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昌县优质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2020-04-06 11:10范县友
福建稻麦科技 2020年1期
关键词:稻曲结实率株高

范县友

(福建省顺昌县洋墩乡农业技术推广站,福建顺昌353208)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市场对优质稻米的需求逐年增加,为加快杂交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促进水稻优质、高产、增效。2019年顺昌县农技站安排了丽香优纳丝、华浙优1号、泰两优217、V两优1219、秀优4913、畾优1068等6个烟后稻新品种,以天优华占为对照进行简比试验任务,以期了解各品种的适应性、抗逆性和丰产性,掌握各新品种的特征特性,为优质稻新品种推广提供科学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总结如下。

1 试验概况

1.1 试验地基本情况

试验地顺昌县洋墩乡田溪村,农户冯明青的承包田块(前茬种烟),东经117°54′42.02″,北纬27°02′43.04″,海拔182 m,试验田选择在四周地势平坦开阔,基础设施完善,交通便利,排灌方便,土质为灰泥田,肥力水平中上且均匀一致的连片地块。

1.2 参试品种

丽香优纳丝、泰两优217、华浙优1号、V两优1219、畾优1068、秀优4913、天优华占等7个烟后稻新品种,参试种子由顺昌县农技站提供。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排列的方法与对照天优华占进行品种简比试验,利用智能温控大棚进行温室育秧,栽植规格统一按15 cm×30 cm方式机械插秧,每个品种种植333.4 m2,不设重复,丛机插2~3粒谷,并按当地生产习惯进行栽培管理。

1.4 育秧

利用智能温控大棚进行室内育秧,以水稻基质为营养土,每盘用种量80 g,每667m2用种量1.5 kg,6月10日播种,6月26日机插,秧龄16 d。

1.5 试验田施肥与管理

大田基肥:插秧前1 d耙田时每667m2施碳酸氢铵40 kg、过磷酸钙30 kg、氯化钾6 g,施用量约占总施肥量的60%,7月3日每667m2用丁草胺乳剂150 g拌细土撒施,7月6日施分蘖肥,每667m2施进口复合肥10 kg,约占总施肥量20%,8月17日烤田,烤田7 d后复水。每667m2施抽穗破口肥尿素2.5 kg,氯化钾6.5 kg,占总施肥量20%。加强田间水管:前期浅水促蘖,适时烤田壮秆,控制无效分蘖,后期湿润灌溉,保持叶色青绿,延长根系寿命,增粒增重,提高结实率。

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田间观察以及病虫测报,分别于7月10日每667m2用40%毒死蜱乳油100 mL对水50 kg喷雾防治螟虫,7月30日每667m2用80%烯啶·砒蚜酮水分散粒剂10 g对水50 kg喷雾防治稻飞虱,9月5日每667m2用75%三环唑30 g加5%井冈霉素水剂200 mL对水50 kg喷施防治稻瘟病、稻曲病。

1.6 观察记载与产量考种

主要记载各品种的生育期,包括播种期、插秧期、始穗期、齐穗期、成熟期。取样考种采用每个组合抽取分蘖数达平均值或接近平均值的5丛稻株,考种内容包括:株高、穗长、有效穗、穗总粒数、穗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理论产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全生育期

从表1看,参试品种华浙优1号、V两优1219生育期最长,为134 d,比对照天优华占长9 d。泰两优217生育期132 d,比对照天优华占长7 d。秀优4913生育期130 d,比对照天优华占长5 d。畾优1068生育期127 d,比对照天优华占长2 d。丽香优纳丝生育期125 d,与对照天优华占的生育期持平。

2.2 主要农艺性状

2.2.1 株高 从表2看,秀优4913植株最高,为119.2 cm,对照天优华占高8.8 cm,最低是泰两优217,为113.2 cm,但比对照天优华占仍高2.8 cm,其它品种在115.3~118.6 cm。

2.2.2 有效穗 丽香优纳丝有效穗最高,分蘖力最强,每667m2为17.3万,但比对照天优华占减少0.2万,秀优4913有效穗最低,每667m2为13.7万,比对照天优华占少3.8万。其它品种每667m2有效穗在15.8万~17.1万。

2.2.3 穗粒数 穗总粒数最多是秀优4913,为252.6粒,比对照天优华占的150.4粒多102.2粒,其次是畾优1068,为203.5粒,比对照天优华占多53.1粒,最少的是华浙优1号,为151.1粒,比对照天优华占多0.7粒,其它品种在158.0~173.2粒。2.2.4 结实率 华浙优1号结实率最高,达83.2%,比对照天优华占多6.7%,其次是丽香优纳丝为82.8%,最低的是秀优4913为76.3%,比对照天优华占低0.2%,其它品种在80.3%~81.5%。

2.2.5 千粒重 千粒重最重是华浙优1号,为26.1 g,比对照天优华占多1.5 g,最少是畾优1068,为19.5 g,比对照天优华占少5.1 g,其它品种在22.3~24.7 g。

2.3 产量

从表2理论产量看出,6个参试品种皆比对照天优华占增产。其中秀优4913、V两优1219、泰两优217产量最高,每667m2产量分别为568.6 kg,560.8 kg和549.3 kg,比对照天优华占分别增产17.4%、5.8%、13.4%,其次是畾优1068、华浙优1号、丽香优纳丝,每667m2产量分别为511.7 kg,502.4 kg和494.9 kg,比对照天优华占分别增产5.7%、3.7%、2.2%。

