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分校·第五分校

2020-04-08 02:35
黄埔 2020年2期
关键词:总队分校大队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成立于1934年12月,是由龙云主办的讨逆军第10路军总指挥部军官教导团改组而来的。1938年3月,昆明分校奉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1945年10月,第五分校奉令裁撤。

一、历史沿革

昆明分校前身为创建于1909年8月28日的云南陆军讲武堂。当时,晚清编练新军,计划在全国编36镇(师),其中第19镇建于云南。官兵总计为10900人。新军编练亟需新型军官,清政府为适应这一新形势的需要,做出统一的规定:“各省应于省垣设立讲武堂一处,为现带兵者研究武学之所。”1908年,护理云贵总督兼云南藩台沈秉经向清廷奏准,筹办云南陆军讲武堂,校址设在昆明原明朝沐国公练兵处,占地7万余平方米。8月15日,云南陆军讲武堂正式开学,高尔登为首任总办(校长)。学堂开办之初,分步、骑、炮、工4个兵科,设甲、乙、丙3班。课程仿照日本士官学校加以调整而成,分为学科、术科两项。讲武堂聘用了一批国内武备学堂毕业生和日本士官学校中国留学生任教。至辛亥革命时,讲武堂已为云南新军输送中下级军官600余名。

辛亥革命后,云南都督蔡锷将军下令将云南陆军讲武堂改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以云南陆军讲武堂师生为骨干组建的滇军,在护国、护法战争中战绩辉煌,故学校声誉日隆,威名远扬。邻省甚至邻国许多有志青年纷纷来昆明报考求学。据不完全统计,从第11期至第17期,朝鲜、越南来留学的青年达200余名。

1930年8月,龙云依照陆军讲武堂旧规,成立讨逆军第10路军军官教导团(以下简称军官教导团)。龙云兼任团长,除步、骑、炮、工4兵科外,增设宪兵、经理、交通3个区队以培养专业军官。至1934年年底,教导团共办3期(后来衔接为云南陆军讲武学校20期、21期、22期)。至此,云南陆军讲武堂、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军官教导团,包括在校内举办的各种培训队、班,共培养各类军官、军士约9000人。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全国中等学校都组成了“学生义勇军”,加强了军事训练课。国民党中央军事委员会委员长蒋介石利用这一形势,把全国属于地方的军事学校,以“统一军令政令”“军事系统化”为由,统一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分校序列中。据此,1934年12月,龙云主办的讨逆军第10路军总指挥部军官教导团奉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以下简称昆明分校)。

1935年2月,昆明分校主任由龙云兼任,副主任为唐继鏻,校务委员为龙云、唐继鏻、胡道文、陶汝滨、帅崇兴、牟迁芳、袁家浩等。分校在军官教导团经武楼(原云南陆军讲武堂内)成立筹备处,刘永祚为筹备处主任。7月1日,国民政府任命唐继鏻为昆明分校主任,张与仁为副主任,龙云专任校务委员。8月1日,昆明分校正式开始授课。1937年3月,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电令,昆明分校军官补习班准称学员总队,已毕业者为第1期,学生队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1期。

1938年3月,依据全国各地分校成立先后顺序,昆明分校奉令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唐继鏻为主任,张与仁为副主任,龙云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校务委员。

1945年10月,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奉令裁撤,20期学生经甄别后并入成都本校训练,剩余19期学生400余人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20期驻昆独立大队,至1946年5月毕业。

二、组织与管理

(一)领导机构

昆明分校(第五分校)直隶于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并受训练总监部之监督指挥。

昆明分校时期校领导机构如下:

校长:蒋中正

主任:唐继鏻(中将)(1935年2月—7月龙云兼主任,唐继鏻为副主任)

副主任:张与仁(少将)

校务委员:龙云、唐继鏻、胡道文、陶汝滨、帅崇兴、牟迁芳、袁家浩等。

第五分校时期,学校领导机构在保持已有格局的基础上有所变化,主要是增加了副主任,援用本校校务委员会。具体如下:

校长:蒋中正

主任:唐继鏻(中将)

副主任:

张与仁(少将),1935年7月至1939年6月

王炳章(少将),1939年6月至1945年10月

邱开基(少将),1939年6月至1941年

校务委员援用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校务委员会建制:蒋中正、汪兆铭(后取消)、吴敬恒、戴传贤、冯玉祥、阎锡山、何应钦、唐生智、程潜、李宗仁、白崇禧、刘湘、龙云、余汉谋、陈诚、张治中等。

(二)管理系统

昆明分校管理机构初期设有教育科、政治训练科、总务科、经理科、医务科,后来屡有更名或增设(1936年11月增设文书科)。1938年8月,各科奉令改为处,具体如下:

1.教育科(教育处)

科长:帅崇兴(处长:张与仁、王炳章)

职责:制订教育计划、征集教材、审订教案、教授实施、编配考察事项及成绩考核、表册审订等。

2.政治训练科(1937年4月改名为政治部)

科长:欧阳谦(主任:张与仁、欧阳谦、张昭麟)

职责:政治教育、宣传教育计划的制订、实施,编纂宣传教材及发行,党务工作等。

3.总务科(总务处)

科长:赵士俊(后为何柏基,处长:庄品金)

职责:保管公物、卫戍、消防、电话、军乐及教练号兵,管理马匹、校内军纪、风纪、清洁等。

4.经理科(经理处)

科长(处长):李有权

职责:编造全校经费之预算、决算,金钱出纳及保管,各部处预算、决算书及单据表册的审核,被服器具消耗品材料的筹划、购置及分发保管等。

5.医务科(军医处)

科长(处长):王钟莹

职责:卫生教育及治疗、身体检查,伤病的综核及统计,卫生勤务,防疫事项,卫生宣传及清洁检查等。

6.文书科(1936年11月设立,1938年8月改为办公处)

科长:窦廷纬(处长:欧阳临渊、杨振海)

职责:公文收发、处理、给发材料、归档保管等。

(三)制度与条例

昆明分校及其后的第五分校基本上援用本校的规章制度,如《党员守则》《军人读训》《总理纪念周仪规》《军械检查暂行条例》《党国旗升降办法》《处置破旧党国旗办法》等。此外,也有自行制定的一些规则或规定,如《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公物保管规则》。具体列举于下:

