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储运作标准化体系建设与规划探讨

2020-04-08 16:15张鹏杜丽洁肖珩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0年24期

张鹏 杜丽洁 肖珩

[摘 要]为了满足不断发展的网络业务需求,某电信公司加大了两级仓储体系的推进力度,在仓库硬件设施的基础上,为公司仓储作业设计标准操作,包括岗位和职能要求;从仓储空间利用角度出发,提出物资码放的具体原则;从产品制物资推动大区库标准化进程,从而建立与公司体制相适应的、全地区统筹协调运作的供应链一体化体系,支撑企业低成本高效运营。

[关键词]仓储标准化;功能规划;流程设计;标准包装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20.24.066

[中图分类号]F2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20)24-0-02

0     引 言

现阶段,网络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仓储工作开始融入供应链上、下游中,根据供应链的整体需求确定仓储的角色定位与服务功能。本文从仓库的物资存放、人员作业及库存管理3个方面对仓库标准化运营进行全面规划,按照仓库内部库位划分及堆放确立有效可行的原则,达到最大利用率;仓库人员的日常操作决定了管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产品制物资管理极大地影响了仓库运作的先进性。

1     仓储标准化体系建设内容

1.1   仓储运作组织架构及人员职责

针对每个岗位制定完整细致的操作手册,配合相关工具(如手持终端、条形码等)和流程,形成一套配合紧密的流水线式作业模式,从而提升仓库工作效率。根据业务需求及仓库总体规划,设置大区库经理1名、一级库管员1名、工程物资二级库管员2名、市场、综合物资二级库管员1~2名、配送管理员1名、仓储规划及系统支撑人员1名、工程物资实物管理员4名(入库出库分别2名)、市场、综合物资实物管理员1~2名、工程物资实物操作员6名(入库、出库分别3名)、市场、综合物资实物管理员3名。

组织架构如图1所示,其中,大区库经理与省采购部对接,负责设定管理目标、评估人员绩效;一级库管员负责与需求部门和供应商对接,安排出入库工作的日期及物资数量;二级库管员分别管理不同物资,负责PC线上操作、日常工作监督、系统报表整理、单据留存归档、异常情况处理;配送管理员负责与承运商联系、审核其生成的调度单、检查单据物资体积重量与车辆载重是否匹配,预计车辆配送路线是否合理;仓储规划及系统支撑协助大区库经理安排库内规划,收集总结信息系统需求,与IT团队接洽;实物管理员按要求可分为入库、出库实物管理,通过手持终端接收二级库管员下发的单据,确保实物与账务一致;实物操作员分为入库、出库实物操作,根据实物管理员的指令负责实物搬运、上架、拣货及货位条码扫描等。

1.2   仓储功能规划及流程设计

大区库仓储部分主要负责该大区下属所有市公司及施工单位的各类工程物资、市场物资、综合物资及辅料的入库、保存、库存控制、出库、配送等工作,为公司的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保证。规划管理方面,主要按照公司物流仓库工艺设计要求设计库区规划,严格划分存储区(包括阁楼式货架区、堆垛区面积)、通道位置、收发货缓冲区、工具存放区、月台、停车场;按照公司采购规定的仓储各项指标设定具体发展目标与路径,明确仓储各项业务的发展方向。另外,还要根据仓库吞吐能力及工作需要配置各类工具设备,合理利用资源。其中,详细标准化作业流程如图2所示,重点分为三大流程:入库、库内和出库。

1.3   产品制标准包装及补货策略

产品制物资管理作为大区库职能的重要方面,极大地影响了仓库运作的先进性。物资包装标准化的目的在于统一物资规格、统一比率,提高通用性、加强统筹管理。统一包装规格,降低统筹管理物料的难度;减少仓储空置包装,节约仓储成本;统一包装单位和最小单位的比率,作为物资的最小包装量,为系统实施产品制补货策略打下良好的基础。产品制物资补货策略能够非常直观地决定存储及运作成本,根据不同物资的出入库频率、重量体积等因素构建不同方案,借助信息技术在成本与服务中寻找最佳平衡点。产品制物资是由大区库统一自主安排入库的非项目物资,通用性强,某几种规格型号可以满足所有项目需要,并不像其他物资在接收明确需求后采购,而是常备库存,以及时响应需求。其中,具体补货策略如下。

(1)

补货点=安全库存+平均日消耗量×(供应商交货提前期+检查周期)     (2)

建议补货数量=Max((补货点-可用库存数量+待出库庫存数量),最低采购数量)    (3)

2     库区规划方案

本方案提出的目的是在既定的仓储资源条件下,根据货架的特性,结合物资本身的体积重量等相关因素,制定存储原则,从而保障仓储运作的安全性。同时,根据物资出入库频率,合理部署空间,进一步简化人员操作的工作量。由于大多数现有物资已经按照一级集采或二级集采目录进行分类,可将物资小类的特性作为库区规划的数据基础,为每类物资划分可使用的库区范围,然后基于信息系统实现物资划分自动化。

根据货架特点,先对一级、二级物资进行分类。考虑到这些物资的使用频率较高,基本放置在横梁式货架低层、阁楼式货架、悬臂式货架和堆垛区:①选取相对较重且比较抗损毁的光电缆物资规划在堆垛区;②同样质量较重的钢绞线、体积较大的综合柜、配线架、开关电源、落地式空调等规划在横梁式货架一层;③将壁挂式空调规划在悬臂式货架;④对于质量轻、体积小的物资,如耦合器、功分器、合路器、馈线等规划在阁楼式货架;⑤对于质量相对较重或者体积相对较大但出入库较频繁的物资规划在横梁式货架二层;⑥剩余物资规划在横梁式货架三、四层。

三级物资基本放置在横梁式货架:①可能配套使用的物资放置在一起;②相对较重且可堆叠的井盖水泥管等规划在堆垛区;③质量大同时体积较大的规划在横梁式货架一层,如机柜、配线架等;④质量较轻的规划在横梁式货架五层;⑤剩余的分布在横梁式货架三、四层。

3     结 语

本文构建的仓储运作标准化体系结合信息系统,实现上架储位提示,简化入库操作;根据物资特性,贯彻上轻下重的原则,保证仓储安全性;结合物资出入库频次进行划分,提高空间利用率,减少上下架操作工作量。同时,根据产品制物资频繁周转的特性,合理包装材质,杜绝因包装损坏造成的损失;补货策略与系统运用相结合,实现自动化操作。

主要参考文献

[1]刘萍.加强能源企业物资仓储标准化管理的思考[J].商业文化,2020(9):45-47.

[2]李世海.试析输变电施工装备仓储管理的实施与应用[J].智能城市,2018(24):80-81.

[3]高剑.强化仓储标准建设,实现仓储管理提升[J].企业管理,2017(1):284-285..

[4]吕彩洪.推广物资仓储标准化,深化物资管理体系发展[J].科技视界,2016(23):268-269.

[5]娄季峰,陈国华.水电站物资仓储标准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J].经济研究导刊,2014(29):277-278.

[6]曾学钧,葛俊,赵娜.地方粮油企业仓储标准化建设探讨[C]//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全国粮食储藏学术交流会,2014.

[7]向家敏.中国移动通信集团第三级仓储标准化体系探讨[C]//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第20届新技术论坛,2016.

[8]牟华伟.推进物资仓库标准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工程技术,2016(1):59.

[9]贾亮,赵海洋.仓储油库自动化系统标准化建设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20(2):5-6.

[10]张国英,陈绍鑫.面向供应链管理的储备体系构建和实施[J].中国物流与采购,2017(2):58-63.