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发经济时代,如何挖掘广播节目的媒体价值

2020-04-07 03:50崔勇
大经贸 2020年1期
关键词:广播节目中老年人听众

崔勇

人口老龄化是当前我国人口形势的现状,据2019年01月21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最新的人口数据显示,我国最新的老年人口数据为:截至到2018年末,60周岁及以上人口为24949万人,占总人口的17.9%。其中65周岁及以上人口16658万人,占总人口的11.9%。按照联合国的标准,一个地区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

那么,随着社会的老龄化,也给围绕老年人消费需求而产生的银发经济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在诸如老年日用消费、医疗保健、老龄文化教育和休闲旅游、养老产业等一系列消费驱动中,作为文化产业链条中的广播媒体也应在这种以银发经济为主导的消费环境中挖掘出广播节目的媒体价值,在承担媒体社会责任和弘扬时代主弦律和社会正能量的同时,整合广播平台的资源,通过广播节目的影响力和公信力,以及主持人的个人魅力,将广播受众从线上延伸到线下转化为直接用户,既拓展为银发群体服务的空间,也能有效连接用户和广告商,实现媒体价值的最大化。

那么,广播媒体应该如何挖掘自身的价值,建立与银发群体之间的有效链接呢?本人觉得应该进一步重视和强化广播多年来形成的独有的优势。

一、广播媒体的公信力,维系了长期以来的中老年忠实听众

新中国成立以来,历经七十年的广播,不仅实现了自身跨越式繁荣发展,也培育出了几代有收听广播习惯的忠实受众人群。广播伴随了人们的记忆和成长,很多老年人都是听着广播一路走到现在,对广播有着很深的感情,甚至影响到自己的家人、亲友和孩子。尽管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普及,各种新媒体层出不穷,人们接收信息的方式更加多元化,但相对于其他媒体而言,广播的伴随性、互动性、收听成本低、参与门槛低等特点,使广播仍是中老年群体最主要的接触媒体。就拿天津广播市场来说,各个频率的受众群体仍是中老年人群,他们对广播主流媒体的公信力十分信赖,无论是各频道举办的公益活动还是广播中征集听众参与的话题,特别是说起与广播的故事,每每响应者如云,广播在日积月累传播新闻资讯、生活知识、便捷服务、文化娱乐,引导正确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的传播过程中形成的主流媒体形象已经建立起和听众密不可分的连接纽带。尽管新媒体的不断涌现带来受众分流的一定挑战,但广播这种传统媒体因为有了忠实听众这一基石,在未来仍有无限的发展空间。

二、广播节目的内容形式丰富多样,给老年人生活增

添了色彩

广播的主体受众既然是中老年群体,那么如何用心关注中老年人的真实需求,以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为目的,与时俱进地创新广播节目内容和形态,为中老年听众提供内容丰富的高品质节目,也一直是天津广播人不断探索前行的目标。

以天津海河传媒中心广电事业部一档创办了20多年的老年专业广播节目《枫叶正红》为例,节目内容涉及老年生活的方方面面,开播20多年来一直享有盛誉,深受听众欢迎,保持了较高的收听率。究其原因,正是因为能够不断地根据人们对物质、精神、文化方面新的需求改进节目形式,充实节目内容,顺应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象节目中的银色热点、老年学堂、老有老精彩、夕阳情怀、老人与法、健康顾问、书香人生、那些年那些事、枫叶传情等栏目都是针对中老年人生活中的关注点,把新闻事件、知识普及和贴心的服务融在了节目之中,在传播形式上也是丰富多样,有专家访谈、采访录音、现场报道、听众熱线互动和生活小贴士的音频片花等,具有很强的贴近性和可听性。除了专业的老年节目之外,中老年群体对物质精神文化方面的所有需求都可以在广播中得到满足。比如喜欢做饭的可以收听美食节目,喜欢戏曲的有专门的京剧戏曲节目,喜欢朗诵的可以参与朗读者节目,喜欢读书的有读书节目,喜欢一展歌喉的可以参与《百姓舞台》,拨打电话就能唱上一段,还可以得到专业老师的点评指导。除此之外还有炒股理财、养花养宠、旅游休闲、育儿养生、创业技能等等类型的节目林林总总,不胜枚举。这些都使中老年人的生活得到了充实,增添了色彩,很多也因广播结缘,形成了有共同兴趣爱好的粉丝群。