1.《党员守则》

党员守则

一、忠勇为爱国之本

二、孝顺为齐家之本

三、仁爱为接物之本

四、信义为立业之本

五、和平为处世之本

六、礼节为治事之本

七、服从为负责之本

八、勤俭为服务之本

九、整洁为强身之本

十、助人为快乐之本

十一、学问为济世之本

十二、有恒为成功之本

2《.军人读训》

军人读训

第一条 实行三民主义,捍卫国家,不容有违背怠忽之行为。

第二条 拥护国民政府,服务长官,不容有虚伪背离之行为。

第三条 敬爱袍泽,保护人民,不容有倨傲粗暴之行为。

第四条 尽忠职守,奉行命令,不容有延误怯懦之行为。

第五条 严守纪律,勇敢果决,不容有废驰敷衍之行为。

第六条 团结精神,协同一致,不容有散漫推诿之行为。

第七条 负责知耻,崇尚武德,不容有污辱贪鄙之行为。

第八条 刻苦耐劳,节俭朴实,不容有奢侈浮华之行为。

第九条 注重礼节,整肃仪容,不容有亵荡浪漫之行为。

第十条 诚心修身,笃守信义,不容有卑劣诈伪之行为。

3《.总理纪念周仪规》

二十五年四月二日第五届中央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通过:

一、各级党部各级政府机关各军队各学校团体举行总理纪念周应依照本仪规行之。

二、参加纪念周人员之服装除已有规定之制服者外应依照下列规定:

甲、男性:(一)礼服(素蓝袍黑褂)(二)中山装

乙、女性:(一)长褂(二)衫裙

三、服装材料一律采用国货其颜色以适合时令整齐划一为主旨。

四、参加纪念周人员排列次序依照礼堂之大小按男左女右酌量规定。

五、参加纪念周人员进入礼堂后应各就规定地点整齐肃立不得交谈。

六、纪念周礼堂内设司仪员由主席指定之。

七、纪念仪式如旧但于开始之前司仪员应先司报“纪念周开始”嗣“主席就位”然后“全体肃立”。

八、礼成后(一)主席先退(二)参加人鱼贯退。

九、纠仪员应核对签到簿并在会场查察如发现有无故不到或在纪念周礼堂中失仪者应报告主席分别纠正。

十、本仪规由中央执行委员会议决后公布施行。

4.《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公物保管规则》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公物保管规则

第一条 本分校为养成各人爱护公物之美德订本规则管理之。

第二条 本规则所称公物,系指木器杂物文具电料,以及其他不属于临时消耗品而言,概依本规则管理之。

第三条 本分校公物概由经理科,或总务科购置发给保管,该科等具有管理上执行监督之全责。

第四条 保管人员对公物凡未经核准注销不得卸除责任。

第五条 各科队所领用公物应由各主管官指派管理人员负责保管,如有遗失或非事实上不能避免之损毁,保管人员应负赔偿之责任。

第六条 各项公物均经规定用途及使用时期凡属本分校管佐员生兵均应切实爱护,并不得取作别用,如有任意毁损或作别用者一经查明除令照价赔偿外并予以严重之处分。

第七条 凡管理公物人员应备具登记簿将负责管理处所公物分别登记并于各处所照规定设置公物配发表以便随时稽考。

第八条 各处所公物发给数量,概照规定办理无任何人不得私相授受或擅自取用,一经查明除赔偿外并予以处分。

第九条 本分校官生兵伕如有盗卖公物者一经查明,除责令赔偿外并呈请按情处究,如系管理人员盗卖者,加倍惩处,盗卖人员逃亡时由主管官负责。

第十条 各处所公物如遇有事实上不能避免之损坏时,由各管理人员将损坏原因种数签请主管官呈请派员检查后分别修理或缴销,不得任意掉换或烧弃。

第十一条 管理公物人员,遇有调任或离校时应将经手管理公物列册交代接任人员并呈请派员监盘。

第十二条 关于公物之领签规则另定之。

第十三条 本规则如有未尽事宜得随时修正之。

第十四条 本规则自公布之日施行。

三、学员

昆明分校及嗣后的第五分校学生学员包括学生队、军官补习班(后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员总队)、干训大队、军士队等。

学生队通过考试录取。甲级生报名条件为:大学毕业或修业、高中毕业及有同等学历者;乙级生学历要求改为高中修业或初中毕业及有关同等学历者。考试科目为国文、党义、三角、几何、代数、理化、体格检查、口试等。年龄一般要求在18岁以上24岁以下。

学员总队、干训大队等由滇军各部队选送,条件为:准尉以上、上尉以下,年龄在30岁以下。

军士队:初中修业或高小毕业及同等学历者,年龄在18岁以上22岁以下。从构成上看,学生队中云南籍学生约80%,贵州籍学生约10%,有少数两广籍、西康及越南学生。学员总队及干训大队等则主要是滇军准尉以上、上尉以下的中下级军官。军士队主要是学生及滇军士兵。

从规模上看,自1935年7月昆明分校首批学生、军官补习班学员入学,至1945年10月第五分校最后一期学生并入成都本校,前后培养7期共计11500余人。具体情况如下:

11期(1935年7月至1937年12月)共5个队373人。包括步科1队112人、步科2队109人、炮兵队55人、工兵队59人、交通兵队38人。

14期(1938年3月至10月)共594人。包括甲级生183人:甲级第1队76人、甲级第2队107人。乙级生411人:步科1队114人、步科2队120人、炮兵队60人、工兵队60人、学生大队交通队57人。

16期共计3563人。包括1.学生大队半年生331人(1938年12月至1939年9月):7总队学生第1队127人、7总队学 生 第2队123人、半年生通讯队81人。2.学生大队一年生243人(1938年12月至1939年12月):步1队123人、步2队120人。3.第2大 队208人(1938年12月至1939年12月):第1队104人、第2队104人。4.18总队,地点在云南省曲靖市,原为第1集团军学生总队,后编入16期18总队,共2781人(1938年至1940年)。(1)1大 队832人:第1队178人、 第2队179人、第3队162人、第4队181人、第5队132人。(2)2大队1133人:第6队171人、 第7队156人、第8队168人、第9队166人、第10队162人、第11队120人、工兵队190人。(3)军士队816人:第1大队145人、第2大队161人、第3大队159人、第4大队167人、第8大队83人、第9大队101人。

17期(1939年12月 至1940年12月)共1037人。包括1.第1大队492人:步科第1队129人、步科第2队124人、步 科 第3队121人、步科第4队118人。2.第2大队369人:步科第5队125人、步科第6队123人、步科第7队121人。3.工兵队108人。4.炮兵队68人(1939年12月至1941年6月)。

18期共1128人。包括1.步科728人(1940年9月至1942年11月)。(1)第1大队367人:第1队123人、第2队122人、 第3队122人。(2)第2大队365人:第4队121人、第5队122人、第6队122人。(3)第3大队442人:第7队153人、第8队149人、 第9队140人。2.炮 工队400人(1941年11月 至1943年6月)。

/ 第18 期入伍生第5 总队1 大队第3 队合影。

/ 第19 期独立通讯队合影。

19期共787人。包括1.军官训练班,又称12期独立第3大队407人(1943年6月至1944年6月):第1队103人、第2队98人、第3队104人、第4队102人。2.步科学生独立大队380人(1944年3月至1946年5月):第1队98人、第2队96人、第3队93人、第4队93人。

