇及其家属均知晓分娩属于自然生理现象的一种,有利于女性健康,增强孕妇自然分娩的信心,促进自然分娩率的提高。

1. 2.2产时观察和干预:当孕妇宫口开到2cm时,由专职助产士选择一名家属进入产室,陪同孕妇生产。

1.2.3消除紧张情绪和恐惧心理:当产妇进入产房后,助产士应主动与之交流,就分娩各阶段情况、相关助产人员与产房设施为产妇及其家属做一介绍,针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从而使孕妇紧张情绪与恐惧心理消除,产房内可配备一些音响设备,以使整个氛围更加轻松愉快。当孕妇分娩时,助产士需全程陪伴在侧,给于其鼓励支持,使之可及时和助产士沟通联系,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1.2.4鼓励选择自由分娩体位:助产士应鼓励产妇倾述,使之心理恐惧和压力得到充分释放,并对产妇问题进行分析,给于相应的心理疏导与安慰。第一时间将产程进展信息提供,使之对顺产充满信心[2]。临床研究证实,科学的训练与积极的精神支持,能够使产妇自然分娩的几率大大增加。鼓励产妇选择自由体位,自由选择体位与孕妇生理和心理需要相符,且也便于其在活动中进食,进而以良好的状态接受自然分娩。

两组产妇均接受产后指导,对其心理需要尽可能的满足,并在新生儿指导、母乳喂养上提供指导,使之产前顾虑消除。

1.3观察指标

参照国家WHO制定的疼痛程度标准展开评定,无痛感即0级;轻度疼痛感即1級;中度疼痛感即2级;重度疼痛感即3级。

1.4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值以SPSS18.0统计学软件给予处理,临床观察指标采取%、()表示,经X2/t检验,P<0.05代表有统计学差异(P<0.05)。

2 结果

2.1两组产妇产程时间与产后出血量比较

据统计,观察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产后出血量也比对照组小(P<0.05),见表1。

2.2两组产妇疼痛程度比较

据统计,观察组产妇的疼痛程度明显比对照组轻(P<0.05),见表2。

2.3两组产妇及家属满意度比较

据统计,观察组产妇及其家属的满意度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常规产科护理并未较多的关注产后护理,且在产妇心理、生理保健指导方面还存在诸多不足,因此临床应积极寻找一种将产前、产时以及产后全面覆盖的持续性护理服务,从而让产妇能够顺利分娩,将分娩解决改善。临床研究表明,连续性助产护理能够将孕产妇生理耐受程度提高,护理过程中借助一对一、面对面交流的形式,将充分的妇幼保健指导与支持提供给产妇,让产妇内心的不良情绪(焦虑、担忧等)改善,将分娩信心树立起来,促进顺产率的提高[3]。

本次研究中, 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与疼痛程度以及满意度均比对照组好(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针对初产妇施以连续性个性化助产模式,效果较好,可使初产妇的疼痛感减轻,分娩质量提升,促进满意率大幅提升。

参考文献

[1] 崔劲花,韩叶芬,等.分娩球配合自由体位助产对初产妇妊娠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循证护理,2019,5(01):14-18.

[2] 欧阳娜,瞿 佳,等.我国助产士门诊对初产妇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影响的Meta分析[J].护理学报,2017,24(02):4-10.

[3] 杨雯茜 , 等 . 以助产士为主导的孕晚期综合干预对孕产妇自我效能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3):24-27.

猜你喜欢
分娩初产妇
临床护理路径在自然分娩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探析
分娩球联合自由体位在初产妇助产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聚焦解决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产后出血护理中的效果
无保护会阴接生法降低初产妇会阴侧切率的效果
妊娠期连续细致化护理对高危妊娠初产妇不良情绪及对剖宫产率的作用
分析自由体位护理在初产妇阴道分娩中的应用效果
探讨围产期综合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分娩情况的影响
高龄孕妇的妊娠结局及其分娩相关危险因素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