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粘虫发生规律及防治措施

2020-04-08 09:35郭玉芳郝金玉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粘虫摄氏度成虫

郭玉芳 郝金玉

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我国作为农业大国,玉米种植比较广泛。近年来玉米种植范围还在不断扩大,而玉米连片种植容易出现病虫害,会影响到玉米的产量,严重影响到玉米的经济价值。如果病虫害以担保法,后果十分严重。因此,需要对玉米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其中玉米粘虫是比较常见的病虫害,为了有效的防治玉米粘蟲,需要对其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进行详细了解,以便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病虫害,从而确保玉米产量,减少经济损失。

玉米粘虫是夜蛾科属鳞翅目的昆虫,属于多食性害虫,喜欢吃玉米、小麦、谷子等禾谷类农作物。在病虫害发生之后,幼虫会吞食叶片。而玉米粘虫繁殖比较迅速,且数量增加迅猛,短时间内会吃光大量作物叶片,从而转移到附近的农作物上进行迁移性侵害,会严重影响到农作物的产量,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针对玉米粘虫,需要及时了解其形态特征与发生规律,以便根据玉米粘虫的特点制定出防治措施,以便有效的消灭玉米粘虫,减少农作物的经济损失。

1、玉米粘虫的形态特征

玉米粘虫的发育是完全变态,主要包括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发育阶段。在卵这个阶段,长度约为0.5mm,馒头形状,逐渐从白色渐变为黄色,有光泽。卵呈现单层排列情况。在幼虫这个发育阶段,分六龄,在异常的环境下可以分为七龄,比较老熟的幼虫,长度约为38mm,头部呈现红褐色,头盖出现网纹,额头较扁,两侧存在褐色粗纵纹。外侧存在褐色网纹,背部中线部位呈现白色,边缘有细黑线,背部中线两侧存在2条红褐色纵纹。幼虫整体颜色从淡绿逐渐变为浓黑,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足部先端有半环形黑褐色趾沟。在蛹这个发育阶段,长度约为19mm,呈现红褐色,腹部有5-7节,背面前缘出现齿状点刻。在臀棘上存在4根刺,中央2根比较粗大,两侧略细且略弯。在成虫这个发育阶段,长度约为16-20mm,翅展约为40-45mm,整体呈现淡褐色或浅灰褐色,雄蛾颜色较深,触角呈现丝形,前翅与身体同色,并散布细微的黑褐色小斑点,翅膀中央有两个浅黄色圆形斑点。在翅膀尖部有一条黑纹,翅膀外缘有7个小喝点,雄蛾翅僵1根,雌蛾有3根。

2、玉米粘虫的发生规律

(1)玉米粘虫的生活习性

玉米粘虫没有滞育特性,在我国东部1月份8摄氏度等温线以南的地区,玉米粘虫全面可以繁殖,在4-8摄氏度等温线地区之间,玉米粘虫在冬季虽然能够进食,但是数量较少。在0-4摄氏度的等温线地区,通常以幼虫和蛹的形态越冬。在0摄氏度以下的等温线以北地区,越冬的成虫通常是从男方远距离随着气流迁移过来的,成虫通常会昼伏夜出,趋光性不强。在傍晚日落后、半夜与黎明前这几个时间段中玉米粘虫的活动强度最高,其主要是成虫进食、交尾、产卵等活动有关,比较喜欢甘薯、粉浆、酒糟等具有丰富淀粉与糖类的发酵液。卵虫的时候呈现单层排列,并形成卵块,每块有20-40粒卵,每只雌性成虫可以产卵一两千左右。玉米粘虫通常喜欢产卵在植株中、叶子背部、下部枯黄叶片尖端、叶鞘等部位。初龄幼虫通常会潜伏在叶鞘、心叶等部位,存在吐丝下垂的习性。在幼虫3龄后有可能会出现假死性现状,通常会在夜间进食,在气温较高的时候,会潜伏在农作物的根部土块下方。1-2龄幼虫在啃食叶肉的时候会出现透明条纹斑,3龄幼虫在取食的时候会沿着叶缘呈现缺刻状态。在5-6龄的幼虫会出现暴食期情况,食量会显著增大。在食料缺乏的时候大龄又重回成群向附近农作物靠近与转移,老熟幼虫会在植株附近进行化蛹准备。