/ 学员毕业证书。

20期共504人。

其他班队情况:

军官补习班第1期(后称学员总队1期,1935年7月至1937年1月),分为第1队109人、第2队102人,共211人;学员总队第2期(1937年4月 至1937年12月), 分为第1队、第2队,共223人;学员总队第3期(1938年1月至1938年5月),分为第1队113人,第2队111人,共224人;学员总队第4期(1938年5月至10月),分为第1队、第2队,共280人。

军士队第1期(1938年3月至1938年7月),分军士步兵第1队121人、军士步兵炮队148人、军士工兵队60人、军士通信兵队132人,共461人;军士队第2期(1938年12月 至1939年9月)600人。

干训大队第1期(1938年5月至1938年12月)包括军官第1队116人、军官第2队110人、军官第3队55人,共281人;第2期(1939年8月至1939年12月)共260人;第3期(1940年8月 至1941年3月)共265人。

/ 《体操教范》

/ 《体育教范草案》

/ 《军制学教程》

/ 《国术必备》

/ 《基本战术讲义》

/ 《新步兵操典草案详解》

第2期经理训练班(1938年12月至1939年10月):626人。

技术训练队(1939年8月至1940年2月):40人。

警官训练大队(1939年8月至1940年2月):分3个区队,共150人。

四、教育与训练

(一)师资

昆明分校(第五分校)师资在原来军官教导团的基础上略有增加。主要为:

1.保定军官学校毕业者。

2.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毕业者。

3.云南陆军讲武学校、军官教导团毕业者。

4.云南省立师范、云南大学、省立丽江中学等地方学校毕业者。

5.日本士官学校毕业者等。

(二)教学训练内容

昆明分校初期沿用云南陆军讲武学校日本“士官式”教育,至第五分校后推行“黄埔式”教育。学员固定训练为每日“三操两讲”。三操:出早操,上午、下午各进行一次训练。两讲:上午或下午安排两小时政治教育,晚上进行一次全队讨论或晚点名。课程则依据学生学员和军官学员有所不同。

1.学生队军事课程:“四大课程”——《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地形学》;“三小教程”——《步兵操典》《射击教程》《阵中勤务令》;其余还有《军制学》《航空学》《交通学》《实地测图》等。

政治课程:《三民主义讲座》《中国革命史》《社会学》《人生哲学》等。

训练:实弹射击、军事演习等。

2.学员总队、干训大队等普通学科:数学(含代数、三角、几何)、理化(物理、化学)、电理、外国文(英、法、日三种任择一门)、党义、政治。

军事学:《战术学》《兵器学》《筑城学》《交通学》。

训练:实弹射击、军事演习等。

五、重要人物及事件

(一)重要人物

唐继鏻(1890—1947),字建侯,云南会泽县人,为唐继尧将军族弟。1924年就读于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工兵科,毕业后回滇。先后任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15、16期工兵科区队长,云南省公署近卫第1团营长,建国联军第3军近卫第29团团长,第2旅第3团团长等职。1927年“二•六”政变中,率部队至滇西与唐继虞合组北伐后援军,任第1师师长。1928年,滇政府改组,任第7师师长驻扎滇西,兼军警督察处处长。1929年,唐继虞出走,北伐后援军撤销,部队改编后,任云南省政府军事参议、国民革命军第38军第7师少将师长兼云南省戒严司令部司令官。11月,任云南省政府委员。1930年,任教导团第21期至23期教育长、副团长。1935年至1946年,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第五分校主任。1940年,晋升为陆军中将。1947年5月,积劳成病逝世。

张与仁(1892—1961),字友曾,云南姚安人。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0期步科、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6期步科毕业。1923年,任驻粤滇军总司令部参谋。1924年1月,任滇军总司令部干部学校技术科主任教官、黄埔军校第2期步兵科第1队少校队长。1925年,任黄埔军校第4期步兵军官预备团第2团团长。8月12日,任该校第3期学生总队第3大队大队长。1926年冬,任国民革命军新编第1师师长,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1927年至1930年,先后任第9军参谋长、第12师参谋长、第12师35旅旅长、军事参议院参议。1931年1月,任军事参议院少将参议。1936年,任昆明分校少将副主任。1938年,改任云南总动员委员会委员兼滇黔绥靖公署干训总队总队长。1939年秋,任新编第3军新编12师师长,出滇参加抗战。1941年3月,任新编第3军中将副军长兼新编12师师长。抗战胜利后退役在南京休养。1947年7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年底,当选第一届国民大会云南省代表。1949年春回乡,积极支持中共地下武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云南省文史馆馆员。

邱开基(1905—1993),字卫华,云南景东县文道营人。1925年1月,赴广东黄埔军官学校第3期学习军事。1926年黄埔军校毕业,历任排长、连长、营长。1927—1931年,被派赴日本陆军经理学校学习,后转入步兵学校,1931年归国。后来被选调南京,任蒋介石侍卫大队长。1933年,任军事委员会禁烟督察处缉私主任兼巡辑团团长。1935年,任云南学生集训总队队长。1936年,任60军副官长。1938年,任181师副师长。台儿庄之役时为代理师长、新编第2师师长。1939年6月,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副主任。后来调第1集团军总司令部任干部总队队长(后并入五分校16期18总队)。1941年,升任第3军副军长兼四川剑平师管区司令,并被授予中将军衔。1946年,任云南省警保处处长。1948年,任第六编练司令部副司令代理司令。1949年秋,离昆赴香港辗转去台。到台湾后,任“大陆设计研究委员会”委员及“国防部”高级参谋。1965年退役。1993年1月20日病逝。

孙渡(1895—1967),字志舟,云南陆良三岔河镇小新庄村人。1915年,陆军小学(现陆良马街小学)毕业后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917年毕业后到滇军警卫第2团任排长。1922年3月任独立团团长。1923年,参与川滇黔之战,升任旅长兼贵州省警务处长。1924年,任云南省烟草公卖总局局长、云南省宪兵司令。1927年任龙云的参谋长。1929年11月21日,任云南省政府委员。1930年,任第98师第3旅旅长,进兵广西作战。1931年2月回滇,3月任第10路军参谋长。1936年4月18日,被授予陆军中将军衔。抗战爆发后,1938年7月任新编58军军长,开赴湖北,参加武汉会战、南昌会战、奉新高安战役、赣北战役、第一次长沙会战。年底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受训,任第16期第18总队总队长。1939年,代理第1集团军副总司令。1941年参加第二、三次长沙会战。1942年,参加赣东会战、长衡会战。10月16日,任第1集团军副总司令。1945年年初,升任第1集团军总司令。1947年9月,第1集团军改为东北第1兵团。1948年1月,第1兵团又改为第6兵团,辖60军、93军,孙渡一直任司令官。1948年2月,任热河省主席。1949年12月,任西南军政长官公署副长官。12月9日,随卢汉将军在昆明宣布起义。1952年被捕。1963年特赦释放,任云南政治协商第二、三届会议委员。1967年4月,在云南昆明病故。

