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教育要规范

2020-04-07 17:53刘次林
江苏教育·班主任 2020年2期
关键词:道德规范学校德育违规

刘次林

行為规范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内容,这个德育重镇如今困惑重重。比如,不准谈恋爱、不准留长发、不准用手机、必须穿校服这些规定是否合理、合法?学生违规违纪,教师如何干预?未成年人间的欺凌事件学校如何处理……

行为规范教育要规范,学校德育要走出“多管多事”的困局,就需要对规范教育的内涵、规范的制订与执行进行深入研究和科学应对。

第一,要正确理解规范的内涵。学界把规范分成道德规范、习俗规范和个人规范。道德规范与公平、他人的权利相关,习俗规范只是一部分人在一定时空里约定俗成的规范。比如,“给教师让座”就属于习俗规范,而“给老弱病残孕让座”属于道德规范,因为把座位让给“老弱病残孕”有可能防止他们在乘车过程中出现意外伤害。个人规范是有关个人身心健康安全、生活习惯偏好等的要求。一般而言,违反道德规范的违规程度最重,违反个人规范的违规程度最轻,违规的程度不同,处理的强度当然也不一样。但当下学校在处理违规行为的时候,往往缺乏分寸、缺少依据。

第二,学校规范的基础是师生关系平等。当下,一些学校的不少规范是为着管理方便而非学生的成长,没有把学生摆到与教师平等的地位。而且,我们的传统文化也更重师道尊严,因此,校园里时常会发生以“爱”的名义侵害学生权利的行为。教育的现代化要从解放学生开始,学校在订立规章制度的过程中必须确立师生的平等关系。师生平等的实质是对学生独立人格的认可和尊重,新型的师生关系需要倡导“尊重先于关爱”的理念。

第三,学校规范要尊重相关法律规定。学校在制订和执行校规时要有强烈的法律意识。比如,一些学校(教师)在政府规定的教学时间之外,要求学生提前到校、延后放学,不图回报地给学生补课、辅导,这种做法其实隐藏着很大的风险。因为,在这期间一旦学生发生什么意外,家长很可能拿起法律武器来追究学校(教师)的责任。也许学校(教师)会说我们加班加点是为了学生,但法律是底线,道德只是境界,法律先于道德,教师要在依法执教的基础上讲道德。

要走出规范教育的困境,学校还需要做好宣传和示范工作。学校要向教师、学生、家长讲清楚这些观念,使家校之间形成教育理念的一致性逻辑,让他们明白自己的职责和权利。学校还可以积累一些经典的规范教育案例,为规范教育提供示范引领。

(作者系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道德规范学校德育违规
违规借调的多重“算计”
聊聊违规担保
明确方向标、设计中轴线、提供参照系
学校德育功能定位的误解及澄清
孔祥渊:“我”的出现有助于提升个体道德认同
驾照
素质教育的可行性实施细节研究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
传统伦理道德现实价值研究
学校德育顶层设计的意义与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