(2)玉米粘虫生活的湿度与温度条件

玉米粘虫的发生量会受到虫源基数与气候条件等影响,在相同时间,不同地块的受害程度会受到田块的气候影响。玉米粘虫出现虫害的最舒适温度为19-22摄氏度,湿度大约为70%左右。温度在15摄氏度以内或者在25摄氏度以上,且湿度在65%以内,会对玉米粘虫的产卵与幼虫孵化造成一定的阻碍作用。在玉米粘虫越冬的地区,平均气温上升5摄氏度,成虫会开始出现,平均温度稳定在10摄氏度以上的时候,成虫会大量暴发。在成虫产卵与幼虫孵化的时间段中,如果气温比常年较高,阴雨天气较多,会促使粘虫更快更好的发育。如果出现低温且降雨量较大或长期干旱的天气情况,会导致产卵量显著下降,幼虫死亡率会明显上升。在江河湖泊或者地势低洼的地方,湿度较大,其虫害危险较大。

3、玉米粘虫的防治措施

由于玉米粘虫具有远距离飞行的习性,各个地区发生虫害会相互成为虫源地,需要对异地虫源与本地虫源密切观察,需要做好玉米粘虫预测预报工作,及时了解粘虫的前行习性与爆发性特点,对其发生消长规律进行了解,以便制定出完善的玉米粘虫防治措施。

(1)农业防治

在农业防治的时候,需要加强田间管理,及时做好中耕除草工作,以便对粘虫的食物进行减少。在农作物收成之后需及时进行翻耕整地,将部分害虫幼虫翻入土中,消灭一部分幼虫、蛹等。并合理规划轮作情况,每年耕种的农作物需要及时更换,有效的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

(2)物理防治

在人工防治的时候,需要扑杀幼虫,采卵等,以便短时间内会降低虫害密度,减少大规模的繁殖。同时,可以选择叶片比较完整的高粱叶、稻草叶、玉米秆等,将其扎成小把安置在田块中,可以有效的降低粘虫密度。另外,对粘虫成虫进行诱杀防治处理。由于成虫具有较强的趋光性,可以在田间设置杀虫灯诱杀成虫,以便减少产卵量。在成功产卵的高峰期间,需要在田间设置草把和杨树枝诱惑成虫集中产卵,以便集中消灭。可以将糖醋液按照一定比例调好后放置在田间诱杀成虫。

(3)化学防治

可以借助化学药剂对幼虫与成虫进行灭杀处理,需要合理选择药物,对其用量与用法严格按照说明书要求来执行,减少污染。在天气炎热的时候需要注意农药中毒情况,确保用药安全。如果在苗期百株有幼虫20-30个,成长中后期百株幼虫20%,生长中后期百株均有幼虫50-100只,会及时给予药物杀灭。针对粘虫年龄适当的增加用药量。

综上所述,针对玉米粘虫的情况,应及时了解,对粘虫的习性与生活规律等,以便可以及时了解玉米粘虫,并制定出有效的解决防治措施,以便减少虫害造成的损害。

(作者单位:133700吉林省敦化市江南镇农业技术推广站)

猜你喜欢
粘虫摄氏度成虫
立即全面普查 警惕二代粘虫发生
守护1.5摄氏度
适应气候变化:气温上升3摄氏度的世界无安全之所
栗山天牛成虫取食、交配和产卵行为
太原植保站:开展查治二代粘虫
昔阳县:积极防治二代粘虫
文水县:积极查治二代粘虫
柿树害虫枯叶夜蛾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天牛,就在树上趴着
跟踪导练(二)(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