白太常(1916—2007),字少卿,云南楚雄大姚县人。1935年考入黄埔军校12期炮兵科,1938年毕业,任黄埔军校五分校14期炮兵队少尉区队附。1939年,任野战重炮第1旅7团2营5连连长,先后参加了第二、三次长沙会战及鄂西老河口等抗日重大战役。1941年,任新编第3师少校营长。1945年抗战胜利后,被先后调往陕西汉中任代理团长、新疆陶峙岳所部新疆警备司令部任上校作战科长。1949年,随陶峙岳将军起义,任中国人民解放军22兵团部办公室秘书。1951年,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军事学院教官。1956年被授予少校军衔,后任高级研究员,参与了《中国军事史百科全书》等军事理论书籍的编撰。“文化大革命”时被下放回原籍。后来恢复名誉和待遇,1983年以副师级待遇从云南省军区离休。1988年,加入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任云南省黄埔军校同学会第二、三、四届理事会会长。同年,被中央军委授予“胜利功勋荣誉勋章”。2005年,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纪念章”。2007年3月病逝。

杨 尚志(1915—1986),云南丽江人。193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五分校11期步兵科。1938年1月至1940年3月,留校当教官,担任14期学生队分队长、17期学生队队附。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被捕,1945年在爱国人士的营救和交涉下获释。1946年,回到云南,继续从事革命斗争。1948年4月,受组织派遣返回丽江,任中共丽江县委第一任书记。1949年7月1日,丽江和平解放后,先后任丽江县人民自卫队大队长,人民自卫军第3支队司令员(支队长)兼政委,滇桂黔边区纵队副司令员、第7支队35团团长兼政委,后来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4兵团14军第42师副师长,兼任丽江边防区副司令员。1952年9月,被错误对待,平反昭雪后任第五届云南省政协委员、丽江地区行署顾问等职。1986年3月26日病逝。

(二)重要事件

1.分科风波。1935年12月底,11期入伍期满,学生经体检、笔试后将分为4科:步科、炮科、工科、交通(电讯专业)科。传言国民党中央要把学生全部带到南京分科,云南当局不同意。对此,学生纷纷议论:“龙云是想用国民党中央的名义,汇集人才,以充实他的地方武装力量,所以不同意到南京分科。”后来由于红军已进入贵州省境,云南省主席兼滇黔绥靖公署主任龙云出兵参与堵击红军,昆明分校分科问题,暂时形成僵局。1936年1月,分校仍然在昆明分科,全校员生近700人。3月,蒋介石飞抵昆明,由龙云陪同到学校检阅教职人员、学员生队伍,并集合训话。会后,贺明哲、杨光骏、周崇庆等同学把请求到南京分科的请愿书送呈蒋介石的侍从主任钱大钧。下午,即得到答复说,请愿书已呈蒋批转龙云主席处理了。蒋介石飞离昆明的当天下午,学校即开始大搜捕。贺明哲、杨光骏、周崇庆等人移交绥署军法处侦审,后被判刑。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龙云释放了被判刑的全部人员。

2.出 征 抗 日。1938年6月,龙云组建滇军第58军(军长孙渡),下辖新编第10师,刘正富任师长;新编第11师,鲁道源任师长;新编第12师,龚顺壁任师长,共3万余人。7月,全军奉命出滇抗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教职员工及同学40余人随军出征,先后参与武汉会战、常德会战等。1939年,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16期18总队奉命提前毕业,部分学生经1000多公里跋涉,到达湖南,加入滇军60军参加抗日,先后参与长沙会战等。7月,军校16期学生大队毕业生60余人赴山西,加入滇军第3军参加抗日。

六、其他

官生同乐会:1937年2月19日成立,旨在增进官生感情、提倡正当娱乐。该会由校委员会主持,设干事若干,经理日常事务。学员生司录事每月会费新币4角,尉官及兼教官8角,少校以上1元。活动时间:上午11时至下午1时,下午5时半至6时50分。活动地点:音乐室、棋弈室、球戏室等。

《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周刊》:由政治训练科于1936年6月25日创办,后停办。宗旨为促进本校官佐及学员生学术之进步,发扬亲爱精诚之精神。主要栏目有:论著栏——凡关于军事政治和学术科目之论文稿件属之;命令栏——凡校委主任副主任所发命令经核准之稿件属之;演讲栏——凡各长官到校之训话讲评等稿件属之;纪事栏——凡本校每周一切人事之记述稿件属之;笔记栏——凡各官长学员生学术科研心得及野外演习等之笔记稿件属之;杂组栏——文艺作品之稿件属之;法规栏——凡有关本校之规章计划及新颁一切制训军规等属之;选录——凡党内名流之重要言论著作属之。

中正小学:1943年2月,由分校政治部开办,主要是为便利军官佐属子女就学起见。规定凡分校军官佐属及毕业生子女,均可报名入校。

七、附录

(一)大事记

1934年

12月,《民国日报》登载《讨逆军第10路总指挥部招生预告》:中央明令改设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以下简称昆明分校)。

1935年

2月1日,昆明分校主任由龙云兼任,副主任为唐继鏻,校务委员为龙云、唐继鏻、胡道文、陶汝滨、帅崇兴、牟迁芳、袁家浩等。分校在军官教导团经武楼(原云南陆军讲武堂内)成立筹备处,刘永祚为筹备处主任。筹备处下设教育、政治训练、总务、医务、经理5科,各科设主任1人,筹备员若干人。筹备处开始着手办理招生及一切教育事宜。

5月,在《民国日报》等发布昆明分校招生通告。

7月1日,国民党中央任命唐继鏻为昆明分校主任,张与仁为副主任,龙云专任校务委员,刘永祚任校委办公厅主任(1936年7月1日结束)。

7月24日,学生学员400名、军官补习班第1期学员200名入学。

8月1日,昆明分校正式开始授课。

9月16日,举行开学和成立典礼,蒋介石、龙云分别撰颁训词。

1936年

3月,蒋介石到昆明分校训话,要求认真执行“先安内后攘外”政策。

6月25日,创办《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昆明分校周刊》,校务委员、云南省主席龙云题词:内忧外患、国事蜩螗,整军经武、复兴救亡。

