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母猪低温综合症及其防治

2020-04-08 09:35陈有生
农民致富之友 2020年7期
关键词:肌注综合症猪舍

陈有生

在母猪饲养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母猪体温下降、精神不振、食欲下降甚至不食等情况,养殖场户经常不知其原因,不知该如何处理,错过有利防治时期,造成母猪死亡,带来损失。如何及时有效防治母猪低温综合症是养殖户普遍关心的一个难题,文章就此病的主要症状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作有益探讨。

母猪低温综合症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尤其在严冬和初春季节多发。发生原因较多,主要是由于饲养水平不高,管理不到位,营养不平衡或跟不上,导致母猪体内产热不够或散热过多而引起体温降低的一种综合症,对母猪生产危害很大。

一、主要临床症状

母猪突然发病,被毛蓬乱,体温骤降,一般降至37℃,严重的可下降到35℃。少食或絕食,体质消瘦,站立不稳,怕冷,喜卧喜睡,被迫运动时呼吸、心跳均会加快,母猪不愿让仔猪吃奶,部分有呕吐、流口水现象,少数出现大便干燥,甚至便秘,经产母猪多发。

二、主要危害

怀孕母猪容易发生早产、产弱仔猪或死胎等现象。空怀母猪的话一般会扰乱正常的发情周期,出现延期发情、长期不发情等现象。主要是对猪呼吸心血管系统以及免疫系统带来伤害,造成缺氧和心衰,免疫力和抵抗力下降。哺乳母猪容易出现乳汁减少,不肯接受仔猪哺乳等现象。病程一般为7-10天,若不及时有效防治,病猪会因体质下降,衰竭死亡。

三、主要致病原因

1、猪舍等环境因素。猪舍简陋,地面长期潮湿等,没有任何温控设施及措施,无法防寒保温,气温骤变,母猪一时难以适宜,导致体质较弱的母猪引发疾病。常见于农村散养户。

2、营养因素。主要是饲料中蛋白质含量过低或饲料搭配不当,造成营养失衡或失调,导致母猪代谢紊乱。如母猪妊娠期尤其是中后期,营养供应没有跟上,无法保证母猪本身和胎儿发育所需营养,导致过度消耗母猪机体能量,而引发疾病。再如哺乳母猪没有按照哺乳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等。

3、管理因素。饲养员的管理不到位,没有及时调节和控制猪舍内温、湿度,尤其是在气候气温骤变骤降时没有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导致栏舍内温度过低,母猪一时难以适宜气温变化,而大量消耗猪机体热能,导致体温下降,出现低温综合症。

4、外伤出血因素。因操作不当,导致母猪受到外伤,没有很好的止血,导致大出血而出现供血不足引发低温综合症。如母猪人工助产不当等大出血,以及手术过程中或术后清洗伤口失血过多等,都会造成失血过多,大量消耗机体热能而引发低温。

5、药物因素。在治疗一些发热疾病时,如流感,用药不当,或盲目使用退烧药,如安乃近、氨基比林等,不治本光治标,一味降体温,而引发低温综合症。

6、中毒因素。主要是由于母猪吃了刚用过农药的青绿饲料或发霉变质的饲料,引起轻微中毒或慢中毒,出现低温综合症。猪一般只有在严重中毒时,才会有明显的中毒症状,如呕吐或口吐白沫等。

7、内毒素因素。主要是由于营养失调或其他因素,导致母猪肠胃蠕动功能下降,一时无法将母猪体内的一些毒素及时排出或完全排出,时间稍长会导致自身毒素慢中毒,出现低温综合症。

8、疾病因素。一些发热性疾病,如猪瘟、猪圆环病等控制和治疗不好,后期也会出现低温现象。

四、主要防治措施

1、改善基础设施。主要:一是对猪舍的防寒保温设施进行改造升级,做到能及时调控猪舍内温、湿度,能及时防寒保暖。严寒季节,要防止贱风直接吹到猪身上,要保证猪舍内温度比外面温度高5-10℃。如可用塑料膜或油蓬布等围窗保温等,减少冷应激。二是对猪舍的粪污处理设施改造升级,确保能及时清理粪污,地面长期保持干净干燥,栏舍内不积水不潮湿。同时,无氨气等有毒有害气体,减少毒气应激。

2、加强饲养管理。一是根据母猪不同阶段的生理需要,综合考虑饲料营养的供给,确保营养平衡和需要,采取科学的饲喂方式,并适当添加高蛋白含量的饲料。如对妊娠母猪要采取前低后高的饲喂方式,即妊娠40-60天以内,每天喂料2.5公斤左右,中期每天喂料3公斤左右,后期每天喂料3.5公斤左右。同时适当添加豆粕、鱼粉等蛋白质饲料,且逐步加量。二是选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新鲜饲料,禁止使用过期、变质、发霉的饲料。三是适量运动。在晴好暖和天气,最好是在太阳天,让母猪适当运动,提高代谢水平,促使能量的转化。

3、及时药物治疗

(1)治疗原则。治疗以补充体液和能量、加强体液循环,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为原则。因此,用药主要是围绕抗菌消炎,防止继发感染、强心通便、安胎保胎。调整胃肠功能,缓解中毒等原则来科学对症施药。

(2)对于体温正常不食的妊娠母猪。可以肌注黄体酮60毫克(安胎)和20ml复合VB(促进消化,改善食欲),每天1次,连续3天。

(3)对于低温不食的妊娠母猪。可以肌肉10%樟脑磺酸钠1克(升体温),肌注黄体酮60毫克(安胎)20ml复合VB(改善食欲);静脉注射10%葡萄糖500ml+VC20ml+肌苷600毫克+ATP40毫克;头孢噻呋 5mg/公斤体重,每天1次,连续3天。也可用实用妙方:肾上腺素+红糖疗法。即按病猪体重,肌注0.1%盐酸肾上腺激素8-10ml,每天2次,连续3天。同时,用红糖150克加温500ml溶化一次灌服,每天2次,连续3天即可。

(4)对于体温低于35℃的母猪。用50%葡萄糖150ml/100公斤体重、辅酶A1000IU、500mgVB6、4gVc混合后一次静脉注射,注射时先将混合注射液加热至37.5℃-38℃为好。然后肌注10%安钠咖(0.4ml/kg),隔天1次,连续3次即可。

母猪低温综合症发病原因复杂,应以预防为主,主要是要加强饲养管理和提高营养水平。如做好防寒保暖,保持干燥舒适的环境,饲喂高蛋白、高能量饲料,提供充足平衡的营养,提高母猪免疫力和抵抗力。同时,辅以适当的药物治疗。只要做到勤观察、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就会收到较好效果。

(作者单位:416100 湖南省泸溪县畜牧水产技术推广和动物防疫站)

猜你喜欢
肌注综合症猪舍
ALA-PDT联合卡介菌多糖核酸肌注治疗尖锐湿疣的效果观察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关注夹腿综合症
甲氨喋呤单次肌注与经阴道超声引导下穿刺介入治疗未破裂异位妊娠的对比研究
标准化猪舍设计技术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
聚肌胞肌注联合消疣胶囊治疗扁平疣临床观察
UPLC-PDA-QTOF/MS分析肌注胆木注射液后大鼠血浆中的分布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症及其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