2.4 抗逆性

从试验地田间观察,参试品种均未发生叶瘟、穗颈瘟,因2019年5月至7月中旬长期阴雨绵绵,以及台风暴雨影响,丽香优纳丝、华浙优1号、泰两优217、V两优1219、秀优4913、晶优1068、天优华占等7个品种均发生纹枯病。V两优1219、华浙优1号以及对照天优华占中感白叶枯病。丽香优纳丝、泰两优217、秀优4913、晶优1068、天优华占后期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因防治及时,未造成损失,7月中旬后至水稻成熟长期是高温干旱无雨气候,所有参试品种均未发生稻曲病,丽香优纳丝后期出现早衰,并有轻度倒伏。

3 品种综合评述

3.1 丽香优纳丝

全生育期125 d,株高118.3 cm,穗长21.9 cm,每667m2有效穗数17.3万,每穗总粒数158.0粒,结实率82.8%,千粒重22.5 g。平均每667m2产量509.2 kg,实割产量494.9 kg。株型适中,分蘗力较强,叶鞘绿色,柱头呈白色、剑叶较长,穗上部1/4处有短芒,粒形细长,未发生稻瘟病、白叶枯病、稻曲病。中感纹枯病,后期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并发生早衰现象,轻度倒伏。

表1 参试烟后稻新品种生育期表现

表2 参试烟后稻新品种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表现

3.2 华浙优1号

全生育期134 d,株高116.5 cm,穗长21.8 cm,每667m2有效穗数15.8万,每穗总粒数151.1粒,结实率83.2%,千粒重26.1 g。平均每667m2产量518.4 kg,实割产量502.4 kg。长势繁茂,株型紧凑,分蘖力中等,茎秆粗壮,剑叶长挺,叶片较宽,叶下禾,谷壳黄亮,稃尖无色。未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感纹枯病、白叶枯病,抗倒伏。

3.3 泰两优217

全生育期132 d,株高113.2 cm,穗长22.2 cm,每667m2有效穗数16.7万,每穗总粒数173.2粒,结实率81.3%,千粒重24.1 g。平均每667m2产量566.7 kg,实割产量549.3 kg。植株较矮,长势繁茂,分蘖力较强,剑叶坚挺,叶片较宽,有顶芒,穗型较大,谷粒狭长。高感纹枯病,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稻曲病。后期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

3.4 V两优1219

全生育期134 d,株高118.6 cm,穗长23.6 cm,每667m2有效穗数17.1万,每穗总粒数169.7粒,结实率81.5%,千粒重24.7 g。平均每667m2产量584.2 kg,实割产量560.8 kg。植株型适中,茎秆粗壮,长势茂盛,分蘖力强,剑叶略卷,叶片较宽,叶色中绿。未发生稻瘟病,稻曲病。中感纹枯病、白叶枯病,抗倒伏。

3.5 秀优4913

全生育期130 d,株高119.2 cm,穗长19.1 cm,每667m2有效穗数13.7万,每穗总粒数252.6粒,结实率76.3%,千粒重22.3 g。平均每667m2产量588.8 kg,实割产量568.6 kg。植株较高,株型松散,分蘖力中等,剑叶短挺,叶色浓绿,谷粒有芒。着粒较密,谷色灰暗,穗大粒多。中感纹枯病,未发生稻瘟病,稻曲病。后期稻飞虱中等偏重发生。

3.6 畾优1068

全生育期127 d,株高115.3 cm,穗长22.6 cm,每667m2有效穗数16.6万,每穗总粒数203.5粒,结实率80.3%,千粒重19.5 g。平均每667m2产量529.0 kg,实割产量511.7 kg。株型适中、植株中等,长势旺盛,分蘖力中等、叶鞘绿色,叶片直立,后期剑叶内卷,穗形下垂,着粒密,谷粒细长,颖尖秆黄色,有少量短顶芒,适应性广,轻度发生纹枯病。未发生叶瘟、穗颈瘟、稻曲病。

4 小结

综合上述的分析结果,认为秀优4913、V两优1219、泰两优217等3个品种生育期适中,株型较紧凑,后期转色好,穗大粒多,产量较高,增产明显,比对照天优华占分别增产17.4%、15.8%、13.4%,综合性状表现好,可作为当地优质稻推广品种扩大示范种植。畾优1068、华浙优1号、丽香优纳丝3个品种,比对照天优华占分别增产5.7%、3.7%、2.2%,产量表现与对照天优华占相比增产不明显,但畾优1068、丽香优纳丝米质特优,可作为优质稻品种适当推广。

猜你喜欢
稻曲结实率株高
水稻稻曲病菌侵染行为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籼稻两用核不育系异交结实率与花器官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介绍四个优良小麦品种
稻曲病菌成灾机制与防控技术研究进展
利用野栽杂交分离群体定位水稻结实率QTLs
不同品种油用型牡丹的光合与生理特性及其与结实率的相关性分析
不同栽培密度对柴胡生长的影响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玉米骨干亲本及其衍生系中基因的序列变异及与株高等性状的关联分析
稻曲病气象风险评估及适宜度等级预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