7月1日,唐继鏻主任到职。原校委办公厅撤销。

8月1日,举行建校1周年纪念。

8月13日,张与仁副主任到职。

9月,特制“昆明分校病假识别证章”。该证章用卫生符号制成,圆形,正面白底红十字,背面印有“昆明分校病假识别证”字样,发给因病修养学员佩带,以资识别。

10月20日,江川县私立中学铸民中学180名师生来校参观。

10月31日,发布“为校长蒋公五旬寿辰告同学同志书”。

10月,奉本校令,秘书处裁撤,增设文书科,原秘书窦廷纬为科长。

11月22日,全校绝食一日,23、24日每日减食一餐,所积2000余元,汇寄傅作义绥远抗日部队。

12月7日至12日,军官补习班第1期在呈贡举行战术作业。14日至27日,野营演习。

12月13日,西安事变爆发后,分校两次致电南京,表示:枕戈待命,誓为前躯。

12月25日,在本校礼堂举行仪式,纪念云南首义21周年。

12月29日至31日,会同近卫1团、干部大队,暨高射机关枪营,在归化寺、放马桥、大板桥举行联合大演习。

1937年

1月7日至8日,军官补习班第1期毕业考试,学校委员会派员监试。

1月10日至23日,分别请本省教授、名流徐勋仲、袁树五、李子厚、由夔举到校讲演。

1月14日,校务委员龙云召集昆明分校军官补习班第1期学员在绥靖公署训话,主要内容为毕业后的服务方针和希望。

1月29日,举行军官补习班第1期毕业典礼。校长蒋中正、军政部部长何应钦等颁示训词。校务委员龙云代表校长到校颁发证书。

2月19日,在本校大礼堂举行“官生同乐会”开幕式,成立该会主要目的为增进官生感情、提倡正当娱乐。

2月,统一全校官佐服装,令在草黄色斜纹军常服的基础上,每人自行增备一套,色料式样,以前制者为标准,从3月10日起,一律不许再穿杂色军服。

3月14日,排球友谊赛,军校3:0胜星光。

3月29日,举行仪式,纪念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国,唐继鏻主任报告纪念意义。

3月25日,第2期军官补习班检定学员,共计223名。

3月,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电令,昆明分校军官补习班准称学员总队,已毕业者为第1期,所有学生改称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1期。

4月1日,学员总队第2期(第2期军官实习班)学员入学。

4月15日,举行学员总队第2期学员开学典礼,唐继鏻主任作报告。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示训词,校务委员龙云莅校参加开学典礼。

4月19日,昆明分校足球队与护卫营比赛6:3获胜。

4月16日,官生同乐会所办之合作社正式营业。

4月,政治训练科改名为政治部。

5月2日,举行纪念周,特请京滇公路周览团褚民谊团长莅校讲演,内容为:近半年来国内大事。

5月,规定伙食日报表及规则,官生每月薪饷扣借凡有疑误,准向经理科询明。

6月26日,学员总队第2期学员开始课余补习数学。

7月4日,张与仁副主任等参加庐山受训。

8月1日,举行建校两周年纪念,并举办军人第一届集体结婚,为7对新人举行婚礼。

8月20日,组织军事政治座谈会,规定以后每星期四下午一时至二时举行一次,教职员工一律参加。

9月1日,昆明市市长裴存藩向学校赠送《中国大事年表》《兴登堡自传》等图书20余册。

9月2日,昆明分校附设之军官补习班报名截止。

9月5日,昆明分校少将衔上校教育科长帅崇兴因病辞职。

9月18日,张与仁副主任等庐山受训结束返校。

10月1日,昆明分校向即将出征抗日的60军将士制赠旗帜,上书“还我河山”“叱咤风云”“党国干城”“直捣扶桑”,并赠送百仙丹1200瓶。

12月6日,举行11期学生及学员总队第2期学员毕业典礼,校长蒋中正等颁发训词,校务委员龙云亲临阅兵并致训示。

12月10日,在《云南日报》等刊登招收入伍生、军士通告。预计招收入伍生300名,军士500名。入伍生报名条件为:高中就学两年以上及同等学历者;年龄在18岁以上23岁以下。学时为:入伍训练3个月,升学教育1年6个月。军士报名要求为:初中修业或高小毕业及同等学历者;年龄在18岁以上22岁以下。学时为:步兵队4个月,炮工通讯各队5个月。

12月24日,在《云南日报》等刊登招收甲乙级学生通告,增收14期甲级学生200名,曾招之15期入伍生,改为14期乙级生。甲级生报名条件为:大学毕业或修业、高中毕业及有同等学历者;高中修业曾受本省第一届学生集训者;年龄在18岁以上24岁以下。乙级生学历要求改为高中修业或初中毕业及有关同等学历者。

12月25日,对学员总队第3期报名学员进行检定试验。

1938年

1月15日,分校官生同乐会在《云南日报》等发布通告:本校代各毕业生定制之佩剑已运到,即日起携带证章来会缴价领取。

2月,经过口试、体格检查、学科试验,共招收14期甲级生100名、乙级生400名。

3月7日,新招收的14期甲乙级学生入校。

3月10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为明了各地分校施教情形及统一教育起见,派视察员赴各分校视察。赴昆明视察之王化兴、张亨抵达昆明分校。

3月22日,分校按饬令改名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五分校(以下简称分校)。

3月24日,举行14期开学典礼。

5月13日,通令滇军各部队,决定招收学员总队第4期学员230名。

5月16日,学员总队第3期举行毕业典礼,第1期军士队同时举行检阅仪式。

6月18日,唐继鏻主任奉教育长电召到重庆,商承分校今后扩充改进计划。

7月5日,向学员总队第3期毕业学员颁发毕业证书。

7月12日,按绥靖公署令,其所办第2期经理训练班并入分校办理。

7月15日至16日,学员生、军士两总队赴安宁作长途演习。学员生总队长马骢、总队附段佩瑜,军士总队长李士英、总队附张德润带队。

7月16日,考试录取学员总队第4期学员65名。

7月17日,欢送随58军出征抗日同学,唐继鏻主任、张与仁副主任分别致训词。

7月23日,第1期军士队500名学员毕业。分校特将其中的优等军士数十名,提升加入学员总队第4期。

7月24日,欢送出征抗日的58军军长孙渡及随军同学等。

8月1日,庆祝建校3周年纪念,唐继鏻主任致训词。

8月1日起,改科为处。政训科改为政训处,原任该科中校科长欧阳谦晋级上校处长;文书科改为办公处,原代理该科少校科长欧阳临渊晋升为中校处长,张与仁副主任兼任教育处长;总务科改为总务处,原任科长庄品金为总务处长;医务科改为军医处,原任科长王钟莹为军医处长;经理科改为经理处,原任科长李有权为经理处长。

8月14日,将战时干部大队学员队、干训队迁设市外训练。

8月,代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招16期丙级生50名,并在《云南日报》等布告招收16期甲级生200名、乙级生400名,第2期军士队600名。