三、广播主持人的真情陪伴和贴心服务,给予了中老

年人心理和情感上的慰藉现实生活中,许多中老年人由于儿女不在身边、没有更多家务上的拖累,自己有了更多闲暇时间,他们迫切需要情感交流和精神慰藉来排遣孤独寂寞。而广播节目的丰富内容,主持人或沉稳大方或清新活泼或亲切拉家常式的陪伴正好满足了他们的情感需求。很多听众喜欢一个节目,内容是一方面,更多的是喜欢这个节目的主持人,主持人的人格魅力、语言魅力对他们而言更具吸引力。天津电台老一辈播音主持人关山、路芳、何佳等退休多年都没有淡出听众的心目,现如今像《枫叶正红》、《快乐双休日》、《温馨家园》等节目的主持人也都在听众中凝聚起了一大批粉丝拥趸,正是因为他们在日常的节目主持中,真心地在乎听众,特别是对中老年听众表现得耐心细致、真诚可信、朴实亲切,把老年听众真正当成长辈朋友来对待,用自己特有的人设形象吸引住老年人的注意力,满足了中老年人的信息需求、沟通需求、参与需求、服务需求、表达出人文关怀,使听众在心理上产生了亲切感、信任感,所以节目也在听众中有了一呼百应的传播效果。比如说我们《快乐双休日》节目,只要节目中有主持人带领出行的活动,节目还没结束几百人就会迅速报名,唯恐抢不上名额失去参与的机会。10月14号,为了配合全国70家电台共同制作的 “我家住在解放路” 融媒体报道活动,我们节目举办了“漫步天津解放路”活动,虽然本市的听众对这条路太熟悉了,可能走过无数次。但由于有了主持人的号召,有了我们对活动意义的阐释渲染,仍旧燃起了听众的热情,活动当天几百名听众和志愿者集结在津湾广场,和主持人一起重走解放北路,感受这条有着“东方华尔街”之称金融街的文化魅力。活动通过融媒体报道后,在全国听众中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所以说电台名嘴也是广播媒体的独特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之一。

四、在当今媒体发展的新格局下,广播节目可借助

新媒体手段扬自己独家优势再造新的玩法进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不可否认地受到新媒体的冲击。近几年我们经历了纸媒的衰落、电视开机率的下降,广播年轻受众的分流。但是随着新媒体大浪淘沙的迭代之后 ,人们越来越发现传统媒体仍然是可依赖的媒体,广播依然是多媒体时代不可或缺的媒介形式之一。随着60后这批从小听着广播长大的人群整体进入退休周期,中老年群体的知识结构、文化素质、收入水平提升了一个档次,特别是近几年使用智能手机的中老年人呈井喷式增长,也给他们收听广播参与节目表达意愿的方式发生了变化。如何适应这种新的变化,让广播节目在新媒体的平台上生根发芽,触角延伸的更广,也是我们当前和今后要探索的课题。

1、微信直播语音互动平台开辟了广播和听众新的即时互动渠道

广播是以声音为载体的传播平台,我们平时在主持节目当中也特别希望听众能够声情并茂地随着我们主题话题来表达观点,展示自己的声音特长。近年来天津广播节目中广泛使用的语音互动平台,就给听众提供了一种新的便捷的参与方式和互动体验。象我们每次节目中抛出的互动话题,很多听众都是通过微信的语音功能将自己的观点发送到节目的微信平台参与。我们的百姓舞台栏目也有很多听众用微信发送来他们自己演唱的歌曲戏剧朗诵片段等,这样在以往热线电话的基础上又增加了一条参与途径,而且对听众来说更便捷,对节目来说更简明高效,避免了热线电话更多地占用节目时间。这种新的互动方式也使得节目逐渐聚合起一批更高层次的受众群体。