9月10日,14期交通科毕业学员顾帆等30多人,分发交通兵队服务。

10月9日,绥署分发14期甲级步科毕业学生59人补充各大队服务。

10月11日,举行国庆仪式,唐继鏻主任主持。

10月12日,致函航校向给予轰炸昆明日军飞机以重创的空军将士致敬。

10月13日,召集校考委员会全体人员,商定16期甲乙级生考试时间。甲级生为:17日下午举行体格检查及口试,19日放榜;20、21日举行学科考试,25日放榜。乙级生为:27日举行体格检查及智力测验,放榜后举行笔试。

10月16日,14期甲级毕业学生领取毕业证书。

10月18日,准备对即将毕业的战时干部大队第1、2、3队受训学员进行政治测验。

10月21日,绥署分发学员总队第4期毕业学员。炮兵学员60名交炮兵团和高射炮营;指挥学员160名交团务督练处分发使用;其余60名交60军调练处领收。

10月28日,16期甲级生、第2期经理训练班、第2期军士队考试结束放榜,共录取777名。

11月3日至5日,16期乙级生报考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及口试。

11月7日,第2期军士队收校。

11月14日,16期乙级生报考学生进行党义、国文、史地、理化考试。

11月15日,16期乙级生报考学生进行数学、代数、几何、三角、外国语考试。

11月27日,为严申纪律,对未经请假擅离职守的分队长王天祥予以撤职处分;对见异思迁、不到校服务的14期甲级毕业生杨兰芳予以撤销名额、开除学籍处分,永不录用。

12月2日,举行干训大队学生毕业典礼,同时举行16期甲乙级学生、第2期经理训练班、第2期军士队开学典礼。

12月4日,军官队毕业学员233人分发各部队机关服务。

12月12日,奉令换发学员总队第1期毕业生党证。

1939年

2月3日,电贺龙云兼任云南省党部主任委员。

2月16日,奉军政部令,筹备话剧团,以开化人心、增强抗战意识。

4月16日,举行总理扩大纪念周活动,返滇及留滇同学参加。

4月29日,绥署 转发军 政部《军校毕业生分发报到暂行办法》。

6月1日,举行精神总动员月会,唐继鏻主任报告精神总动员之意义。

6月7日,举行干训第2大队军士队(受训6个月)学生毕业典礼,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训词。军政部准增设副主任一员,委邱开基充任。

6月8日,原定于6月10日毕业的军官队及甲级队学员生延期至9月1日毕业。

6月15日,举行中央黄埔军校15周年纪念活动,唐继鏻主任报告纪念意义。

6月18日,在昆明市郊筇竹寺举行官生劳动服役造林活动,共植银杏等苗木5000株。

6月26日,举行总理纪念周,请最近回滇之军事委员会步兵监阮肇昌演讲调兵、带兵、用兵方法。

6月27日,中央任命王炳章、邱开基为副主任。

6月,设技术训练队,拟挑选本分校军官队及军事队毕业生,滇黔绥署整训部队之准尉及中下士具有技术根底者加以训练,名额为40名。

7月2日,军校毕业生60余人赴晋加入滇军第3军参加抗战。

7月17日,教育处在《云南日报》等刊登公告,令擅离职守的本处管理员毕士钰限期回校办理相关手续。

8月1日,举行成立4周年纪念暨14期学生大队、军训队学生训练期满,16期第2大队空军生升学,干训军官大队、干训警军大队、技术训练班等队开学典礼。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发训词。

9月1日,举行16期半年生及军官大队毕业典礼及阅兵式,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发训词。

10月5日起,分发14、16期,干训军官1大队、经理班、军士队毕业学员通讯录。

10月23日、24日,对17期 学生进行口试及体格检查。

10月29日,举行总理纪念周及经理训练班毕业典礼,暨全校论文竞赛颁奖。校务委员龙云颁发训词。

12月15日,举行16期1大队一年生,2大队空军生,军官队3、4两队学生毕业及17期新生开学典礼。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发训词。

12月16日,绥署分发军官队毕业生数百名,一部分充当补充团干部,一部分筹备编练常备队。

12月30日,绥署通令军校毕业生应以少尉任用。

1940年

1月1日,电贺校务委员龙云任昆明行营主任。

1月17日,唐继鏻主任赴渝受训。

2月5日起,分发16期2大队空军生,军官队3、4两队,警官大队,技术队毕业学员通讯录。

2月15日,绥署转令遵照实行军委会颁发的《边疆军校毕业生统制任用办法》。

2月16日起,17期入伍生长途行军,沿路宣传抗日卫国。

3月7日,14期甲级1队毕业同学餐叙。

5月5日,分校特别党部举行总理纪念周及集体加入国民党典礼,参加官佐员生党员1200余名,新入党士兵168名,中央电派张有谷出席监誓。

6月1日起,向14期甲级生、第1期军士队、16期2大队、军官3队、军官4队、技术队等毕业学生颁发党证。

6月16日,举行本校成立16周年纪念暨警官大队毕业典礼,全校教官学生2000余人参加。林主席、龙校务委员等分别颁示训词。

7月15日,分校特别党部筹备成立中山室,目的为使党员增进知识、提高兴趣、健康身体。分校正副主任兼任该室正副主任,下设文化、体育、娱乐3组,拟定郜重魁任文化组长、杨振海任娱乐组长、汪佩青任体育组长,经费来源党员阶级捐款。举行第×期干部训练大队开学典礼。

7月24日,11期毕业生举行定期聚餐。

8月1日,举行成立5周年纪念暨第×期干训大队毕业典礼,及经武杯篮球决赛。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云贵监察使李根源等分别颁发训示。

8月5日,招考第×期军官训练班放榜。

8月10日,军官候补生收校。

8月11日,分校特别党部所属艺术股举办抗战建军美展作品完成评选,共22人获奖,其中:书类优等第一为工兵队马腾云,画类优等第一为工兵队朱立勋,雕塑类优等第一为炮工队叶家华,图案类优等第一为炮兵队朱翮天。唐继鏻特派员躬亲颁奖。

8月13日,唐继鏻主任等参加云南省纪念“八一三”祭先烈活动。

8月20日,军官训练班第一次考取学员收校。

8月21日,举行招收军官训练班第二次考试。

8月25日,军官训练班补考学员放榜,共补招93名。

8月27日,分校特别党部举行孔子诞辰纪念大会,唐继鏻特派员主持。

8月,在《云南日报》等刊登招收18期第1总队学生通告。条件为:年龄19岁至24岁,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名额为50名。

9月5日,招收18期第1总队学生体格检查。

9月8日,招收18期第1总队学生笔试。

9月29日,举行总理纪念周及技术竞赛颁奖典礼。获得团体竞赛第一名的为:劈刺直属第2区分部(工兵队),国术第3区党部第1区分部(第5队),体操第3区党部第1区分部(步兵队),手榴弹投掷(工兵队)。个人竞赛第一名为:劈刺2区党部1分部(步1队)朱培福,国术直属3区分部(工兵队)洗世光,体操第3区党部第1区分部(步兵队)李柱林,手榴弹投掷第1区党部3分部(步工队)王家演。党部唐继鏻特派员亲临颁奖,王炳章委员训示。

9月,举行第二届集体结婚,政治部主任张禄负责筹办。

10月7日至19日,在殷家篝演习重兵器射击。

10月10日,举行小组演讲竞赛,题目为《国庆纪念感言》。

11月,日军飞机轰炸昆明时,延纳市民入分校员生所挖防空壕洞受称赞。

12月9日,举行17期步科学生毕业典礼,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示训词。

12月,在《云南日报》等刊登招考19期步科学生通告。分为昆明、大理、贵阳、西康4区招考。条件为:年龄在18岁以上25岁以下,高中肄业或初中毕业。名额为800名。

1941年

2月25日,昆明区招考18期步科学生进行体格检查及口试。

3月1日,举行军官大队毕业典礼,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发训词。

3月12日,特别党部在小屯公墓地举行总理逝世16周年及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2周年纪念大会,同时举行分校公墓第一次公祭及公墓前植树典礼。唐继鏻特派员主持并报告纪念总理逝世与国民精神总动员及植树建设公墓地之重大意义。

3月15日至16日,举行招考18期步科学生笔试。

3月23日,招考18期步科学生放榜,共录取728名。

3月27日,绥署通令遵照军政部制定《军分校毕业生分发后派队办法》执行。该办法如下:一是军分各校及各兵科学校委托教育之各期学生分发各部队时,应以带兵实缺,即予任用,如无实缺,得依本办法以少尉连附派连服务,尽先补缺;二是此项连附以各师及独立旅团为单位,由各师及独立旅团长按其兵科性质分派所属各连,如少尉“步兵连附”“炮兵连附”,除师及独立旅团番号外,不加其他队号,以使通职使用;三是此项连附非额定性质,由各部队长按所属各连之情形,酌量分配,但各连至多不得超过2员;四是此项连附所服业务与少尉排长同,由各连连长分配之;五是本办法颁布后所有以前未补实缺之各期毕业生,一律依本办法整饬具报。

3月29日,18期步科学生收校。

4月2日,绥署通令分发之17期毕业生限期报到,如逾两星期仍不到,即予革除军籍追赔学费。

4月20日,特别党部举行18期入伍生及新入党官佐集体入党宣誓,中央派唐继鏻特派员监誓。

5月14日,绥署通令分发17期炮工科毕业学生至省内外各部队服务,照章以少尉附员委用,遇有实质缺出,再由主管长官考核呈请补充。

5月,计划招考18期炮工入伍生400名。

6月20日,奉军事委员会核发上校以上职教人员任职令:唐继鏻升任为中将主任;王兆翔、李识韩、杨笙伯为少将高级教官;杨振海为办公处上校处长;何葆初为总务处上校处长等。

6月28日,特别党部举行第1区党部各分部小组首次组长联席会议,由特别党部执委王炳章出席指导,特别党部书记长张禄主席报告。

7月,在《云南日报》等刊登招考18期炮工队入伍生通告,名额为400名。条件为:年龄在18岁以上25岁以下,初中以上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确有肄业学校之证明文件者。

8月1日,举行庆祝成立6周年纪念典礼。

8月,在《云南日报》等刊登通告:17期毕业生凡有未领佩剑者务须于8月底前凭持剑证到分校教育处领取,过期即行变价作为捐款。

9月1日至2日,举行招考18期炮工队入伍生体检及口试。

9月9日至10日,举行招考18期炮工队入伍生笔试。

9月20日,在殷家篝举行第5次实弹射击及2、3区党部各区分部第一次射击竞赛,分为官生两组。入伍生第一名顾福鼎(2区1分部),成绩42环;官长第一名杜汝光,成绩40环。

10月26日,分校员生服务队填平大西门等地弹坑受称赞。

11月9日,特别党部举行总理纪念周及第七届入党宣誓,中央电派唐继鏻特派员代表参加。

11月12日,举行国父诞辰纪念及18期1、2大队学生升学,3大队入伍生开学典礼,唐继鏻主任主持并宣读校务委员龙云训词。

11月18日,第7队学生修理洪化桥破损路面受称赞。

12月4日,14期1总队在滇毕业同学餐叙。

12月24日,云南各界举行护国首义26周年纪念及越野赛跑比赛,线路为分校至大观楼。

1942年

1月1日,云南各界庆祝民国成立31周年及欢庆元旦,校务委员、昆明行营主任龙云暨各长官在分校阅兵,参加官兵近万人。

1月31日,绥署调任政治第三课课长李乐山任第×指挥部上校秘书。

1月,在《云南日报》等刊登通告:本分校1942年度证章已换发,所有上一年的旧证即日作废,如有佩用旧证者应请宪警查究。

3月12日,昆明行营主任龙云在拓东运动场检阅部队,分校学员、志愿大队学生、防护团1部共2000余人受阅。

3月29日,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殉难纪念日,分校举行革命先烈纪念大会,全体党员参加。会后,第1区党部党员组织春季旅行团赴西山旅行。

4月,军委会通令各军事机关:军校毕业学生必须分发部队,派服带兵实职。

5月13日,分校特党部战时服务团积极为校内收容的侨胞2000余人服务受称赞。

5月22日,举行在校内组设之侨童临时教育班开学典礼,该班分为闽语、客家语等3个班,共有侨童130余人。选聘归侨中曾从事教学者担任教员,教育课目分别为国语、算术、常识、本国史地、唱歌等。

5月24日,特别党部战时服务团举行慰问归侨大会,游艺表演有歌咏、国术、话剧等,归侨当场赠送“德泽华侨”锦旗一面。

5月25日,举行总理纪念周及新征官佐党员宣誓典礼,唐继鏻特派员监誓。

6月16日,庆祝军校建校18周年纪念,唐继鏻主任主持并训示纪念意义。晚上举行新生活晚会,全体官生及收容归侨2000余人参加。

7月15日,唐继鏻主任等到拓东运动场祭奠为国牺牲的戴安澜将军。

7月29日,在滇14期毕业同学聚餐。

8月1日,庆 祝7周年 校 庆,全校官长300余人,学员生1500余人参加。校务委员龙云派刘参谋长致训词,各队员生举行游艺展览。

8月9日,分校改组党务,新任人员就职宣誓,唐继鏻特派员亲临监誓并作训示。举行校庆园艺展览颁奖,获奖单位有第9、第5、第1、第8、第6、第2队等6队。

8月23日,唐继鏻主任参加三民主义青年团昆明夏令营出营典礼。

9月24日,校务委员龙云发款2万元慰劳分校学生。

10月1日,校务委员、昆明行营主任龙云莅临分校训话。

11月26日,举行18期两个大队毕业典礼及校阅,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示训词。