2、融合媒体的播出形态是我们传统广播节目需

大力去拓展的发展空间天津传媒融合成立海河传媒中心之后,一直在推进声屏报网的结合。我们传统广播节目也做了很多尝试,比如我们《枫叶正红》和中老年时报的合作,双方共同策划老年人关注的话题,广播有声,报纸见字,各取报长,共造影响。比如我们和电视栏目的合作,电视同步切转我们直播的画面,那么我们在直播中就尽量营造画面的感觉,不仅是对听众说,还能让他们仿佛能看见电视播出的场景。比如,我们节目策划的一些重点选题或是有重量级嘉宾参与时,都会在津云网络平台同步直播,获取了不少网络点击率,扩大了传播渠道。再比如我们现在在微信公号也会发一些图片和话题互动贴,通过图片引出即时互动的话题,这些新的传播手段,都给听众增添了新的体验和乐趣,创造出新需求,所以我们节目又适时开通了老年手机课堂,让中老年人跟上时代的步伐,这样在不断地创造新的需求,不断地拉动新的参与过程中,节目也形成了良性的发展,保持了较高的收听率。

3、借助新媒体手段,用新的玩法增加线下活动吸引力

中老年是广播受众的中坚力量,也是我们老年节目的核心资源。在老龄社会的背景下,传统广播节目只要抓住中老年人的需求,借助一些新媒体的手段,通过节目和线下活动让他们获得身心的健康、精神的愉悦和乐观的心态,也就抓住了银发经济的商机。

首先,老龄人口的增加,为老年旅游这一细分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商机。数据显示,每年出游2次的老年旅游者占比达42.7%,每年出游3次及以上的占比则为20.2%,且这一数据还在持续增长中。老年旅游成为前景广阔的蓝海。因此广播老年节目也倍受旅游行业客户的青睐。下一步,象《快乐双休日》、《温馨家园》等与老年旅游密切结合的节目也会抓住这一商机,用主持人的影响力、用旅游的中人文历史故事、用旅游参与者的所见所感、用旅行中视频图片拍摄的评选等等手段,勾起他们参与出行的兴趣,打造与常规旅游不一样的出行体验,从而把旅游细分行业的蛋糕做大。

其次,现如今大多数老年人已经从“老有所养”过渡到“老有所乐”阶段。根据中老年人休闲娱乐修身养性精神文化方面的需求,本市各区县街道居委会等都开办有不同内容的文化社团,很大一部分中老年人走出家庭,变成了社团人,以各自的文艺爱好形成了新的社交圈层。如何把这部分人凝聚起来成为广播的忠实听众和广告客户吸引的活跃和优质用户,也是老年节目主攻的方向。下一步,我们《快乐双休日》节目将进一步将节目中的“百姓舞台”栏目打造成线下活动品牌,为广大文化社团提供展示文艺爱好的平台,增加节目与听众的粘性,从而吸引目标广告客户线上线下的投放,拓展更大的价值空间。

再有,作为以中老年人群为服务对象的《楓叶正红》以及《快乐双休日》等老年节目也可以借助网络的优势,策划和组织一些覆盖面更广、参与人数更多、影响力更大的活动,比如举办中老年互联网歌唱大赛,采取线上报名、上传音视频演出资料、专家审核、网络人气投票的方式,让更多的文艺爱好者足不出户就能展示分享自己的才艺,更多地体会以互联网时代的便捷。而这类有广泛人群参与的活动更容易得到银行、房地产业等高端品牌广告客户的垂青。

所以,在未来银发经济愈加被重视的消费市场中,传统广播的老年节目只要把握住中老年人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就可以发现他们在衣、食、住、行、养老、保健、娱乐、休闲各个领域都蕴含着巨大的消费潜力。因此,老年节目在反映老年人生活、讲述老年人故事、关爱老年人健康等方面做好应有的人文关怀和贴心服务的同时,也一定会在这个特殊群体中发掘出更多的消费商机,从而也使我们传统媒体创造出更大的价值空间。

猜你喜欢
广播节目中老年人听众
中老年人服药切记4不要
中老年人食物嵌塞的防治
中老年人应该培养什么样的爱好?
让听众“秒睡”的有声书
好太太都是好听众
论微博、微信在广播节目中的作用
广播节目创优策划探析
老年听众需要电台长篇连播
学会倾听(一):做哪一种听众
中老年人健康的四大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