1943年

1月2日,举行军民联欢大会,中央体育研究会云南分会会员与分校技术教员共同表演国术等。

1月16日,在《云南日报》等刊登通告:前奉分发志愿大队学生邓佑邦等119名,业经请示公布限于1月10日前来校报到,兹期限已届,报到之人尚未足额,特准展限至20日止,逾期则不再收托。

1月24日,14期及军官班1、2期毕业同学50余人聚餐。唐继鏻主任、王炳章副主任等参加。

2月6日,为扩大举行签订中英美新约及兵役宣传起见,政治部组织宣传队6队,翻印新约全文、委座训词并制备告民众书、漫画、标语等,至莲花池、金刀营、麻园、黄土坡、小团一带向民众宣传。

2月20日,为便利军官佐属子女就学,分校政治部开办中正学校小学部,规定凡分校军官佐属及毕业生子女,均可报名入校。

2月,在《云南日报》等刊登通告:各部队保送行伍军官入本分校19期训练一案,业经转奉行营先后令发各部队,学员共计649员。兹定于3月15日开始报名,26日截止,28日检定试验,4月1日收校。

3月9日,分校政治部所办中正学校小学部开学。

4月15日,红会处主办青年射击竞赛颁奖,分校职员及获奖人员共300余人参加。

5月23日,举行第8届集体入党宣誓典礼,新招收之19期第×总队学生宣誓入党,中央派唐继鏻特派员监誓。

5月30日,在滇11期毕业学生举行茶话联欢会。

6月3日,举行18期第3大队学生毕业及19期第1、2大队开学典礼,校务委员龙云出席并致训词。

8月1日,庆祝8周年校庆。

10月10日,昆明市举行国庆日火炬游行,路线为从分校出发至正义路等地。

10月,在《云南日报》等刊登招考19期学生通告,名额为432名。分云南昆明、贵州贵阳两区,条件为:年龄在18岁以上24岁以下,曾在高中以上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历者。报名地点及日期为:云南省教育厅自10月10日起至11月8日止,贵州省教育厅自10月10日起至10月31日止。

12月3日至4日,举行招考19期学生昆明区体格检查。

12月15日至16日,举行招考19期学生昆明区学科试验,科目为:国文、党义、历史、地理、物理、化学、代数、三角、几何、外国文(英、法、德、俄、日五种任择一种)。

12月25日,举行云南起义纪念会,唐继鏻主任主持,本校教官王申五演讲护国军之战略和战术。

12月29日,招考19期学生放榜,共计录取320名。

1944年

1月16日,唐继鏻主任受邀为昆明市第一届手枪射击比赛评审委员。16期18总队毕业学员餐叙。

1月19日至20日,对 招收19期学生少数未参加复试者进行登记。

1月20日,全体官生向云南盲哑学校捐款6251元。

1月31日至2月2日,续招19期学生进行入学试验、体格检查、口试、学科考试。

2月15日,分校附设中正小学开学。

2月18日至21日,纪念新运10周年,分校员生伕利用课余时间大扫除。

3月1日,举行19期开学典礼,校长蒋中正颁发训词、校务委员龙云亲临训话。

3月2日,本省军队特别党部在分校礼堂举行第一次国防学术演讲会。演讲者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蔡维藩先生,题目为《世界大战双方战略之演变》。

3月17日,本省军队特别党部与分校特别党部联合在分校礼堂举行第三次国防学术演讲会,演讲者为西南联合工学院教授庄前鼎先生,题目为《战争机械化》。

3月31日,本省军队特别党部与分校特别党部在分校礼堂联合举行第六次国防学术演讲会,演讲者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蔡维藩先生,题目为《世界大战之演变》。

4月7日,本省军队特别党部与分校特别党部在分校礼堂联合举行第八次国防学术演讲会,演讲者为西南联合大学教授伍启元先生,题目为《国防与经济》。

4月14日,本省军队特别党部与分校特别党部联合在分校礼堂举行第十次国防学术演讲会,演讲者为云南大学教授范捷云先生,题目为《现代军人应有的使命》。

4月29日,举行春季学员生运动大会。

5月1日,举行12期独立第3大队毕业典礼。校长蒋中正、校务委员龙云分别颁示训词。

6月16日,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在昆校友在分校举行20周年校庆活动。刘参谋长代校务委员龙云致词,唐继鏻主任、第5集团军总司令杜聿明等参加。

6月21日,省市各界在小屯举行植树典礼,共植树万株,王炳章副主任等参加。

7月16日,中正小学在分校举行成绩展览会。该校董事,分校主任唐继鏻、副主任王炳章等参加。

8月1日,上午,分校政治部主任张禄等前往血库献血。即日起,分校全体官兵生伕役将陆续献血。下午,举行庆祝9周年校庆典礼。唐继鏻主任主持,恭读校长蒋中正训词,并报告分校成立经过及纪念意义。

9月3日,分校在昆华医院礼堂举行政治总教官罗家一逝世追悼会。

9月8日,举行讨论比赛,主要讨论德日谁先崩溃问题。

12月20日,校务委员、昆明行营主任龙云到分校对全体官生训话,阐述目前国内外局势。

12月24日,《云南日报》登载:军事委员会军训部统一招生委员会昆明分会第二届招考步兵科生504名,发交分校编训,计划于28日至29日进行初试。

1945年

1月7日,五华中学军训团在北校场分校射击场举行实弹射击比赛。

1月26日,新招20期入伍生举行初复两试。

2月15日至16日,新招20期入伍生检定、收校,共录取398名。

2月25日,入伍期满学生300余人奉令派往青年军服务,均任班长职务,两个月后仍返校受训。

3月1日,分校附设中正学校开学。

6月16日,中央各军事学校毕业生调查处云南分处在分校举行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本校)创立21周年纪念会,分校全体官兵参加,何应钦总长莅临主持并训示。

8月1日,举行10周年校庆,唐继鏻主任主持并训示。

9月9日,因分校学生奉命归并成都军校,限令学生15日回校。

10月22日,王炳章副主任调任省地方行政人员干部训练团教育长。

10月28日,20期学生并入成都本校训练,甄别落选学生292名,参加党政训练班30日举行的笔试。(注:19期学生400余人改为中央陆军军官学校19期驻昆独立大队,至1946年5月毕业)

11月7日,云南省代主席李宗黄电请中央将分校旧址发归云南省训团。

猜你喜欢
总队分校大队
我们班里的奇遇记
我做了一次“小陀螺”
所有的“象”往之路
A Commentary on the Translation of The Sho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Documentary Translation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驱猴大队
辽宁省实验中学分校(北校)简介
省实验分校简介
少先队有没有“五道杠”?
大队委员也有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